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安史之乱后,刘禹锡的这个制度,竟然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12-08)200

郑州的荥阳刘禹锡公园内树立着十二个牌坊,分别记载了一代诗豪,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从出生地嘉兴,做官地长安、扬州、和州、洛阳,到去世地荥阳,一段段丰富的人生经历。

刘禹锡(公元772-842年),字梦得,中唐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洛阳,生于浙江嘉兴,曾在郑州荥阳生活过,晚年居于洛阳,逝后葬于郑州荥阳檀山原。

安史之乱后,刘禹锡的这个制度,竟然一直沿用至今

刘禹锡生活于安史之乱后的年代,这个时候有三个最尖锐的社会矛盾,一个是藩镇割据,二是宦官专权,三是国家财政严重的困难。唐德宗统治的时期,也就是贞元年间,有一大批中下层官僚子弟家庭出生的知识分子,一直在反思,想要进行改革。

这一时期,新文学、新乐府、传奇小说等为代表的新思潮开始涌现,它有着人们期望进行深层次改革的要求。因为,安史之乱使国家财政收支减少,藩镇割据的这些地方不向朝廷输纳贡赋,国家的开支越来越困难,养兵却越来越多,面对这种局面该怎么办?

于是,改革的历史使命就落到了当时以刘禹锡为代表的,年龄为二、三十岁的年轻士大夫身上,他们的官位很低,政治资源夜不够丰富,这个时候他们能够想到的改革途径就是紧密地团结在皇帝的周围,利用皇帝的权力来实现他们这种改革的诉求。

在文坛已经享有盛誉的刘禹锡,此时在朝廷担任监察御史,官品并不高(正八品)。监察御史虽然级别很低,但是具有上监察宰相,下监察地方各级官吏的权利。刘禹锡倡议实行举报制度,他倡议采取设立缿筩,类似后来举报箱的监督措施,用来监督昏庸的官员,奖励揭发检举违法乱纪之人,打击社会邪恶势力,严惩欺下瞒上的人。

所谓缿筩,是当时一种口小肚子大的,类似于储钱罐一样的一种制品。刘禹锡设立的这种缿筩,口小肚子大,使人们举报意见,投进去以后,就不容易再被拿出来,起到保护举报人的作用。这种作为举报贪官,举报腐败现象的一种方式,在当时有效,到今天夜逐渐地演变为 我们现在的举报箱制度。

刘禹锡在《答饶州元使君书》中说到:“徙木之信必行, *** 不惑,此政之先也;置水之情必励,则人知敬,此政之本也;缿筩之机或行,则奸不敢欺,此政之助也“。也就是说为政者必须要做到诚信,只有做到诚信,才能够不让百姓心存疑虑,这是为政者的首要之所在;其次 作为为政者,一定要做到政治清明,只有做到政治清明,才能够对老百姓产生激励,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才能够获得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这是为政者的根本之所在。

安史之乱后,刘禹锡的这个制度,竟然一直沿用至今

“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高山固无垠,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这首《华山歌》作于公元794年,为青年刘禹锡的明志之作,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愿意以一腔热血,为国家、民族、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

唐德宗晚年,太子李诵希望革新王朝政治,中下层官僚中影响力更大的就是,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位监察御史。

贞元二十一年,太子李诵继位,历史上称为唐顺宗,改革开始了。他首先通过加强执掌盐铁转运使,来整顿财政,加强国家的财政收入;其次,是整顿宦官,因为宦官掌管着禁军统帅权。

安史之乱后,刘禹锡的这个制度,竟然一直沿用至今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局面并没有缓解,相反愈演愈烈,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主要根源之一,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的统治力,使得中央的政令不能下行,而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藩镇与藩镇之间,时不时地会发生战争,使得人民的生活陷于了水深火热之中,这也是刘禹锡最痛心的。

但是,要让那些拥兵自重的藩镇贵族们舍弃自己的权利和既得利益谈何容易。改革遭到了强烈的阻挠,首先是来自地方强藩的阻力,强大的藩镇 *** 朝廷,其实便是宦官,在藩镇和宦官的联合打压下,新政推行了一百天左右的时间,唐顺宗就被迫把权力交给他的太子李纯。

新继位的唐宪宗李纯虽部分地保留了改革措施,但是把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个年轻的官员外派为八个边远州的司马,刘禹锡被分配到了朗州为司马,朗州就在今天湖南的常德,从此刘禹锡开始了长达二十三年的地方官的生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12/98653.html

“安史之乱后,刘禹锡的这个制度,竟然一直沿用至今”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要屠杀开国功臣?为何会这样?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要屠杀开国功臣?为何会这样?

“狡兔死,走狗烹”这似乎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众所周知,在绵延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开国皇帝大都文治武功,十分善待开国功臣。有名的麒麟阁、云台阁、凌烟阁、昭勋阁、紫光阁等五大功勋阁,便是为表彰感念功臣而修建的。不过,也有开国皇帝...

刘备如果统一三国 刘备最后会杀功臣吗

刘备如果统一三国 刘备最后会杀功臣吗

假如刘备打赢了天下,他会杀功臣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所谓鸟尽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我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着实不少。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都是在开国之后,对立下大功的臣子开刀。汉高祖在建立汉朝后,封了多位异姓王,他是靠农民起义起家的,深知手握重...

孙奂:三国时期东吴宗室,不善于言谈而善于处事

孙奂:三国时期东吴宗室,不善于言谈而善于处事

孙奂(195年~234年),字季明,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孙坚弟弟孙静第四子,孙策和孙权的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奂兄长孙皎去世,孙奂接替统领其部众,以扬武中郎将的身份兼任江夏太守。黄武五年(226年),担任扬威将军,封沙...

汉景帝光儿子就有十四个 汉景帝为什么让十子刘彘继承皇位

汉景帝光儿子就有十四个 汉景帝为什么让十子刘彘继承皇位

对汉景帝有14个儿子,为何让十子刘彘继承皇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往今来,帝位之争向来就是残酷的代名词,从秦二世伙同赵高矫诏到清朝慈禧晚年的皇位之争,历史可谓是悠久深远。汉朝,作为中国古代第二个封建大一统王朝自然也难逃历史的车轮,储位之争也是此起彼伏,一发不可收...

赵匡胤作为北宋开国皇帝 赵匡胤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赵匡胤作为北宋开国皇帝 赵匡胤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还不知道:大宋王朝为何至始至终都没有能够实现天下一统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历史上非常有为帝王。秦始皇一统天下功过是非自然不必多说,千古一帝历史上仅此一人。汉武帝开疆拓土,文治武功历史上没有几人可以与之媲美。唐太宗创造大唐盛世,开疆拓土,文...

秦末时期刘邦担任的亭长是什么样的官职?

秦末时期刘邦担任的亭长是什么样的官职?

亭这个机构设立于战国,位置都是在各国边疆,担任防御职责,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有历史记载的亭长,恐怕也就只有刘邦一人。刘邦这个亭长是干什么的?究竟是多大的官呢?历史上都没有明确的记载。有人说,刘邦的亭长相当于。也有的说,刘邦的亭长相当于派出所所长。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分析...

刘邦死后吕雉对后宫女人下手 吕后为什么善待薄姬

刘邦死后吕雉对后宫女人下手 吕后为什么善待薄姬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死后,吕雉报复后宫,为何偏偏厚待薄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聪明的人在一些事情上看似不懂,实际上已经做好相关部署,为的就是完成最终目标。薄姬是个聪明的女人,深知自己作为妾很难斗得过正妻吕雉,因而表面上不和吕雉对抗,实际上步步为营,而且手段都很高...

李善长最后没能躲过朱元璋的屠杀,是为何?

李善长最后没能躲过朱元璋的屠杀,是为何?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李善长是明朝第一文臣,在帮助朱元璋夺取天下,建立大明的过程中立下巨大功劳,深受朱元璋信任与重用。既然李善长为明朝立下如此大功,那朱元璋为何还要处死他呢一,投靠朱元璋李善长自小就博览群书,很有智谋。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