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夷陵之战中,刘备真的有70万大军吗?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5-24)340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夷陵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真的动员了70万大军吗?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笔者认为刘备的兵力当在7、8万左右。这个答案,估计很多人想不到。

数字相差较大史书记载

对于刘备东征军兵力,史书未有明载,但隐约有2处数字相差较大的记载。《文帝纪》中,曾经记载了孙权给曹丕的求援信:“刘备支党四万余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刘晔传》中引用了《傅子》的话:“权将陆议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余人,备仅以身免。”

其他“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等,都是“数万”之类的说法,参考价值不太大。

笔者认为,《傅子》所言杀其兵八万余人,如果算上蜀国投降的数万人,刘皇叔一战亏了10几万人,这个说法显然是略显夸张的。但是,孙权在给曹丕信中提到的“支党四万”,也不应成为刘备全部东征军的参考数据。

夷陵之战中,刘备真的有70万大军吗?

参考215年的夺荆南三郡之战

之所以许多朋友坚信刘备“拿不出8万人”,是出于对刘备军总体动员力和实力的预估。可是参考215年夺三郡之战,似乎我们普遍低估了当时刘备军的动员能力。

笔者认为,刘备东征军远大于5万,还有一个参考值:215年的争夺三郡之战。

215年,孙权讨要荆州未果后,令吕蒙夺取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传》记载:“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

刘备迅速动员5万大军进入公安。同时,令关羽进入益阳。这5万人,是刘备得知孙权用兵后,迅速调动过来的,是随时可供调配的机动兵团。

当时,关羽也率3万军队参与作战。也就是说,在215年的冲突中,刘备一口气动员了8万大军参战。222年时,作战难度明显要高于215年。215年时,刘备尚且要以8万军队才能与孙权较量,那么,222年时,刘备怎么可能会仅仅以4、5万人东征呢?

刘备再是昏了头,也不至于如此托大!

即使刘备托大,当初随手就能拿出5万军队到公安,此时,在进行了动员后,为何又还是只带5万人呢?

不必过于担心蜀国对魏防御力量不足

认为刘备东征军不可能拿出很多人的说法,还有一种假设:汉中前线对魏防御压力大,至少要留足足够兵力。这种看法低估了蜀军依险而守的能力。曹丕曾经提出过想攻蜀的想法,被刘晔阻止:蜀远吴近,蜀如果听说我军图谋他后方,一定迅速回程相救。

当时,关中残破,魏国要大举攻蜀,必须从中原调兵前往,速度快不了。

而且,以汉中之险,只要蜀不犯原则性错误,3万左右的军队足以防御魏了。直到兴势之战时,魏国国力已经远远强于曹丕时期时,王平也仅仅以3万军队就击退了魏军的进犯。因此,刘备很可能之在汉中以魏延率3万左右防御,诸葛亮在成都居中调度,就可以有效防备魏国的进攻了!

夷陵之战中,刘备真的有70万大军吗?

回顾战役部署:支党4万,并非刘备军全部

孙权在给曹丕的求救信中提到的“支党四万”,并非刘备东征的全部兵力。

回顾当时刘备的战役部署,我们就能大致了解,这“支党四万”,并非全部了。

222年1月,先锋吴班、陈式率水军出峡口。这波兵马进到夷陵附近时失利(但是,围困了孙桓军于夷道城)。他们被宋谦攻破5座营寨,被迫转入防御;

222年2月,刘备再次出兵。他让黄权节制江北各军,自率主力“沿山截岭”进军。

孙权给曹丕的信是在2月28日。因此,很可能,孙权的信中所提到的“刘备支党四万,马二、三千匹,出秭归”指的是刘备这一波的军马。

此外,五溪蛮沙摩柯也率了1万余兵抵达前线参战。除了刘备这“支党四万”和沙摩柯1万军外,在秭归,应当也留有一定兵力。因为:秭归是第二阶段东征的出发地,不容有失,同时,上庸已失,秭归侧后不安全(当初孟达就是由秭归进攻上庸)。刘备在秭归整理了5个月才继续东征,可见刘备对秭归的防务是十分重视的(可惜在大败局中,这些部署似乎完全没有发挥就溃散了)。

而原先的吴班、陈式水军及围攻孙桓的部队,也当有万余。

除此之外,加上黄权在江北所督军队(数字不详),沿途运输部队,刘备此次东征,7、8万人是少不了的。

因此,我认为,东征战役中,刘备应当动用了7、8万的军队。

经过多年的积累,刘备军一度具备了相当强的实力,对曹、孙都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可惜,刘备一招不慎,辛辛苦苦积累的大军灰飞烟灭,此后,蜀汉集团只能“知不可为而强为之”了。

夷陵之战中,刘备真的有70万大军吗?

之所以许多朋友坚信刘备“拿不出8万人”,是出于对刘备军总体动员力和实力的预估。可是参考215年夺三郡之战,似乎我们普遍低估了当时刘备军的动员能力。

笔者认为,刘备东征军远大于5万,还有一个参考值:215年的争夺三郡之战。

215年,孙权讨要荆州未果后,令吕蒙夺取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传》记载:“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

刘备迅速动员5万大军进入公安。同时,令关羽进入益阳。这5万人,是刘备得知孙权用兵后,迅速调动过来的,是随时可供调配的机动兵团。

当时,关羽也率3万军队参与作战。也就是说,在215年的冲突中,刘备一口气动员了8万大军参战。

222年时,作战难度明显要高于215年。215年时,刘备尚且要以8万军队才能与孙权较量,那么,222年时,刘备怎么可能会仅仅以4、5万人东征呢?

刘备再是昏了头,也不至于如此托大!

即使刘备托大,当初随手就能拿出5万军队到公安,此时,在进行了动员后,为何又还是只带5万人呢?

不必过于担心蜀国对魏防御力量不足

夷陵之战中,刘备真的有70万大军吗?

认为刘备东征军不可能拿出很多人的说法,还有一种假设:汉中前线对魏防御压力大,至少要留足足够兵力。这种看法低估了蜀军依险而守的能力。曹丕曾经提出过想攻蜀的想法,被刘晔阻止:蜀远吴近,蜀如果听说我军图谋他后方,一定迅速回程相救。

当时,关中残破,魏国要大举攻蜀,必须从中原调兵前往,速度快不了。

而且,以汉中之险,只要蜀不犯原则性错误,3万左右的军队足以防御魏了。直到兴势之战时,魏国国力已经远远强于曹丕时期时,王平也仅仅以3万军队就击退了魏军的进犯。因此,刘备很可能之在汉中以魏延率3万左右防御,诸葛亮在成都居中调度,就可以有效防备魏国的进攻了!

回顾战役部署:支党4万,并非刘备军全部

孙权在给曹丕的求救信中提到的“支党四万”,并非刘备东征的全部兵力。

回顾当时刘备的战役部署,我们就能大致了解,这“支党四万”,并非全部了。

222年1月,先锋吴班、陈式率水军出峡口。这波兵马进到夷陵附近时失利(但是,围困了孙桓军于夷道城)。他们被宋谦攻破5座营寨,被迫转入防御;

222年2月,刘备再次出兵。他让黄权节制江北各军,自率主力“沿山截岭”进军。

夷陵之战中,刘备真的有70万大军吗?

孙权给曹丕的信是在2月28日。因此,很可能,孙权的信中所提到的“刘备支党四万,马二、三千匹,出秭归”指的是刘备这一波的军马。

此外,五溪蛮沙摩柯也率了1万余兵抵达前线参战。除了刘备这“支党四万”和沙摩柯1万军外,在秭归,应当也留有一定兵力。因为:秭归是第二阶段东征的出发地,不容有失,同时,上庸已失,秭归侧后不安全(当初孟达就是由秭归进攻上庸)。刘备在秭归整理了5个月才继续东征,可见刘备对秭归的防务是十分重视的(可惜在大败局中,这些部署似乎完全没有发挥就溃散了)。

而原先的吴班、陈式水军及围攻孙桓的部队,也当有万余。

除此之外,加上黄权在江北所督军队(数字不详),沿途运输部队,刘备此次东征,7、8万人是少不了的。

因此,我认为,东征战役中,刘备应当动用了7、8万的军队。

经过多年的积累,刘备军一度具备了相当强的实力,对曹、孙都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可惜,刘备一招不慎,辛辛苦苦积累的大军灰飞烟灭,此后,蜀汉集团只能“知不可为而强为之”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5/64456.html

“夷陵之战中,刘备真的有70万大军吗?” 的相关文章

樊哙作为刘邦的妹夫 刘邦临死前为何派人去杀他

樊哙作为刘邦的妹夫 刘邦临死前为何派人去杀他

还不知道:刘邦临死前,为何要派陈平去秘密杀掉妹夫樊哙?是老糊涂了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樊哙是刘邦的连襟,追随刘邦举兵反秦,忠心耿耿。没想到刘邦临死前,竟然令陈平杀死他,提头来见。陈平左右为难,想了一个办法,留了樊哙一条命。常言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攻陷洛阳对李自成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攻陷洛阳对李自成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之后建立大顺政权。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明朝末年,自陕西而起的农民起义席卷明朝数省之地,天下大乱。至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农民起义军经过十多年的转战和淘汰,李自成和张献忠已经脱颖而出,成为起义军序列中,最有声望的首脑。本来,在此之前,后来推翻明朝...

薛涛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薛涛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薛涛,唐代女诗人,十六岁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薛涛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在互联网还没有发展的古代社会,她首创“薛涛体”情书笺(薛涛笺),用来“鸿雁传书”,对彼此心心相印的爱情物语,纸短情长。在成都,除了武...

明朝开国名将俞通源有哪些战绩?俞通源战绩介绍

明朝开国名将俞通源有哪些战绩?俞通源战绩介绍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俞通源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明朝开国名将俞通源有哪些战绩?请听我详细道来。俞通源是明朝的开国名将俞通海的弟弟,他在很早的时候就跟着家里人避难来到了巢湖一带,从小就练得了一身的好水性,有民间传说表示,其本人在作战的时候,曾经向大家...

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是谁 历史上有这段历史吗

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是谁 历史上有这段历史吗

还不知道: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是哪五个人?到底有没有这段历史?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和张飞都是刘备的结拜兄弟,所以按与刘备更亲近的关系去排名的话,关羽是排在五虎将这首的,第二的自然便是张飞...

明镐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明镐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明镐(hào)(989年—1048年8月9日) ,字化基,密州安丘人,北宋大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明镐登进士第,初任蕲州防御推官,历官大理寺丞、秦州节度判官、益州通判、太常博士、东京、盖州等地转运使,他治理有方,颇立政绩。任陕西转运使期间...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是如何对待曹氏子孙的?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是如何对待曹氏子孙的?

高平陵之变发生在三国时期的魏国,是魏国建 立以后的一次重大政变。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三国时期,曹魏正始十年正月(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篡夺曹魏军政大权,至此,曹魏进入司马氏时代,直至司马炎代魏建晋。政治斗争从来都是血腥无比,从“高平陵之变”后诛杀曹爽及其亲族、部下,以及此后数...

历史上雍正与胤祥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死后为何会被葬在帝陵

历史上雍正与胤祥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死后为何会被葬在帝陵

胤禛,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皇室的残忍,在于你在其中看不到任何的温情,甚至是感情。似乎只有高高在上的龙椅,才是一生的追求。可是总有些例外,在皇位之外,那些感情才显得更加的难得。清朝最出名的就是九龙夺嫡,这一个历史事件,为后世留下了...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