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咸丰明知子幼母壮,必乱朝纲的道理 咸丰为什么不不杀慈禧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6-30)300

还不知道:咸丰不杀慈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清咸丰十一年,年仅31岁的咸丰皇帝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其身后皇权由其独子载淳承继,是为同治皇帝。但此时的同治皇帝年仅6岁,尚不能亲政,为确保新朝政局的稳定,确保同治皇权的稳固,咸丰皇帝临终将自己所有的政治智慧全部拿了出来,为其安排了一个看似极为完美的政治格局。

咸丰明知子幼母壮,必乱朝纲的道理 咸丰为什么不不杀慈禧

指定包括皇室宗亲、满洲勋贵和名望汉臣在内的8位御前大臣为“顾命大臣”,赞襄政务、尽心辅弼;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同治皇帝“同道堂”印章(由其生母叶赫那拉氏代管);并明确规定两枚印章对“赞襄政务大臣”所定所有军国大政拥有最终决定权。

不可否认,咸丰皇帝的临终安排能够有效制约赞襄账务大臣或者两宫皇太后专权局面的出现,更能令两股势力相互制约以保证同治皇权的稳固。但事实证明,咸丰皇帝费心安排的政治格局竟也败在了权力欲望极强的叶赫那拉氏手中;败在了他对留守京城之恭亲王奕訢的忽略。

咸丰明知子幼母壮,必乱朝纲的道理 咸丰为什么不不杀慈禧

其实,根据诸多历史文献和时人笔记的记载,咸丰皇帝并不是不明白“子幼母壮、必乱朝纲”的道理;更是在御前大臣肃顺的提醒下,数次产生过效仿“汉武帝谴杀钩弋夫人”的念头。

根据《清代野记》的记载,咸丰皇帝临终曾留给皇后钮祜禄氏一道密旨;“谓叶赫那拉氏如恃子为帝,骄纵不法,卿即可按祖宗家法治之”;《满清外史》中,也曾明确说明如果叶赫那拉氏“失行彰著、专权擅政”,钮祜禄氏可以“召集廷臣,依先帝遗诏将其赐死,以杜后患”。

咸丰明知子幼母壮,必乱朝纲的道理 咸丰为什么不不杀慈禧

这都能说明咸丰皇帝生前就对叶赫那拉氏有着极重的提防心理,也曾对其采取了制约措施。可既然如此,咸丰皇帝为何不提前将叶赫那拉氏除掉,以绝后患?或者就学习汉武帝的做法,令叶赫那拉氏“有过见谴,以忧死”?

其实,咸丰皇帝也很无奈!

首先,咸丰皇帝并不舍得处死慈禧

历史上的慈禧,之所以能从贵人一路升迁为贵妃,得益于她为咸丰皇帝生育了皇长子,更得益于咸丰皇帝对其的极度恩宠。慈禧太后年轻时的模样,我们从其流传后世的照片中能够大致推测;而在历史文献的记载中,年轻时期的慈禧太后乃系“少而聪慧,美艳无匹侪”的所在。就连西方传教士,对晚年的慈禧太后也有着“身板挺直、面目秀丽”的积极评价。

咸丰明知子幼母壮,必乱朝纲的道理 咸丰为什么不不杀慈禧

更何况,慈禧太后还“雅善南方诸小曲,凡江浙盛行诸周,皆琅琅上口,曲尽其妙”,这必将牢牢抓住一心想要“醇酒妇人以自戕”之咸丰皇帝的内心。根据《清稗类钞》的记载,咸丰皇帝对于慈禧的专宠一度达到了“宿孝钦所,数日不视朝”的疯狂地步。咸丰朝晚期,身体状态大不如前的咸丰皇帝,甚至时常口授并让慈禧代笔批阅奏章,并且允许其发表自己的意见。

就算没有这般恩宠,慈禧毕竟为咸丰皇帝生育了皇长子,而且是唯一一个活下来的皇子。如此背景下,咸丰皇帝即使深通“子幼母壮、必乱朝纲”的千古教训,也断不舍得将其处死!

咸丰明知子幼母壮,必乱朝纲的道理 咸丰为什么不不杀慈禧

然后,清朝并没有因“子幼”而处死“壮母”的先例

清朝之前的历史长河中,虽然有着多次因“母壮大多知,子年稚懵懂”而“欲立其子,必先除其母”的先例,但清朝自开国以来并无此等先河。皇太极身后,也是君主年幼不能亲政、两宫皇太后并立的政治格局;而孝庄太后对顺治、康熙两代帝王的“鞠养教诲,以致有成”,已经为后世立下了一个绝佳表率。

有孝庄太后这样一个“统两朝之养孝,极三世之尊亲”的正面典型,咸丰皇帝即使有除掉慈禧太后的想法,也断然不敢成事。

咸丰明知子幼母壮,必乱朝纲的道理 咸丰为什么不不杀慈禧

再次,除掉慈禧,慈安不足以对抗赞襄政务八大臣

历史上的慈安太后,虽然位居中宫,而且有着“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的至高评价,但其“益倦怠,不多闻外事,且辄静摄不出”的低调性格,对于政务、权势的不热心,咸丰皇帝也是非常清楚。也就是说,相对于“优于才,而判阅奏章,裁决庶务,及召对臣工,咨访利弊,悉中款会”的慈禧太后,慈安太后没有对抗赞襄政务大臣的狠心,甚至没有拼命捍卫同治皇权权威的想法。

根据清朝官方文献的记载,面对“种种欺罔跋扈状,真堪发指”的赞襄政务大臣们,慈安太后只是哭泣不止、同治皇帝更是被吓得尿了裤子,唯独慈禧太后阵脚安稳、据理力争,巧用先皇所赋予的权利捍卫着帝后权势。试想一下,如果咸丰皇帝临终除掉了慈禧太后,赞襄政务大臣中又会出现几个多尔衮、几个鳌拜?

咸丰明知子幼母壮,必乱朝纲的道理 咸丰为什么不不杀慈禧

事实证明,慈禧太后虽然很快打破了咸丰皇帝费心安排的政治局面,窃取了晚清朝政大权,成为了实际上的更高统治者,但其统治下的晚清出现了“同光中兴”、绝对维护了皇权的稳固和全国局势的安定。甚至,可以认定慈禧太后凭借一己之力为大清王朝强力续命数十年之久,如此结果或许才是咸丰皇帝真正想要看到的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清实录·文宗实录》、《清代野记》、《满清外史》、《清稗类钞》、《翁同龢日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6/70865.html

“咸丰明知子幼母壮,必乱朝纲的道理 咸丰为什么不不杀慈禧” 的相关文章

刘焉:东汉末年宗室、军阀,入主益州,担任益州牧

刘焉:东汉末年宗室、军阀,入主益州,担任益州牧

刘焉(?-194年),字君郎(《华阳国志》又作君朗)。江夏郡竟陵县人。东汉末年宗室、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焉初以汉朝宗室身份,拜为中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因益州刺史郄俭在益州大肆聚敛,贪婪成...

桑弘羊有何特殊能力?汉武帝为什么如此重视他?

桑弘羊有何特殊能力?汉武帝为什么如此重视他?

桑弘羊(前155年?—前80年),河南洛阳人,西汉时期政治家、理财专家、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之一,官至御史大夫。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桑弘羊之所以会受到汉武帝重用,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能搞钱。这个特长,如果换到别的皇帝那里,可能并不是太重要的能力。但是对于能烧钱的汉武帝来说...

韩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对东吴的稳定与建立有重要影响

韩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对东吴的稳定与建立有重要影响

韩当(?-226年),字义公。辽西郡令支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吴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韩当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官至昭武...

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谋士 范增水平实力如何

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谋士 范增水平实力如何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身边的谋士范增,水平到底有多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大概是对一个谋士最高的称赞。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评价,那范增只能算半个谋士。因为范增能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不一定听。范增能弄明白天下局势,却不明白为臣之道。范...

有哪些与卢多逊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卢多逊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卢多逊(934年―985年),怀州河内人,北宋初期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卢多逊博涉经史,喜任术数,于后周显德年间进士,授秘书郎、集贤校理,迁左拾遗、集贤殿修撰。北宋初,擢知制诰。屡知贡举。乾德六年(968年)加史馆修撰、判馆事。开宝二年(969年),从征太原,知太原...

刘封和刘禅差距不是一点两点 刘备为何不立刘封作为继承人

刘封和刘禅差距不是一点两点 刘备为何不立刘封作为继承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两个儿子,一强一弱,为何赐死战功赫赫刘封而选平庸的刘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有四个儿子。刘永、刘理太小,暂不讨论。只比较刘禅和刘封两个人:为什么刘封没被立为嗣子?很简单:“刘封义子”嘛,他不是亲儿子。中国是重视血缘的。除了后周郭威传位给内...

都说乾隆是一个明君 乾隆为何不将大贪官和珅杀了

都说乾隆是一个明君 乾隆为何不将大贪官和珅杀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和珅如此贪污腐败,为何乾隆还如此宠信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和珅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之一,嘉庆皇帝派人查抄和珅的家时,发现和珅一人所贪污的钱财竟抵得上清政府十几年的财政收入。和珅是乾隆最宠信的官员之一,而乾隆作为一代明君,为何会纵容和珅如此贪污...

哥舒翰手里握着二十万大军 最后为什么会输给安禄山

哥舒翰手里握着二十万大军 最后为什么会输给安禄山

还不知道:威震边关的哥舒翰,为什么手握20万大军,却惨败于安禄山手里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哥舒翰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的一代名将,在抵御突厥入侵,保卫大唐边关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唐朝西部边民唱出的一首民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就是对哥舒...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