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三朝元老的刘珝是什么人?他是怎么当上宰相的?
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明朝三朝元老刘珝。众所周知,明清之前的封建王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帝王、统率群臣,拥有仅次于君主的权势,可谓显赫至极。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借着丞相胡惟庸案与前朝丞相权势过大的教训,趁机废除丞相一职以加强皇权,并立下祖训,要求后世子孙不得复立丞相。丞相职务废除后,皇帝虽可直接总揽国家大权、管理六部政务,但即使是朱元璋这样雄才大略、勤于政务的皇帝,显然也无法以一己之力处理所有政务。为减轻自身压力,朱元璋另辟蹊径,册立一些低级官吏为侍从顾问,并给予其殿阁大学士的名号,以帮助自己处理国事。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为进一步减轻自身压力,命解缙、胡广、杨荣等人日夜值守于午门文渊阁,以备自己及时咨询,明朝“内阁”制度由此逐渐形成。明朝内阁通常有大学士三到七人,起初内阁学士只是以皇帝私人秘书的身份参与政务,后来内阁制度不断完善,大学士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六部几乎成为内阁下属机构,内阁首辅也成为了事实上的宰相,普通阁臣也被世人称之为辅相。子渊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奇人,就是明宪宗时期内阁三大学士之一的刘珝。
史载,刘珝“性疏直”且“自以宫僚旧臣,遇事无所回护”,也就是说他正直敢言,无所忌讳。明宪宗时期,有一名叫梁芳的宦官,喜好巴结宪宗皇帝及其宠妃万贵妃,因经常进献奇珍异宝,而被明宪宗与万贵妃宠信。不过梁芳寻得的奇珍异宝,多是其贪赃枉法和巧取豪夺所得,员外郎林俊不喜于此,上书弹劾梁芳,反而触怒宪宗,被下狱治罪。众臣见梁芳深得帝心,纷纷怒不敢言,唯有刘珝犯言直谏,极力为林俊申辩,最终成功说服宪宗赦免林俊。
刘珝担任内阁大学士期间,力争“国本”(即储君),坚定拥护太子朱祐樘。宦官梁芳、奸臣李孜省等人“左道乱政,欲动摇东宫”,他们多次诋毁太子朱祐樘,妄图说服宪宗将其废黜,以讨好万贵妃。刘珝则以太子为人严谨持重且并无过错为由,坚决反对废储一事,屡次以帝师的身份劝谏宪宗,并在其面前揭露梁芳、李孜省等人图谋,以保住朱祐樘太子地位。朱祐樘在其保护之下,这才得以顺利继承皇位,成为名留青史的一代贤君明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