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汉中之战刘备取得胜利 曹操在此战中真正损失了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2-28)42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中之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中之战,刘备取得了胜利,紧接着就称王了。看起来,曹操不仅丢掉了大片的土地,还成全了一个强大的对手,似乎这损失无法衡量的。不过,刘备接过的是一个空虚的汉中,既不能当做进攻中原的稳固基地,还因为养军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再加上曹操把汉中当成“鸡肋”,似乎曹操所失并不是很大。那么,曹操在汉中之战中真正的损失是什么呢?

汉中之战刘备取得胜利 曹操在此战中真正损失了什么

(曹操与刘备 图片来源于 *** )

汉中之战可追溯于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进攻张鲁,在偶然失去阳平关以后,张鲁南撤进入巴中。由于曹操的犹豫,失去了进攻蜀地的机会,曹操留下夏侯渊驻守汉中,行政事务则由驸马都尉杜袭掌管。杜袭开始做工作,将汉中的八万多人迁往洛阳、邺城等地。同年年底,关中护军赵俨又将三巴地区的二万多人迁出。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曹操采纳雍州刺史张既的建议,将武都五万户氐人迁徙到扶风、天水接界处定居。当年阎圃劝张鲁不要称王,说“汉川之民,户出十万”,经过这几年的战乱流失和这几次大规模的迁徙,不知道汉中还会有多少人口?

这样一看就会发现,刘备得到这个汉中已经是个空壳子,他已经不能作为北上中原的物资来源地。张松说曹操会借着得到张鲁的人口物资伐蜀以及阎圃说汉中的“财富土沃”,不知道还有多少实际内容?至少刘备已经不把这儿当做北伐基地。即便是到了诸葛亮时期,也是在这儿待了一年多才开始北伐。从汉中之战结束到诸葛亮北伐,中间九年时间(219年——228年),魏国人竟然没有在这儿做任何的大战准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就是在魏国人看来,这儿根本就不具备大规模用兵的条件。因此,刘备得到的汉中,只是得到了一个战略门户,因为有了这个较大的预警区域,刘备再也不担心曹魏来攻。后来的延熙七年(244年),魏国的曹爽率领大军来攻,蜀汉国整个汉中地区的驻军竟然不满三万。整个刘禅时期,蜀汉国和吴国一直处于“合约”状态,汉中为什么只有这么一点点军队?只说明这儿仍然达不到张鲁时期的人口水平,平时养不起过多的军队。

刘备得到的不多,反过来也说明曹操失去的不多。那么,曹操在汉中之战中更大的损失究竟是什么呢?这个更大的损失,就是失去了主将夏侯渊。

从建安十六年曹操西北平叛开始,夏侯渊就是西北主将,西北叛乱平定,夏侯渊就是西北诸军统帅。夏侯渊统兵西北,将马超、韩遂势力驱逐出关中、凉州,打败了自立为王三十年的宋建,为征讨张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被曹操称之为“虎步关右,所向无前”。然而,这个人却在建安二十四年正月被黄忠所杀。

汉中之战刘备取得胜利 曹操在此战中真正损失了什么

夏侯渊生前为征西将军,有假节待遇,西北诸军通归其指挥,手下有名的大将有张郃、徐晃、朱灵等。随着地盘的扩大,军队的逐渐增多,除了特别大的战役,曹操已经不能每战必临前线。根据战事的需要,曹操把军队重点布置在三个地方,即东南的寿春、南部的荆州和西北关中。在这三个方向有大战,总指挥当然是曹操,平日在这儿掌军的分别是夏侯惇、曹仁和夏侯渊。这三个人,只有夏侯惇军职高,曹操为王时为前将军,其他两人都不是更高。以五子良将为例,曹仁为征南将军,左将军的于禁却归他指挥。另有后将军朱灵,曾经是夏侯渊的部下。夏侯渊能够独当一面,在西北战功赫赫,很得曹操倚重。因为夏侯家和曹家的关系,这种倚重是不容置疑的,同样的,受其节制指挥的将领,不管是官职多高,任何人都是不会也不敢有任何怨言的。夏侯渊之后的西北,司马懿曾经领导过西北诸军,作为下属的张郃曾经和他有过不一致的看法,这种情况在诸夏侯曹主将身上绝对不会发生。

夏侯渊意外阵亡,曹操的指挥体系被打乱了。在曹操一辈的老曹家将领中,有名望有地位的将领只有曹洪了。不过,曹洪这个人打仗勇敢没的说,指挥能力却是很一般。也是在汉中争夺战当中,曹操曾经派曹洪进攻下辨,让曹休以骑都尉的职务参与曹洪的军事指挥,说,你虽然是个参军,其实际却是个主帅。曹洪进攻的不是一个主方向,对阵的也不是主将刘备,就是这样曹操还不放心。那为什么不放心还要让他当一方主将呢?只因为曹洪资格够老。老曹家的将领后来有曹真和曹休,其军事才能也属上乘,难道这些人就不能代替夏侯渊吗?说起来在曹操时代,这些人的资格还真的就是不行。后来曹丕时代这两人都成为一方大帅,但这是一种朝代的更替,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强制性,不具有人为布局的主动性。就像曹操的儿子曹彰,如果再给曹操几年,难说他就不能成为一方大将!很可惜,曹家下一代成大器者少,不知道曹操是不是不愿意主动进行这样的梯队建设,而是有意识交给下一代去完成?在夏侯渊阵亡前,曹休是骑都尉参曹洪军事,曹真在下辨作战有功升任为中坚将军,曹彰为 *** 骁骑将军,可见曹操还没有有意识地要进行更新换代。

汉中之战刘备取得胜利 曹操在此战中真正损失了什么

夏侯渊阵亡,战场上的将军们推选张郃为主帅,张郃不负众望,“勒兵安阵”,安定军心,使刘备不敢妄动,终于等来了曹操亲赴汉中。这时候,曹操也开始了有意识的西北军事人员布局。以曹真为征蜀护军,曹休为中领军,曹彰为 *** 越骑将军,留长安。到了曹丕时代,这才完成了西北军事布局,曹真成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诸军事。假如夏侯渊没有阵亡,这一切都有可能不会发生,或者不会这样匆忙发生。至少,曹操不会带着自己的老迈之躯亲赴汉中“拔出诸军”。

曹操告诫夏侯渊说:“为将应该有怯弱的时候,不可以仅凭着自身的勇猛。将帅应当以勇猛为本,再凭智慧计谋去施行,只知道一味逞勇斗狠,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的对手罢了”。很多人往往会以这句话说夏侯渊勇敢有余,不具有一方主帅的才能,却忽视了曹操还有另一句话和夏侯渊在西北无人能及的功勋。曹操在说夏侯渊虎步关右时还说:“这就像仲尼曾说的,‘我和你都比上他啊!’”。

夏侯渊阵亡于建安二十四年正月,三月曹操进入汉中,五月兵回长安。当曹操进入汉中时,刘备说:“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假如夏侯渊不死,刘备这个汉中王,能坐得这般顺利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2/49514.html

“汉中之战刘备取得胜利 曹操在此战中真正损失了什么”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项羽的一生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上项羽的一生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项羽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心中的英雄人物,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时势造英雄。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伴随着朝代的岁月更迭,很多英雄人物陆续粉墨登场。秦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王朝,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占据非常特殊的地位。不过,由于秦始皇的残暴专治,秦...

杜周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杜周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众所周知,汉武帝是一位雄略之主,但在汉武帝统治的中后期因为政治、经济高度发展,与其相配的另一社会现象是法制建设空前发达,刘彻开始爱用酷吏来镇压人民,为此来加强君主集权,也为了抑制地方性豪强、游侠与诸侯也可以短期内防止地方上土地的兼并,并且严明了法度。杜周就是其中之一。杜周出生于南阳郡杜衍县,他本来是...

刘秀作为一个开国皇帝 刘秀为什么延续汉作为国号

刘秀作为一个开国皇帝 刘秀为什么延续汉作为国号

刘秀作为开国皇帝,为何要继续沿用“汉”这个国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邦从微末之中起义,推翻大秦,打败项羽,最后立下大汉朝,汉朝分为东汉和西汉,东汉的创立者是刘秀,也是刘邦的血脉子孙。其实按照我们一些人的想法,当时刘秀是推翻了王莽的新朝,自己足...

有哪些与鲁肃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鲁肃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三国时临淮东城人,东汉末年战略家、外交家、政治家,东吴势力著名的将领,为孙权策划未来战略蓝图《榻上策》。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97年,因向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而得到赏识。208年,大败曹军于赤壁,奠定三国鼎立格局。210年,接替...

张彦远:唐朝画家、绘画理论家,擅长书画,精于鉴赏

张彦远:唐朝画家、绘画理论家,擅长书画,精于鉴赏

张彦远(815年~907年),字爱宾,蒲州猗氏人。唐朝大臣、画家、绘画理论家,中书令张嘉贞玄孙,殿中侍御史张文规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三代相门,博学有文辞。擅长书画,精于鉴赏,初为左补阙。大中初年(847年),迁任祠部员外郎。咸通三年(862年),任舒州刺史。...

甄宓对曹丕是真爱吗 两人有没有感情存在

甄宓对曹丕是真爱吗 两人有没有感情存在

对三国美女甄宓,她和曹丕有没有真感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甄宓,有着一女乱三曹的传言,三曹就是曹操、曹丕、曹植。因为世说新语中有记载曹操在攻占邺城之后派人寻找甄氏,得到的答案是五官中郎曹丕将已经捷足先登。另外还有传言,曹植的洛神赋就是位甄姬而写,这一些真真假假...

康熙临死前点名让一个大臣陪葬 此人到底是谁

康熙临死前点名让一个大臣陪葬 此人到底是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临终前点名要一位大臣陪葬,此人是谁?康熙此举有何用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清朝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康熙为整个清朝所作出的贡献,远远超过其他帝王。除去平三藩、收台湾、驱沙俄之外,还让国家的社会经济体系,逐渐完善。也正是因为他为国家发展,...

后世是如何评价范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范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范旻(936-981年),字贵参,大名府宗城人,宰相范质之子,十岁能属文。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德中,以父荫为右千牛备身、太子司议郎,迁著作佐郎,转度支员外郎,判大理正事,知开封县。宋太宗领京兆尹,颇器重之。及平岭南,迁知邕州兼水陆转运使,通判镇州有能声,迁库部员外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