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他一生军衔不高军功不大什么后世会对其尊重有加,将其奉为战神?

中国历史8年前 (2017-01-09)251

三国时期的蜀汉国有两个特别的人物——关羽和赵云,他们在当时和后世差别非常之大,大的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关羽成了王成了帝成了武圣人,以至于到了封建社会末期人们根本就不能直呼其名,而只能是称一声“公”,否则,还真有可能或被一些人认为是“大不敬”。如今的赵云紧随关羽之后,成了“五虎上将”,成了战神,成了任何三国战将排名都必须把他放在前列的“名将”,否则就会挨骂。实际上,历史上的赵云军衔不过是“镇”级将军,就这样还有很大成分是因为他曾经救刘禅所致。在《三国志》当中,赵云除了在长坂坡保护过后主刘禅和他的母亲甘夫人,几乎就没有其他事情可写。即便是这次事件,赵云也只是保护,使之“免难”,而不是刘禅母子已经落难的“救命”。不过,由于有了一篇《云别传》,赵云的事迹丰富了许多,从而使我们对赵云有了多一点的了解。即便如此,赵云的那些“英雄事迹”仍然是屈指可数。但为什么后世会对赵云尊重有加,将其奉为战神呢?

他一生军衔不高军功不大什么后世会对其尊重有加,将其奉为战神?

赵云选择了刘备,而刘备却并不十分看重赵云 赵云是常山人,早期属于公孙瓒。公孙瓒派遣刘备跟随田楷拒敌袁绍,将他拨给刘备,成为刘备的主要骑从。按照《云别传》的说法,赵云不去投靠袁绍,在公孙瓒处,刘备接纳他的时候,就将自己的未来交给了刘备。因为兄长的丧事,赵云借故离开了公孙瓒。到刘备依附袁绍时,赵云到邺城见了刘备。在邺城期间,赵云为刘备募得了数百兵,还瞒过了袁绍,再后来就是跟随刘备到了荆州。刘表时期,刘备在荆州没干什么大事,相应的,赵云也没有特别表现,只在《云别传》当中记载了一件小事,说刘备在博望坡与夏侯惇交战,生擒了一个夏侯兰,因为和赵云是同乡,赵云建议刘备不杀他。至于这八年期间赵云是什么职务,不得而知。

如果说这段时间刘备寄人篱下,害怕引起刘表的怀疑对自己不利,从而不给赵云官职也就罢了,但打下荆州江南四郡和借得荆州南郡以后呢?赵云仍然不受重用又是为什么?这当中应该有赵云自身的原因,恐怕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刘备。

赵云的原因有两项:一是没有及时地回到刘备身边。赵云初平二年(191年)投靠公孙瓒,当年被派往刘备处,到建安五年(200年)再见到刘备,期间为9年时间。这期间,刘备两度为徐州刺史。公孙瓒死于199年,赵云是因为公孙瓒活着不便于再投靠一个主子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不得而知;二是关键时刻不在刘备身边。《云别传》当中有一个细节,刘备长坂坡兵败,有人告诉刘备,赵云向北跑了。意思是赵云有可能投降曹操去了。刘备是什么反映呢?用手戟掷向那个说话的人!总让人感觉这不是一个正常的刘备,好像心里的愤怒无从发泄似得。尽管刘备说的是赵云不会背叛他,但这时候说话的人无非是给他报告一种情况,刘备用得着这样过度的反应吗?说赵云的原因在于,这时候他的职责应该是在刘备身边保护刘备,而不是去保护他的老婆孩子。看看三国那些有名的侍卫将军,像典韦、许褚、周泰等人,哪个不是和主公寸步不离?假如曹操在当阳桥前没有犹豫,而是继续追击,刘备能顺利地到达汉水吗?如果刘备遭遇不测,一个刘禅活下来又有什么作用?如果把这时候的赵云和张飞比较一下,谁对整个刘备集团起的作用大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他一生军衔不高军功不大什么后世会对其尊重有加,将其奉为战神?

但这两个原因也都牵扯到刘备的认识和胸怀问题。赵云没有投靠当时最为强大的袁绍,没有投靠正在广招人才的曹操,而是投靠了还在寄人篱下的你刘备,也算是雪中送炭吧。人家给你招了兵,跟着你来到了荆州,你又给了人家什么?刘备手下没有多少真正的将军,在关羽掌管主力大军和水军的情况下,给赵云一队一营兵训练和掌握,为日后扩军做准备还是可以的吧?可问题是没有。即便是仓皇南撤,赵云是个什么角色,我们也不得而知。到赤壁之战后,刘备忙着收复江南四郡,赵云也只是“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得到桂阳后, *** 桂阳太守。到刘备取成都,赵云仍不得重用,按照《云别传》的说法,赵云这时候是“留营司马”。有人说这正是刘备对赵云的重用,真不知道人们这是爱赵云爱到是非不分的份儿上,还是说刘备一生的每一句话都是千古真理?关羽、诸葛亮留守荆州,相当于为刘备监国,也是和孙权有约定,防备北方的曹操;张飞由宜都太守转为南郡太守,有点儿既防孙权,又可以随时带兵由江入川的意思;庞统是随军军师,黄忠是打仗的主将,魏延是部将,赵云是什么?难道就是给刘备抱孩子看院子?要知道,这时的刘备是深入虎穴,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又回到原来那句话,假如刘备入川有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以说,刘备到刘禅父子两代人都没有放手使用赵云,更不用说是重用。

但赵云是一如既往的忠诚,你叫我给你看孩子我就给你把孩子看好,你让我来成都我就来成都,到了汉中作战,你让我给黄忠做监军我就做监军,做什么事情都是尽更大的努力去做好。一个对刘备不离不弃忠心耿耿的赵云,一个属于刘备“原从集团”主要人物的赵云,就是这样一个令人尊敬的赵云却不得重用的赵云,难道不值得人们同情吗?

赵云是那个时代的道德楷模 赵云在担任桂阳太守期间,发生了一件事,原来的太守赵范要把寡居的嫂嫂樊氏嫁给赵云,还说这个樊氏很有姿色。赵云推辞说:“咱俩是同姓,你的哥哥就是我的哥哥。”有人劝他接受,赵云说:“赵范是不得已投降,很难知道他心里是怎样想的;何况天下好女子多得是。”坚决不同意,赵范逃走。《云别传》记载这件事,说赵云“无纤介”,就是说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污点。

这件事情在当时来说赵云的处理方式不见得得当,尤其是刘备不一定愿意他这样做。赵云拒绝了赵范,导致了赵范逃走,也失去了安抚一部分人的机会。刘备取得益州以后,高层人士大都是既有军职又有地方官职,只有赵云没有双重职务,会不会是与此事有关?曹操攻破邺城后,曹丕率先进入袁绍府邸,抢走了他的儿媳甄氏,此事曹操不但没有叱骂儿子,反而承认儿子的这桩婚姻。为什么?有一种说法,袁绍的妻子刘氏见到了曹丕喜欢这个儿媳,心里马上就知道了,自己这一家人死不了了。对于曹丕个人来说,这道德行为是够差劲儿的,但对于安定袁氏族人和整个河北来说,不是一个很好的“告示”吗?这就是曹操说的,乱世重才不重德。

后世的人却不会这样看问题,贵族高官们的荒淫龌蹉,往往会击碎士子文人们对道德情操的向往追求,难得有赵云这样一个道德情操的高尚者,人们又怎能不推崇有加奉若神明?

还有就是赵云廉洁自律。夺取益州后,有的人议论应该将成都城中的房屋和城外的土地分给诸将。赵云提出了霍去病“匈奴未灭,无用家为”的故事,让刘备把田地房屋还给人民,这样既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又可以增加赋役,为刘备所采纳。

升官增加俸禄,立功获得奖赏似乎是那个时代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人生的价值取向,赵云能够先国后家,也是少有的值得人们赞赏之人。

赵云敢于谏诤 刘备不顾众多大臣的反对,准备起兵讨伐东吴。赵云谏阻,在他看来,国贼是曹氏父子,不是孙权。应该是夺取关中,关东义士必然带着粮食骑着快马来迎接我们,魏国可灭。如果先与吴国作战,战事不是很快就能结束的。刘备没有听从,执意东征伐吴,留下赵云督江州,结果导致夷陵之战惨败。刘备伐吴的目的是夺回荆州,从这儿争夺天下,理由是为关羽报仇。赵云把伐魏说得很轻松,对关羽的死只字不提,又不理解刘备的战役目的,实在是一番蹩脚的说辞,不说刘备,任何一个君主都不会听取他的建议。但问题在于,刘备东征失败了,而且是一败涂地。封建社会有一个倾向,只要脖子硬就是有气节,就值得人们尊敬!所谓“文死谏、武死战”就是如此,因为这一段,有人还说赵云是属于文臣。至于赵云谏言有没有可取之处,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刘备失败了。诸葛亮没有谏阻刘备,他说法正若在,必能阻止刘备东征,可惜法正不在了。蜀汉国谏阻刘备东征的人,有记录的也就是这个赵云了,但刘备还是不听,这赵云自然也就更显得无比正确了。如果再联系上赵云并不很受重视,官职又那么低,是不是更加难能可贵?因此,抬高一下赵云,也抒发了后世文人自己胸中的大节,显得自己正气凛然不是!

赵云作战勇敢 赵云官职不高,一生只独立指挥过一次战斗还是失败的纪录,即诸葛亮之一次北伐出兵箕谷。但这个人作战勇敢,阵中拼杀能力上乘,被刘备夸奖为“一身都是胆”。即便是在这次失败的战斗中,赵云也是能够亲自断后,“敛众自守”,让损失降到更低。对于赵云的勇武,《云别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黄忠出去劫粮,到了规定的时间没有回来,赵云前去迎接他,正好碰上曹操大军。曹军兵众,赵云且战且退,还把敌军打败。敌人实在是太多了,再一次把赵云围困,赵云也再一次突围而出,回到了自己的军营围栅当中,同时还救回了受伤的将军张著。曹操包围了赵云所在的军营,张翼建议闭门据守,赵云回来后却打开营门,偃旗息鼓。曹操怀疑有伏兵,撤军。赵云率军在后面追击,只是用弓箭射,曹操大军非常害怕,自相践踏,很多人落入汉水之中淹死。

还有就是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总会让人感觉,赵云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武将,或者说,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赵云的这些基本条件出发,想象出一个更加神勇的赵云。还有就是,《三国志》的作者把赵云列在关、张、马、黄同一篇目当中,也让人们误认为他就是和那四位同等档次的人,因而《三国演义》把他写进了“五虎上将”。又因为赵云最终被追加了一个双字谥号,更让有些人认为他比马超、黄忠还要重要和受重用。实际上,列在一篇当中只能说明他们是同一类人,而不能说他们就是同一级别的人。而赵云得谥号,是在关、张、马、庞、黄后一年,倒更像是被人感觉丢下了似的,这同样也更增加了人们对于赵云的同情。

总之,赵云身上具有许多优秀的品质,他又有那么好的条件可以令人在自我想象中加以发挥,所以,只要是后世拥汉一派,又怎能在抬高刘备、关羽、诸葛亮等等一干人员的同时,再像那个追加谥号一样,单单落下一个赵云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701/104247.html

“他一生军衔不高军功不大什么后世会对其尊重有加,将其奉为战神?” 的相关文章

磐河之战中,赵云为何要杀麴义?

磐河之战中,赵云为何要杀麴义?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赵云是三国名将,早期在公孙瓒手下,曾在危急时刻,杀退勇冠三军的文丑,救了公孙瓒,但是,赵云为何还不受公孙瓒重用呢?公孙瓒手下有一支精锐的骑兵,因为都骑白马,名为“白马义从”,这支骑兵威震羌人,令敌胆...

三国时期蜀汉本土的士族、豪门与刘备的关系怎么样?

三国时期蜀汉本土的士族、豪门与刘备的关系怎么样?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俗话说得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是指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在中后期已经无人才可用,只能用廖化这样的老将来冲锋陷阵。这种现象在三国时期,也是蜀汉政权特有的,人才更迭青黄不接。和...

历史上朱元璋是如何评价元朝的?

历史上朱元璋是如何评价元朝的?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明太祖朱元璋在《明太祖宝训》中说过“元以宽失天下,朕救之以猛,小人但喜宽”这样一句话。这句话是有些让人费解的。有哪些让人费解的地方呢?其一,我们知道,古代统治者都追求“德政”。尧舜时期的德政,是后期历代统治者的样板,是历代统治者...

乾隆一共有十几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何传位给令妃的儿子

乾隆一共有十几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何传位给令妃的儿子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乾隆有十七个儿子,为何最终传位给令妃的儿子?是因对她的爱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乾隆绝对不会是因为爱极了令妃才把皇位传给第十五子颙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历史上的乾隆不仅没有后人想的那么深爱令妃,甚至可能在他心里都没拿令妃当回事。在乾隆心目中令妃不过是富察皇后的...

雍正皇帝一共有多少个兄弟 雍正一共杀了几个兄弟

雍正皇帝一共有多少个兄弟 雍正一共杀了几个兄弟

都说雍正帝对兄弟赶尽杀绝,其实那是不了解雍正一共有多少兄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受影视剧和各种穿越小说的影响,很多人对雍正帝的印象都是刻薄寡恩,对兄弟极为薄情。雍正帝即位后,他严酷打压自己的兄弟,赶尽杀绝。三阿哥胤祉被削爵圈禁;八阿哥胤禩非但被...

甘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甘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甘罗出场的时候,是秦王嬴政三年,当时的丞相是吕不韦,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甘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甘罗12岁当宰相(上卿)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成为年少有为最经典的典故。也成为很多家长用来教育自己孩子,激励自己孩子要努力学习,出名要趁早,少年有为的一个鲜活的教材。不过,可能很...

刘仁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刘仁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地区建立的王朝,是十国中版图最大的政权。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历史上,大凡投降敌国的人,如果故国还在,都不会在故国有什么好的评价,叛臣是所有人都看不起的。例外的情况也有,比如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黄权。他在“夷陵之战”时,因回师蜀汉无望,被迫向战争的第三方曹魏...

曹操当初没有关羽的话 还有哪些武将能够战胜颜良文丑

曹操当初没有关羽的话 还有哪些武将能够战胜颜良文丑

对关羽和颜良文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若曹操没有关羽,曹操的其他武将能战胜颜良文丑吗?演义里关羽白马坡斩颜良,来源于正史《三国志》,而文丑的死和关羽没有任何关系。我们还原一下真实的白马,延津之战,建安五年,袁绍派大将颜良攻打白马,袁绍亲自统兵到达黎阳,随...

评论列表

初夏
初夏
2周前 (11-08)

赵云作为三国蜀汉的重要人物,其忠诚、高尚品质与卓越军事才能令人钦佩,在历史长河中虽未获高位和显著军功的认可但后世对其尊重有加奉若神明体现了人们对道德情操的追求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拜,三国志作者将其列入英勇武将之列是对他个人品质的肯定而非职位高低之象征意义应客观看待历史事实同时赞美赵云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表达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提醒我们关注历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避免过度解读或误解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和意义所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