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慈禧对十一国宣战的目的是什么?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2-23)390

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慈禧。

一说到清朝的历史,怎么都绕不过慈禧太后。

当初,若是她无意染指政权,能如此迅速的除了那八位顾命大臣?若是她真的想好好辅佐同治皇帝,她的儿子怎能早早就离世了?看来,慈禧的心思应该全部放在了自个身上,对亲儿子都是那样的一个态度,对非亲生的光绪她能表现出更多的母爱吗?

其实,光绪身为一朝皇帝,做得也实在是憋屈,最后连身家自由都没有,无怪乎他的去世,民间都说是慈禧害的。而光绪落到如此凄惨的下场,当然离不了那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戊戌变法。在维新派们看来,慈禧就是阻碍国家变革的更大障碍,得将她老人家给废了。

客观来说,维新派的观点是正确的。

虽然,后来清 *** 也想通过洋务运动来改变局面,不过,朝廷内外的大思维却是跟着世界的节奏在走,根本没人考虑过国家真正需要的发展方向。因为,他们只看到了它国的成就,并没有深思其中的过程,以为多办几个企业就能和人家一样,真的是太异想天开了。

慈禧对十一国宣战的目的是什么?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更重要的是,民间对于中国现状的不满,在甲午战争之后被迅速发酵激化了。而作为光绪,他一直在和慈禧争权,这种国内高涨的爱国情绪让他看到了机会。身边很快就围了很多的维新人士,他们踌躇满志地希望大干一场,但是,他们也知道,光绪并没有实权。

要知道,变法可不是嘴上喊喊就能自动生成的,它可是要全方面的“革新”中国,包括政权。看看历史上的变法,都不是经历了一番挫折,甚至是流血牺牲。

更重要的是,那时世界上经过变法成功的国家太多,有暴力的也有非暴力的,但是,都会涉及到权力的重组。仅“权力”一项可就 *** 到了慈禧的神经,小蹦小跳她会装做没看见,但是,要让她靠边站,她肯定会顽强的 *** 到底,坚决不会挪窝。

所以,当光绪一帮人摩拳擦掌之时,慈禧就一边冷眼瞧着,时不时就给泼点凉水,如:计划在天津检阅新兵时,将光绪给废了。为此,维新派们肯定会联想很多,这还只是初级阶段,慈禧就如此大的反应,若是继续深入的话,那岂不是这些变法运动彻底没戏?

与其被动,还不如主动出击。

于是,他们就想出了一招,计划在颐和园内除去慈禧。

本来这个计划是可以成功的,只不过,其中有位老谋深算者袁世凯,他寻思一番后就告密了。可想而知,慈禧从袁世凯那得知此消息后,有多震怒。对此,慈禧一点都没有含糊,立刻将光绪给关在了瀛台,并抓了很多维新派人士,随即就给砍了。

慈禧对十一国宣战的目的是什么?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当时,此次事件的影响非常严重,从政治层面上看,皇帝被软禁了,无论谁看,中国似乎都要发生大事;从社会层面上看,维新派们刚刚开创一个局面就被抹去了,使大家的生活一夜之间又回到了原点。

虽然在国内,大家还不太敢和慈禧叫板,但在国际上有人却想利用此机会再推波助澜一番。他们希望中国有个听话的 *** ,并希望这个 *** 能够足够开明,可以更多的听进西方的“意见”。而在他们的眼中,光绪显然比慈禧更有优势一些。

慈禧对于权力的欲望,可以说,已经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终极状态,她的确在光绪16岁那年就将权力交出去了,但是,在翁同龢的提议下又收回了,此后二人就没有停止过争斗。在戊戌变法一事后,慈禧虽然对外说是光绪病了,但却立了瑞王爷的儿子为大阿哥。

如此举动让任何人读来都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光绪这个皇帝当不长了。但国际上并不愿看到光绪就此被废,于是国内舆论开始沸腾了,借着大阿哥册封之事,说各国使团都不来参加册封典礼,是因为列强们不满慈禧的专政,是想通过此事给慈禧施加压力:她该退休了。

而此时,国内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义和团运动。

一群没有武器的农民凭着自己的一时之勇,开始将怒火发泄于洋人身上,使事态一度没法控制。谁说慈禧没有政治头脑,她就看到了义和团的“价值”。这么多年来,慈禧一直被列强们打压着,内心很不舒服。这时,她终于看到了希望,觉得可以扬眉吐气了。

慈禧对十一国宣战的目的是什么?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于是,她做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决定:同时向十一国宣战。

可以看看宣战诏书上的一句话:“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不如大张挞伐一决雌雄。”那些年,当慈禧同意签署不平等条约时,她就没觉得很丢人吗?正规清兵都打不过的列强,自发组织的没有武器的农民军就可以了?总感觉慈禧她老人家一直都生活于梦境之中。

其实,说到底还是慈禧那可怕的虚荣心在作怪,非得在武力上和人家再较量一下,好显示出大清的威武,但那时的清 *** 基本就是一个空架子。于是,这一宣战倒好,不仅慈禧被打的逃出了北京,连清 *** 都差不多走到了头。

可以说,这场战争不仅打残了大清,也打醒了大清子民,《马关条约》割地之大,赔款之多,远远超过历次战争的总和。这个时候,清朝统治者已经无法控制人们的言论了,整个社会都沉浸在失望,乃至绝望之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2/38023.html

“慈禧对十一国宣战的目的是什么?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赵匡胤和赵光义相比 两人谁的治国才能更高

赵匡胤和赵光义相比 两人谁的治国才能更高

对同样都是开明的君主,赵匡胤和赵光义相比,谁的治国才能更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两个,都是大宋朝较为开明的君主。就治国才能来说,兄弟相比,赵匡胤更突出一些,更优秀一些,是大宋王朝体制的建立者,奠基人,并基本完善了有宋一朝的治世格局,是开国之君。也可...

诸葛亮长子战死绵竹导致蜀汉灭亡 诸葛瞻是第二个马谡吗

诸葛亮长子战死绵竹导致蜀汉灭亡 诸葛瞻是第二个马谡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长子战死绵竹,直接导致蜀汉灭亡:他是另一个马谡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63年,魏国发动了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灭蜀之战。司马昭派遣18万大军,兵分三路取蜀。在丢失汉中后,蜀将姜维立刻退守剑阁,与魏军相持。而为破解僵局,魏将邓艾率精兵万人偷...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真的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吗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真的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吗

对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这个强项,竟是诸葛亮致命弱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人才辈出,谋士更是数之不尽,其中诸葛亮与郭嘉,分属于刘备与曹操两个对立的阵营,也都是重要谋士,因此常常被拿来比较,后世更有“国家部四,卧龙不出”之说,那么郭嘉真的比诸葛亮厉害吗?“郭嘉...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说樊哙 刘邦是怎么想的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说樊哙 刘邦是怎么想的

还不知道:刘邦病重之时,为何派人诛杀大将樊哙?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是一手建立西汉政权的汉高祖,而在建立西汉的过程当中同乡樊哙对他的帮助也很大。并且最终汉朝成立之后刘邦封樊哙当汉朝的大将军。但是到后来刘邦年老病重的时候却派人去斩杀樊哙,主要是因为樊哙是吕后的妹...

张安世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安世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安世,西汉大臣,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张安世是汉初著名酷吏张汤之子,因擅长书法被安排到尚书台供职。他“精力于职”,经常主动放弃朝廷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点,一门心思扑在工作和学习上。天道酬勤,凭着勤勉努力和超群记忆力,张安世得以脱颖而出:汉武帝巡幸河东时,随身携带的书箱不慎遗失三个...

楚怀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为何会两次被秦国抓起来?

楚怀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为何会两次被秦国抓起来?

楚怀王熊槐,战国时期楚国第37位国君。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战国时期的国君中,要说冤大头,没有人能超过楚怀王了。楚怀王被秦国骗两次,最后还被秦国抓起来当人质。最终,他还是从秦国逃了出来。不过,他却没有回楚国。那么他为什么不回楚国呢?说起来,楚怀王并非像影视中所说的那么昏庸...

冯胜是什么人?朱元璋为何容不下他?

冯胜是什么人?朱元璋为何容不下他?

冯胜,郢国公冯国用的弟弟,明朝开国名将。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明朝建国后,明太祖朱元璋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时开始,陆续封赏了一批功臣,其中,有九位功臣封了国公的爵位(死后最封国公爵位的不计)。这九位公爵被朱元璋干掉了四位,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

天京事变杨秀清掌握大权 韦昌辉是怎么轻易解决杨秀清的

天京事变杨秀清掌握大权 韦昌辉是怎么轻易解决杨秀清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天京事变中大权在握的杨秀清,为何被韦昌辉轻易屠戮,两万人惨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天京事变的爆发使得太平天国运动走向衰落,为何会爆发这次内讧事件?这次事件的经过是怎么样的?特别是东王杨秀清当时掌管军政大权,为何被韦昌辉轻易屠戮全家和部属共...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