朱高煦和朱高燧造反之后,朱高炽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长子。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朱高炽是一个比较奇怪的人。在他当太子期间,两个弟弟朱高煦和朱高燧都反对他,还联合起来造他的反。朱高煦和朱高燧的这种做法,让朱棣都看不下去了。朱棣想要严厉处罚他们,但是每次朱高炽都极力为他们求情,好不容易才把他们保下来。那么,朱高煦和朱高燧那样对待朱高炽,为什么朱高炽还要保他们呢?
朱高炽之所以要保两个兄弟,与他的性格宽厚仁爱有很大的关系。朱高炽确实非常宽厚仁爱,不但他当太子的时候是这样,他当皇帝以后也是这样,所以,虽然他仅仅干了十个月的皇帝,但是他死后,大臣们在讨论他的庙号的时候,才会把“仁”这个字送给他,给予他极大的肯定。
这一点,和他自己的儿子朱瞻基是有区别的。比如朱瞻基在对待他二叔朱高煦的问题上,朱瞻基当了皇帝以后,朱高煦继续造反,朱瞻基率军把他抓起来。照理说,对待谋逆之人,那得把他杀死。但是朱瞻基并没有这样做,只是把二叔囚禁了起来。这也体现出朱瞻基仁爱的一面。不过后来,当他去看朱高煦,而朱高煦伸腿把他勾倒以后,他却把朱高煦盖在一口铜缸之下,堆上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烤死。这种做法,就把他本性残忍的那一面凸现出来了。也就是说,朱瞻基之前的仁爱,并不是真的仁爱,只是做出来给大家看的。而朱高炽的仁爱,则是实打实的,是发自于内心深处的爱。
那么,朱高炽仁爱的做法,有没有谋略智慧方面的考虑呢?应该说,也是有谋略智慧方面考虑的。
朱高炽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儒家思想讲究“仁义礼智信”,这其中,就特别讲到了“智”。为什么特别讲究“智”?因为智慧是“仁义礼信”的保证。如果没有智慧,那就是一种愚蠢的“仁”。比如宋襄公的那种“仁”,就非常的愚蠢。他倒是对楚军讲仁义,但是他缺乏智慧,因此最终被楚军给打败了。当他被楚军打败以后,他的“仁义礼信”这些都没有任何意义了。
可以说,朱高炽就是一个特别有智慧的人。
朱高炽是不受朱棣待见的。朱棣一直不想让他当自己的接班人,只不过因为他是朱元璋定下来的王世子,所以朱棣也不好取消他的世子资格。这种时候,如果朱高炽做了让朱棣不满意的地方,朱棣就会找到借口把他给拿下来。因此,朱高炽是需要有绝大智慧的。
两个弟弟为什么反对自己?主要还是朱棣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因为朱棣觉得朱高炽不够英武,同时觉得他的身体不够好,如果让他当继承人的话,不能很好的把江山传递下去,所以才对朱高炽百般挑剔。朱棣对朱高炽百般挑剔,也让他的两个弟弟看在眼里,所以他们才会理直气壮地起来反对朱高炽。
对于朱高炽来说,他存在的基础,就是父亲对他的肯定。父亲如果一直不肯定他,那么就算他的弟弟们不反对他,他的继承权迟早也会被父亲给剥夺。
但是要让父亲喜欢他,却不容易。首先,他的身体变好,不是他能够决定的。朱高炽其实就是太肥胖了,如果他能够减肥,他的身体可能会好起来。但是那时候没有这样的概念,医生也没有给他下这样的处方。所以,朱高炽解决不了他身体变好的问题。
其次,朱高炽也不可能变得英武。因为朱高炽把仁义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他不觉得像他父亲那样上马打仗,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仁义是朱高炽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要让朱高炽改变他的价值观,显然是办不到的。
总之,他父亲不喜欢他的两个理由,他都没办法解决。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他的仁爱价值观坚持到底。不管他的两个弟弟如何反对他,他都坚持仁爱,饶恕弟弟们的罪恶。只有这样,让父亲看到他们兄弟和睦的那一面,因此才有可能转变对他的看法。
毕竟古代的皇帝最在乎的,除了江山以外,还有他的儿子们是否能够和睦相处。当年李世民之所以最终选择把江山传给李治,就是因为他认识到,只有传给李治,才能保全李承乾和李泰的生命,而不至于兄弟手足相残。
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除了仁爱以外,还体现了朱高炽极大的智慧。而朱高炽也因此获得了成功。父亲朱棣最终改变了对的看法,一直把继承权留在了他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