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史上被皇帝错杀的2位大臣,张蕴古和晁错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12-14)160

中国历史上有些时候皇帝在某种原因下,不得不杀一些大臣,比如盛怒之下,比如情急之下等等。结果有时候不该杀的也杀了,于是杀完后又后悔不已,比如下面这两位被皇帝错杀的大臣。

之一位是晁错。

晁错,这可能是死的最冤的大臣了。

史上被皇帝错杀的2位大臣,张蕴古和晁错

晁错,西汉政治家。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为太子老师,也就是汉景帝的老师。汉景帝继位后,晁错官拜御史大夫,成为汉景帝的首席智囊。景帝对他言听计从。

晁错上位后极力主张削藩,削藩是西汉初期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当年贾谊也主张汉文帝削藩,可是汉文帝就是不做,估计他知道还不是时候,所以,才华横溢的贾谊只好“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史上被皇帝错杀的2位大臣,张蕴古和晁错

现在晁错也是,汉景帝跟父亲汉文帝不一样,他自认为削藩时机成熟,于是采纳晁错的意见,执行削藩。下令削去楚国东海郡、赵国常山郡、胶西国六县、吴国会稽郡和豫章郡。结果,七国叛乱。

叛乱的诸侯有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菑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ang)、胶东王刘雄渠、济南王刘辟光,所以叫七国之乱,也叫吴楚之乱。打出的旗号是:入诛汉之贼臣晁错。

史上被皇帝错杀的2位大臣,张蕴古和晁错

同时,七国叛乱发展迅猛,这让汉景帝始料未及,以至于手足无措。于是情急之下,汉景帝斩了晁错。据说那天晁错穿着漂亮朝服准备去上朝开会,不过当车队经过长安东市时停了下来,接着中尉宣布诛杀晁错的诏书,当场就腰斩了穿着朝服的晁错。

死的十分惨,甚至极有可能晁错都不知道自己要被杀。那么,晁错死了后,七个王停止了吗?

史上被皇帝错杀的2位大臣,张蕴古和晁错

并没有。所以,造反是蓄谋已久的,晁错只是一个借口。正如晁错所言,削藩是迟早的事,造反也是迟早的事。削,他们会反;不削,他们也反。晚削不如早削,等到各路诸侯羽翼丰满尾大不掉时,想削都削不了。

所以,汉景帝错杀晁错后,十分后悔。

当时有一个叫邓公就说汉景帝杀错了人,他对汉景帝说“陛下想一想,晁错是为什么死的?晁错是主张削藩,这是我们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但是他的计划刚刚实行的时候,自己却被冤杀了,以后还有人说话吗?还有人说真话吗?还有人愿意向你们提建议吗?”

汉景帝听了这个话后,漠然良久,呆了很长时间,然后叹了一口气说:“朕也是后悔莫及呀。”

第二位是张蕴古。

这个人我们可能不太熟悉,因为关于张蕴古的史料记载比较少。通过零星史料,我们大概可以发现此人从小就非常聪明,博学强识,后来因为写了一份《大宝箴》给唐太宗,于是被提拔为大理丞,主要负责审理京城的案子。

史上被皇帝错杀的2位大臣,张蕴古和晁错

要不是此人被李世民误杀,我想历史也不会有此人的大名。事情是这样的,根据《贞观政要·刑法第三十一》上记载。

当时相州(今河南安阳)有一个人叫李好德,此人因从小生过大病,长大后变得疯疯癫癫的,说话从来不经大脑,常常会讲一些荒谬的话语。据说李好德风言风语时,似乎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言论,还怀疑他要谋反。

最后这件事被唐太宗知道,于是下令捉拿李好德,叫张蕴古审理这件案子。

张蕴古经过判断,认为李好德的确是个疯子,有痴呆病。不应当处死。李世民冷静下来也觉得有理,便宽大处理了。

本来这事到此结束了,奈何张蕴古释放李好德后,不知是处于同情,还是什么其他因素,两人竟然在一起“引与博戏”,也就类似于今天的喝酒、聊天、赌钱、打麻将之类的活动,结果这事被人发现,举报到了唐太宗那里。

结果李世民勃然大怒,你张蕴古居然敢骗我。并认为这两人狼狈为奸,定有图谋,于是一怒之下,竟将张蕴古、李好德一并处斩。

但张蕴古死后不久李世民十分后悔。他认为张蕴古在世时兢兢业业,这次虽然犯了法,但罪不至死。自己的一时盛怒,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唐太宗由此认识到,问题的症结在死刑执行程序上,为了避免再犯错,于是下诏“自今有死罪,虽令即决,仍三覆奏乃行刑”。这也是中国最早的死刑复核制度,在那以后,一直保存至今。

张蕴古为救一个疯子,不幸被李世民误杀,却因此产生一法则沿用至今。影响后世一千多年。

以上就是中国历史上被皇帝错杀的两位大臣,都是忠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12/99595.html

“史上被皇帝错杀的2位大臣,张蕴古和晁错” 的相关文章

春申君黄歇当初的权势那么大 最后为何会落到凄惨的下场

春申君黄歇当初的权势那么大 最后为何会落到凄惨的下场

还不知道:春申君养着数千门客,权势很大,为何头颅会被人割下扔在野外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春申君黄歇将怀孕的宠妾送给楚王,想瞒天过海,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没想到合谋者却派人刺杀了他,将他的头扔在了旷野中,任野狗啃咬。春申君机关算尽太聪明,对自己的能力过分自负,却不...

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 司马懿为何不怕曹丕而害怕曹睿

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 司马懿为何不怕曹丕而害怕曹睿

司马懿连曹丕都不怕,却为何怕他的儿子曹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丕继位后,也想着要励精图治,无奈英年早逝,司马懿帮助曹丕有功,又辅佐过曹丕,地位肯定也不低,他也自然不用惧怕曹丕会对他做什么。曹丕去世之后,皇位就到了他的长子曹睿头上,即魏明帝。相...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死十一名大将 诸葛亮败的有多惨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死十一名大将 诸葛亮败的有多惨

还不知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11位大将战死,败得有多惨?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是清代诗人赵藩在诸葛孔明墓前题下的,同时也是对诸葛孔明后半生的写照。尤其是他数次北伐无功而返,劳民伤财,以至蜀汉王朝国...

曹爽听桓范的能赢吗 最后结果又是什么

曹爽听桓范的能赢吗 最后结果又是什么

曹爽如果当年听桓范建议,号召天下勤王,能否反杀司马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众所周知,司马一族之所以能取代曹魏的统治地位,一场政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场政变便是“高平陵之变”。在这场政变中,司马懿不仅清除了以曹爽为首的曹氏宗族在朝中的势力,...

顾邵: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博览群书,以善于识人为名

顾邵: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博览群书,以善于识人为名

顾邵,字孝则,吴郡吴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大臣,丞相顾雍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博览群书,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卜静等人。名声广扬,远近闻名,孙权将孙策之女许配于他。以善于识人为名,官至豫章太守。人物生平顾邵博览群书,少年时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

年羹尧最后为何是自尽而死?真相是什么?

年羹尧最后为何是自尽而死?真相是什么?

雍正是清朝第五位君主,清朝世宗的年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年羹尧是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钦点为翰林,后升为内阁学士,从康熙四十八年开始,仕途一路通畅,雍正即位后,将不轻易授人的“大将军”印信授予年羹尧。为啥后来被雍正帝赐予自尽呢?笔者给读...

在军事、教育方面,谢石有哪些成就?

在军事、教育方面,谢石有哪些成就?

谢石(327年-389年1月27日),字石奴,陈郡阳夏人。东晋时期名将,太常谢裒第五子、太保谢安之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谢石出身“陈郡谢氏”,门荫入仕,起家历任秘书郎迁黄门侍郎。曾领水军在涂中抵御前秦,册封兴平县伯,升任尚书仆射。太元八年(383年),前秦天王苻坚南侵...

吕公弼:北宋名将吕夷简次子,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吕公弼:北宋名将吕夷简次子,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吕公弼(1007年—1073年),字宝臣。寿州人,北宋大臣,宋仁宗时名相吕夷简次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赐进士出身,同判太府寺将作监,迁直史馆。为河北转运使,权知开封府。英宗即位,加给事中。官至枢密使、西太一宫使,卒赠太尉,谥惠穆。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