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慈禧太后的真实形象如何?她的一生如何
中国历史上,能够在政坛上掌权的女子不多,慈禧应该算是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一个。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翻开中国近代史,晚清老佛爷慈禧太后的罪行可谓罄竹难书。且不说她";垂帘听政";同意签订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让国门大大洞开;就是她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仍铺张浪费,生活极度奢侈,一餐饭竟要摆上二百多道不一样的山珍海味,仅是尝一口而已,便让人厌恶不已。
不过,在痛骂这位老妖后昏聩误国其罪昭昭之际,这位晚清最有权势的叶赫那拉氏,其实也有温情干练的人生另一面。
一、慈禧何以";垂帘听政";?
慈禧原名叶赫那拉。杏贞,小名兰儿,于公元1835年出生于满洲,祖籍开原叶赫,乃镶黄旗人。
她17岁时便入宫选上秀女,22岁生下皇长子载淳后,咸丰帝即晋封她为懿妃。次年,又晋级为懿贵妃,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钮祜禄氏(也就是后来的慈安太后)。
1861年,咸丰帝在热河病逝,5岁的儿子载淳继位,这就是同治帝。
母凭子贵,慈禧由此被尊为圣母皇太后。由于同治帝年幼,专权的慈禧太后便与钮祜禄氏联手,串通恭亲王奕,开启";二宫垂帘,亲王执政";的摄政模式。
同治帝19岁病逝后,慈禧太后便扶持4岁的侄子爱新觉乐。载湉继位,依旧";垂帘听政";。
1884年,51岁的慈禧太后发动";甲申易枢";,免去了辅政的恭亲王,实行";西宫独裁";。5年后,又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斩杀变法的";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
到1900年,因";庚子国变";,慈禧太后实行新政改革,朝中大权";仍不出其手";。
8年后,也就是1908年,光绪帝驾崩。73岁的慈禧立3岁的溥仪为新帝(大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
这就是着魔于皇权的慈禧太后,无论形势多么变幻,她都不愿放下所谓";西太后";光环非要把大权集于一身不可。不过,终究是岁月不饶人,当年十一月,被尊为太皇太后的慈禧在仪鸾殿去世。
这位历经四朝的女强人才无奈地驾鹤西去。死后,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二、慈禧的温情
从慈禧的人生经历而言,肯定是很冷血也很霸道的形象。
不过,她也是多面手,有温情的一面: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这首诗便是慈禧太后为她的母亲富察氏所作的七言绝句。
当时正好是富察氏的六十大寿,慈禧太后正与钮祜禄氏联手,处在";两宫垂帘听政";的关键时期,忙碌于与外国使节商议大清朝外交事宜。
虽说母亲入住的锡拉胡同宅邸与她所在的紫禁城仅咫尺之遥。慈禧太后还是抽不出身为母亲祝寿,只好安排近臣代表自己送去很多贵重的礼物,还亲笔写下这首祝寿诗,裱好后一同送去,向母亲表示感恩之意。
可见,慈禧太后拳拳孝顺之心,她对母亲还是有情有义的。
三、慈禧的干练
此外,对母亲感恩的慈禧太后工于书法,还有文艺方面的爱好,在诗词方面亦勤于练笔,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她原本不是讨人厌恶的女人,早在咸丰帝执政时,即考虑到丈夫体弱多病,还常代他批阅奏章。
也许恰是这样的因缘际遇,使得深居后宫的慈禧太后有了强烈的";干政";欲望,兼之她又极度自私,便在极端渴望掌控皇权的道路上狠毒残忍,手段无不用所其极。
这也显示出她行事极为干练的一面:关键时刻,当仁不让,能以雷霆手段果敢杀伐。
如与慈安太后联手,与咸丰帝遗命的";顾命八大臣";对抗,冷酷地处死大学士肃顺,逼死怡亲王载恒、郑亲王端华等。
后来又毒死慈安太后,自己";西宫独掌";,";卸磨杀驴";免去辅政且出了大力的恭亲王奕,独断朝纲。
";垂帘听政";及再度训政期间,铁腕整饬吏治,重用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能人汉臣;重用";洋务派";,发展军用民用工业,使得晚清有了昙花一现的";同治中兴";,有了一定的经济发展,延缓了晚清灭亡的进程。
期间,慈禧太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苗民起义,也可以感受到她的干练。只不过,她的";垂帘听政";早已偏离了国本,使得其";干练";带来的其实是更多的恶果。
慈禧太后晚年也深知难掩自己祸国殃民的罪行,故在去世时,留下忏悔的遗言:";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有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慈禧太后的多面人生,让人不甚唏嘘。
可见,历史是更好的教科书,哪怕是臭名昭著的大反派,也不全都是恶,也有善的一面。所以,正确评价一个人,需得客观辩证看待,不可脸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