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患上疟疾后是如何被治好的?之后发生了什么
康熙帝为清朝入关以来的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相信大家都知道康熙大帝,在大清一朝中,他堪称是最杰出的君主。康熙的一生是伟大的,他剪除了鳌拜、平定了三藩、统一了台湾、痛殴了沙俄等等。
总之,康熙在位时做的,全是难度系数很高的大事,而且还都成功了,也因此他才能够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然而,相比康熙的文治武功,人们对他患疟疾的事情,似乎了解得不是很多。康熙虽贵为天子,但在锦衣玉食之下也是平常肉身,同样也会饱受传染病之苦。
而当重病的康熙被洋人治好之后,却下了一个极度错误的命令,在电视剧里都没敢演!究竟是什么命令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首先,先来谈谈康熙。
据《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传一·后妃》记载:顺治十一年春,妃诣太后宫问安,将出,衣裾有光若龙绕,太后问之,知有妊,谓近侍曰:“朕妊皇帝实有斯祥,今妃亦有是,生子必膺大福。”三月戊申,圣祖生。
康熙出生时的异象,为他日后登上皇位也起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据《清史稿·卷六·本纪六·圣祖一》记载:顺治十八年正月丙辰,世祖崩,帝即位,年八岁,改元康熙。
在八岁便当上了皇帝,康熙也由此开始了他数十年的皇帝生涯。
到了1693年,这年的康熙帝已经39岁了,就在这年夏天康熙帝身患疟疾。
这是因为平三藩之乱,八旗兵深入南方疟疾疫区,就把疟原虫也带回来了,先是传给了蚊子,然后就在北京城里传开了,连康熙也不能幸免。
当时这种疾病当时叫“寒热症”。虽然正值酷暑,但是康熙帝还是不停地打着冷战,并且嘴唇发紫,眼窝凹陷,时而浑身抽搐,又时而全身抖动。
在古代,人们对于疟疾这种传染疾病,是束手无策的,甚至认为是上帝降于人类的灾难,古印度人将这种病称作“疾病之王”,在患病后只能等死。
但是,没有人会放弃一个皇帝。
所有御医都废寝忘食,翻遍医书,遍寻古方秘籍。最后终于有人在一本中医名著《金匮要略》中找到了方子。药丸很快做好,经过御医的反复调整,连青蒿也都用上了,却仍然没有效果,御医们都泄气了,康熙也快咽气了。
在康熙帝患疟疾的前四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就曾派有五名传教士来但中国,当康熙帝患疟疾的消息传出后,有两名传教士来到北京城,要把欧洲治疗疟疾的神药,敬献给康熙帝治病。
这两名传教士告诉康熙帝自己敬献的神药名为金鸡纳霜,这种药会见效痊愈。然而,刚开始御医们迂腐不堪,他们坚决反对让康熙帝吃这种来路不明的药。
但是迫于无奈,最后御医们决定先让一名疟疾病人试药,结果这名病人很快就康复了,于是便让康熙也服药了。果不其然,在西药的帮助下康熙很快康复了。听传教士说,在法国每当夏季将至,国王就把此药分发出去,,以免造成瘟疫。
用金鸡纳霜治好康熙疟疾的一事,还被一位法国传教士白晋写在了他的《康熙帝传》一书中,大为炫耀。
经过这些事,让康熙从此对西药产生了兴趣,还在皇宫内开设了化学实验室,命两位法国传教士白晋、张诚进行研究。
而白晋根据《皇家药典》,制出干燥剂以及糖浆制剂等西药制剂。
而既然疟疾病被治愈,康熙帝便论功行赏,他亲自挑选出一座房子赏赐给传教士们,并且允许他们传教。但是之后康熙下的一个命令,却暴露了清朝灭亡的真相。
既然连皇帝都会患上疟疾,那么普通老百姓更无法避免。
因此,康熙应该大力推广这种西药,让那些患病老百姓免受疟疾之苦才对。但康熙帝没有这么做。他向传教士下令:“这种神药以及制造神药的 *** 决不能传给大清老百姓。”
康熙发现,洋人的学术确实厉害,就拿这个小小的药丸来说,就足以让人颠覆三观。但是康熙“恍然大悟”,以医学为代表的这些西方学术,例如数学、哲学以及天文学,如果都让中国百姓学了去,那岂不是天下要乱了?
康熙这一句话,便不小心把他们大清朝的本质暴露了。
对于一个靠愚民来统治的政权,任何会开启民智的东西,会让人民智力进步的东西,对康熙来说都是威胁,所以他不愿让百姓明白这些东西。
清朝不是一个为民而生的政权,它只是为了自己的统治利益而存在,也正是因此清朝才会止步不前。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