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孙坚之弟孙静简介,《三国志》是如何评价他的?
孙静(157年—215年),字幼台,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年长沙太守孙坚之弟,孙策、孙权之叔。孙坚初起义军时,孙静 *** 乡里及宗族子弟五六百人作为孙坚的基础队伍。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生平
孙坚开始兴兵起义时,孙静 *** 乡里及宗族子弟五六百人作为基础队伍,大家都依附于他。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孙坚长子孙策击败刘繇,平定各县,随即进攻会稽,并派人请叔父孙静,孙静带着家属与孙策在钱塘会面。当时会稽太守王朗在固陵抵御孙策,孙策几次渡水作战,都不能取胜。
孙静于是对孙策说:“王朗凭险固守城池,很难马上攻破。从这里向南数十里是查渎,是通向会稽道路的要害之地,应当从那里进入王朗的后方,这正是兵法上讲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我得亲自率领军队作为先锋,一定能将击破王朗。”
孙策采纳他的建议,假意命令全军说:“近日来连雨水浑,兵士喝了这些水大多腹痛,命令赶快备置瓦缸数百口澄清饮水。”到黄昏时分(《资治通鉴》写作夜晚),点燃许多火把,作为疑兵,来迷惑王朗。然后,派出一支部队从查渎道进袭高迁屯。王朗大惊,派遣前丹杨太守周昕等人率领军队前来迎战。孙策打败周昕等人,将周昕斩杀。王朗逃走,虞翻追随,掩护王朗,乘船渡海逃到东冶。孙策追击他们,大败王朗军,王朗只好向孙策投降,孙策于是平定会稽。
孙策平定会稽后,上表任命叔父孙静为奋武校尉,打算授他以重任。但孙静留念祖宗生活安息的故地,不乐意出外作官,请求留任家乡镇守。孙策便答应了他的要求。建安四年(公元200年),孙静的长子孙暠曾在孙策死后欲执掌江东大权,但被虞翻劝退。孙权执掌江东大权后,孙静升任为昭义中郎将,孙静于是终老故乡。
历史评价
陈寿《三国志》:“夫亲亲恩义,古今之常。宗子维城,诗人所称。况此诸孙,或赞兴初基,或镇据边陲,克堪厥任,不忝其荣者乎!故详著云。”
史书记载
孙静字幼台,坚季弟也。坚始举事,静纠合乡曲及宗室五六百人以为保障,众咸附焉。策破刘繇,定诸县,进攻会稽,遣人请静,静将家属与策会于钱唐。是时太守王朗拒策於固陵,策数度水战,不能克。静说策曰:";朗负阻城守,难可卒拔。查渎南去此数十里,【查音祖加反。】而道之要径也,宜从彼据其内,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者也。吾当自帅众为军前队,破之必矣。";
策曰:";善。";乃诈令军中曰:";顷连雨水浊,兵饮之多腹痛,令促具罂缶数百口澄水。";至昏暮,罗以然火诳朗,便分军夜投查渎道,袭高迁屯。【臣松之案:今永兴县有高迁桥。】朗大惊,遣故丹杨太守周昕等帅兵前战。策破昕等,斩之,遂定会稽。
【会稽典录曰:昕字大明。少游京师,师事太傅陈蕃,博览群书,明於风角,善推灾异。辟太尉府,举高第,稍迁丹杨太守。曹公起义兵,昕前后遣兵万馀人助公征伐。袁术之在淮南也,昕恶其 *** ,绝不与通。献帝春秋曰:袁术遣吴景攻昕,未拔,景乃募百姓敢从周昕者死不赦。昕曰:";我则不德,百姓何罪?";遂散兵,还本郡。】表拜静为奋武校尉,欲授之重任,静恋坟墓宗族,不乐出仕,求留镇守。策从之。权统事,就迁昭义中郎将,终於家。有五子,暠、瑜、皎、奂、谦。暠三子:绰、超、恭。超为偏将军。恭生峻。绰生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