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赵构守住半壁江山遭人骂 崇祯丢了江山为何能得到同情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13)510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赵构和崇祯,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在2000多年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历史上,大多数亡国之君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对,是导致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的名声自然不好,是人们反感的人。

但是,为什么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却得到了不少人的同情?而守住半壁江山的赵构,却遭人骂?

其实,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赵构守住半壁江山遭人骂 崇祯丢了江山为何能得到同情

其一:一个是“站着死”,一个是“跪着生”。

有一句话叫做:宁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这句话大概可以用来形容崇祯和赵构,这也是人们对崇祯同情却对赵构鄙视的主要原因。

早在汉朝时,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有一句名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而在这句话后面还有几句话,是司马迁认为人受辱的程度: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赵构守住半壁江山遭人骂 崇祯丢了江山为何能得到同情

这几句话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侮辱祖先,其次是自身不受侮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脸色而受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言语而受辱,再次是被捆绑在地而受辱,再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再次是戴上脚镣手铐、被杖击鞭笞而受辱,再次是被剃光头发、颈戴枷锁而受辱,再次是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受辱,最下等的是腐刑,侮辱到了极点!

对于崇祯来说,李自成打到了京城边上,只要李自成打,城破是早晚的事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崇祯仍然不妥协,不答应李自成很低的求和条件,最后上吊自杀。

而对于赵构来说,却东奔西跑,甚至跑到海上躲避,最后在战场情况好转时卑躬屈膝的求和,甚至为了求和杀死抗金英雄岳飞。

除此之外,还曾发生“苗刘兵变”,赵构被逼退位,成为阶下囚。

用司马迁的观点来看,赵构“受辱”的可不止一点,辱没祖先、自身受辱、看别人的脸色、受别人的言语等等,可谓是“洋相出尽”。

他丢的不仅仅是秦岭淮河以北的大片疆土,还有赵家的脸、皇帝的脸、 *** 的脸,礼义廉耻早就忘脑后了。

这两个人相比,就不难看出,明朝崇祯皇帝的死得到同情、而南宋赵构的生却招致骂名是情有可原的。

赵构守住半壁江山遭人骂 崇祯丢了江山为何能得到同情

其二:对王朝的评价,牵连到个人。

宋朝,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在人们心中就会浮现出重文轻武、弱宋、军事上的无能、靖康之耻等字眼。

而提到明朝,尽管大家都知道明朝皇帝很奇葩,但面对敌人时,却很少屈服。不管是后金(清)的崛起、倭寇的骚扰、西方列强的挑衅,都会奋力打击,即使眼看要灭亡了也要打。甚至,明朝皇帝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了,明朝另立皇帝继续打;江山已经支离破碎了,郑成功仍然打败荷兰侵略者 *** 。

明朝的铁血、硬汉形象,让很多人赞赏。而宋朝却正好相反,面对敌人总是“怂包”,割地赔款不当回事。宋朝的弱,让人憋屈,让人咬牙切齿。

人们对朝代的感情,同样牵连到个人;而他们个人,又反映了两个朝代:宋朝皇帝大多是“怂包”,明朝皇帝大多没有“孬种”。

其三:后世文人对历史的部分“修饰”,容易引起后世学者的感情上的主观“偏差”。

封建王朝对文化上的管制,一个是相对开放自由的宋朝,一个是大兴文字狱的明朝、清朝,这直接会影响史官对历史的主观描述偏差。

清朝入关后,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性,一直不说自己是窃取了明朝江山,反而一直以替明朝皇帝崇祯报仇的姿态描述自己的入关。

既然如此,那明朝的崇祯皇帝总不能被说得太坏了吧!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误导人们对明朝皇帝的感情判断。

所以,崇祯虽然殉国,却得到了人们的同情;赵构虽然保住了半壁江山,却留下不少骂名。

赵构守住半壁江山遭人骂 崇祯丢了江山为何能得到同情

对此,大家怎么看?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随手关注津城沐雨,更多精彩有趣的历史知识,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宋史》,《明史》,《中国通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11/31113.html

“赵构守住半壁江山遭人骂 崇祯丢了江山为何能得到同情” 的相关文章

阿克敦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阿克敦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可以说家喻户晓,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也各有不同。有的人碌碌无为,有的人则居功至伟;有的人祸害众生,有的人一时被权欲蒙蔽了双眼,好在紧紧抓住了命运给予的赎罪机会,得以将功补过,谋得一世太平。对于一代名臣阿克敦来说,从...

羊琇:西晋时期外戚、官员,研究学问而有智谋

羊琇:西晋时期外戚、官员,研究学问而有智谋

羊琇(236年-282年),字稚舒,泰山南城人。西晋时期外戚大臣,曹魏太常羊耽与才女辛宪英之子,景献皇后羊徽瑜的从父弟,西晋名将羊祜堂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泰山羊氏,研究学问而有智谋。年轻时,与司马炎同门。司马炎任抚军将军后,以为参军,迁左卫将军,封...

朱标生前朱棣都没有夺位的心思 朱标死后朱棣为何就有那野心

朱标生前朱棣都没有夺位的心思 朱标死后朱棣为何就有那野心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棣为何在朱标去世后才开始争夺皇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皇位之争向来激烈,历朝历代的皇位争夺都免不了流血牺牲,为了皇权,即便是面对自己的亲兄弟,也会以兵刃相对,然而在明朝时,因为朱标在世,朱棣不敢争夺太子之位,也是在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没有争夺皇位的例子。朱标在世时,...

李恢: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平乱建功,稳定南中

李恢: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平乱建功,稳定南中

李恢(?~231年),字德昂,建宁郡俞元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为建宁郡督邮。刘备攻占益州后,拜为功曹书佐、主簿,迁别驾从事。蜀汉建立后,任庲降都督、交州刺史,跟随丞相诸葛亮讨平南中四郡的叛乱,立下赫赫战功,拜安汉将军,封汉兴亭侯,领建宁...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获得了多大的利益?为何没有奠定天下三分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获得了多大的利益?为何没有奠定天下三分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一般来说,普遍认为这一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势力格局,造就了三国时代的到来。但实际上,我认为赤壁之战只能算是加大和奠定了南北对峙的格局,并没有奠定天下三分,...

麋芳和傅士仁跟随刘备几十年 最后为何在刘备巅峰时叛逃

麋芳和傅士仁跟随刘备几十年 最后为何在刘备巅峰时叛逃

还不知道:麋芳、傅士仁跟随刘备25年,为何在刘备势力最鼎盛时期叛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糜芳最终选择背叛刘备,投降东吴,其中的罪魁祸首正是刘备的义弟、义薄云天的“武圣”关羽!需知道,糜芳与刘备的关系可是相当的铁,按理说是不应叛蜀投吴的。了解三国历史的网友应该都知...

赵匡胤做了什么受人诟病 赵匡胤是历史罪人吗

赵匡胤做了什么受人诟病 赵匡胤是历史罪人吗

还不知道:赵匡胤为什么会被人诟病呢?身为开国皇帝中他都做了什么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匡胤是历史的罪人吗 ?赵匡胤确实对中华民族有罪,在开国皇帝中,算比较差劲的几个,说他仁慈,不杀士大夫云云。大家评价皇帝不要评价他仁慈什么的,那是对普通人的标准,要按皇帝的标准...

后世对张温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对张温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温(193年—230年),字惠恕,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少修节操,容貌奇伟。孙权召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武三年(224),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孙权原先害怕诸葛亮会有意留难张温,但张温不担心。在呈...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