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胡亥有多残忍?为权杀害22个兄弟姐妹

中国历史8年前 (2017-04-25)380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之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

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富二代”应该出现在秦朝,以胡亥为代表的秦始皇的儿子们,是那个时代“富二代”的典型代表。因为,秦始皇不仅缔造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而且把天下财富通通揽在怀里。

当初,秦始皇把自己命名为始皇帝,初衷是想让自己的儿孙们继承自己的伟业和财富,二世、三世,以至万世,永远流传下去。如果用经济学观点来分析,秦始皇实际上的意思是“富一世”,秦二世是“富二世”。尽管秦始皇的愿望非常美好,然而,终究是造化弄人,他的这一伟大构想,不仅没有实现,到了“富二世”这里,更穷得叮当,胡亥混到最后,连脑袋也混没了。总结“富二代”胡亥的人生经历,可以用“糊涂”二字一言以蔽之,也可以说他姓胡叫“胡来”。

胡亥有多残忍?为权杀害22个兄弟姐妹

轻信赵高之言,上了夺权的贼船

胡亥虽然是秦始皇的儿子,但不是长子。从权利和财富传承的角度来看,他并不能继承老爹的皇位和财产。这方面,不仅老爹秦始皇没给他这个特殊照顾,胡亥本人也没有这个能力,更没有这个想法。论说,老爹死后,他遵照老人的遗嘱,本本分分、安安稳稳地过他应该过的日子,也还不错,然而,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他轻信了一个人。

这个人叫赵高。赵高本是个阉人,但又是一个极其阴险极其狡猾的人。秦始皇南巡途中得病,临死前留下遗嘱,要长子扶苏带兵回咸阳,守候丧葬,继承家产和皇位,并要赵高速速派人将信送给扶苏,但是居心叵测的赵高截留了这一重要信函。秦始皇死后,赵高先是与李斯串通在一起,然后找到胡亥,对他进行了全新的人生诱导。

这天,赵高拿着御书去找胡亥,对胡亥说:“主上驾崩,并无诏书分封诸子为王,而独赐长子书。长子扶苏一到,即皇帝位,而公子无尺寸之地,为之奈何?”意思是说,你老爹皇上已经死了,可是并没有立你们几个弟兄为王,也没有给你们任何财产,而是把江山和家产都留给了老大扶苏。扶苏一旦到了,就成了皇帝,而你什么也没有,这该怎么办呢?

很显然,赵高这是在诱导胡亥想办法改变这一结果。这时候的胡亥,实事求是地讲,还真没有这种想法和打算。他说:“我知道,皇上最了解自己手下的大臣,老爹最熟悉自己的儿子,既然老爹做出这样的决定,自有他的想法和道理,我当儿子的只管遵守就是了,没有什么可以议论的。”意思是说,我没钱没地,是老爹的安排,这事儿与你无关,你就别再瞎操心瞎议论了。

看到胡亥如此愚笨,赵高并没有就此罢休,他继续进行深入诱导:“不然,方今天下大权,存亡在你、我及丞相三人,愿公子早自为谋。人为我所制,与我为人所制,情况大不相同。”意思是说,公子啊,可不是像你说的这样啊。当今天下的财富和大权,究竟归谁,在于你、我和丞相三个人。希望你早为自己打算。手中有权有钱,管制别人,和手中没权没钱,被别人管制,情况是大不同啊。

胡亥有多残忍?为权杀害22个兄弟姐妹

这话,胡亥是听明白了,但是,他仍然在犹豫,因为他还在坚持自己已经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说:“废兄立弟,是为不义;不奉父诏,是不孝;自问无才,因人求荣,是不能。三者背德,天下不服,如若妄行,必至身殆国危,社稷也危在旦夕了。”这话说得多好啊,如果胡亥按照这一说法坚持下去,即便为赵高所害,也会留下一世英名,遗憾的是他没有坚持下来,最终被赵高所说服。

对此,赵高并不为他的言论所动,继续力劝胡亥:“臣闻汤武杀其主,天下称义,不为不忠;卫君杀其父,国人皆服,孔子且默许,不为不孝。从来大行不顾小谨,盛德不矜小让,事贵权达,怎可墨守?顾小而忘大,后必有害,狐疑犹豫,必然后悔。愿公子当机立断,必会成功。”

赵高这番貌似替他考虑的话,说得胡亥有所动摇。“今大行未发,丧礼未终,怎能以此事,去求丞相?”赵高见状,心中暗喜,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当即表示,这事儿不用你操心,全包在我身上,并立即去找丞相李斯商议。

自此,胡亥算是上了赵高预谋好的夺权贼船。这是他的人生路上犯下的之一个致命错误。你想手中有权,干一番事业,当然可以,但是,为什么非要违背父命,干抢班夺权的勾当呢?你想建立同盟,经营人生,当然也可以,可为何偏偏和赵高这样的人成为合伙人呢?

编织罪名滥杀无辜,丧失做人底线

如果说胡亥和赵高密谋夺权,是他人生之路犯的之一大错误,那么,在赵高的帮助下,罗织罪名,滥杀有功之臣和无辜,是他犯的第二大错误。这一错误,让他丧失了做人的最基本要求。

赵高在胡亥默许之后,征得李斯的同意,藏匿了秦始皇的诏书,然后伪造了一封假遗书,派人送达本该继承皇位的公子扶苏。遗书上写道:

朕巡视天下,寿寺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述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自裁!将军蒙恬与扶苏局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这样一封胡说八道,颠倒黑白的遗书,出自胡亥、赵高、李斯的密谋。从中可以看出,此时的胡亥,早已把他所谓的不能“不义、不孝、不能”律条抛到九霄云外。

胡亥有多残忍?为权杀害22个兄弟姐妹

面对这封假造的遗书,蒙恬曾劝公子扶苏不要轻信,但扶苏说:“父要子死,不得不死,况且父皇的脾气,你我都是知道的,他决定了的事情,再请求也没用的。”说完,拔剑自刎,热血喷涌而出,一个本该继承皇位的人,就这样遭到弟弟的暗算。真是可悲可叹!

扶苏的死讯传到京城,胡亥不仅没有任何愧疚之意和恻隐之心,反而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为初战告捷感到庆幸。由此可见,那个时代,所谓兄弟情谊,比纸还薄。

随后,胡亥和赵高用几乎相同的手法,干掉了另两个对手和更大威胁,一个是蒙恬,一个是蒙毅,从而在邪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说胡亥和赵高设计谋害扶苏、蒙恬和蒙毅,是出于夺取皇位的大局考虑,多少还残存一点良知的话,随后发生的事情,完全改变了杀人的性质,成为一种主动和自觉意识。

有一天,胡亥对赵高说:“朕即位后,大臣不服,诸公子想同我争位,你看这事情怎么办呢?”其实,胡亥这番话,纯粹是杞人忧天,是对自身能力不足担忧的表现。但是,正是这句话,让赵高有了继续作恶的上方宝剑,两人狼狈为奸,开始了一场空前的铲除异己大行动。皇亲国戚、功臣勋贵,逮捕的逮捕,杀头的杀头,株连无数,一时血雨腥风。其中,被杀的秦始皇的公子多达十二位,公主十位。对此,胡亥一点也不心痛,反而非常高兴。

赵高蹬鼻子上天,胡亥一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随着屠杀行为的升级,赵高的权势越来越大,从而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遗憾的是,胡亥似乎天生愚钝,根本没有看清赵高这个人的本质,对他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自己看不清也不打紧,别人提醒了,依然执迷不悟。

当李斯发现赵高的卑鄙和恶毒之后,曾向胡亥报送奏章,历数赵高罪状,要求弹劾赵高。没想到胡亥看了奏章摇头说:“宦臣赵高,在宫多年,为人清廉强干,上合朕意,下知世情,你就不要再怀疑他了。”这种智商和判断力,如何能当得了皇上。

在这种情况下,发生赵高指鹿为马的“雷人”故事,也就成为很自然的事情了。这个故事的发生,问题不在于赵高敢于这样做,而是他为何这样做。赵高为何一定要指鹿为马呢?显然不是因为他要当动物学家,要搞物种变异研究,个人看来,他是为了挑战人生极限,同时也是再次确认胡亥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

胡亥不是后来的康熙,他没有康熙对付鳌拜一样的手腕和办法。虽然他明明知道那不是马,但他也必须承认是马,因为他没有纠正“糊涂”问题的能力。如果赵高碰到的是康熙,而不是胡亥,那么,仅此一件事,他就死定了,而且死无葬身之地。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特别是一个领导人,手腕和能力非常重要。没有能力,那就是个摆设,就是一个糊涂蛋。

相对于胡亥,赵高是有能力的,但那都是干坏事的能力,不是正经八百的能力,如果他真有能力,当起义军烽火四起时,他能够带兵打仗,击败对手,才算是能力,可是,他唯独缺乏干正事的能力。

胡亥有多残忍?为权杀害22个兄弟姐妹

明明已经死到临头,依然心存诸多侥幸

随着形势的发展,赵高越来越觉得有除掉胡亥,直接走上前台的必要了,于是,他精心设计了一场宫廷政变。对此,胡亥竟然丝毫没有察觉。在这场政变中,赵高给出的要求是胡亥“无条件”消失,胡亥最后却想保住更低生活保障线。

那天夜里,赵高明令阎乐杀进宫中,高喊抓小偷。御前侍卫被杀之后,胡亥直接面对阎乐的长剑。胡亥大声质问:“宫中哪里有小偷?抓什么小偷?”阎乐回答:“你就是更大的小偷?”胡亥颤声质问:“此话怎讲?”阎乐指着他的鼻子说:“因为你篡夺了本该属于公子扶苏的皇位。”

胡亥还不明就里:“谁让你来的?”阎乐理直气壮地告诉他:“丞相!”到这个时候,胡亥似乎才明白是怎么个事情了。

胡亥说:“想必是丞相让我让出皇位,那好,我只愿做个郡王,不当皇上了,可以吗?”阎乐说:“不行!”“不许我为王,就做个万户侯吧?”阎乐还是说:“不行!”“只求丞相放我一条生路,与妻子做个普通百姓!”到这个时候了,胡亥还心存幻想,真是糊涂得可以。

阎乐最后说:“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一条路:死亡!”胡亥终于明白了一切的一切,绝望地拔剑自刎。一个二十三岁的生命,当了三年皇帝之后,就这样糊里糊涂地一命呜呼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704/122528.html

“胡亥有多残忍?为权杀害22个兄弟姐妹” 的相关文章

司马懿晚年为何讨厌妻子张春华 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

司马懿晚年为何讨厌妻子张春华 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

还不知道:司马懿晚年为何讨厌张春华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常言道,少来夫妻老来伴,夫妻双方到了老年之后,按理说应该更加相濡以沫,感情也更加醇厚,但对于司马懿来说,这句话并不适用,因为他晚年时十分讨厌发妻张春华。(司马懿)帝尝卧疾,后往省病。帝曰:“老物可憎,何烦出也...

隋炀帝杨广非常有作为 隋朝为何在隋炀帝手里亡国

隋炀帝杨广非常有作为 隋朝为何在隋炀帝手里亡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隋炀帝杨广其实非常有作为,却为何隋朝在他手上会迅速亡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隋炀帝,许多人会把他批判得一无是处。其实,历史上的隋炀帝并非一无是处,他作为一代帝王,也曾有过雄心壮志,他甚至把“尚秦汉之规摹”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与许多为了夺得帝位而...

汉文帝与汉景帝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皇帝?

汉文帝与汉景帝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皇帝?

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盛世,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学过中学历史的都应该记得课本上关于“文景之治”的描述,夸赞文景时期汉朝的休养生息、为政宽松,是为一大盛世。然而,偶然的机会读到毛主席对于二人的评价,感到很是诧异。毛泽东认为文、景帝乃守成之君,无能之辈。不...

常璩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常璩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常璩(约291年 — 约361年),字道将,蜀郡江原人,东晋史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常璩出生于西晋末年。成汉时期,常璩曾担任散骑常侍。公元347年,成东晋大将桓温伐蜀,常璩劝汉皇帝李势降晋。成汉灭亡后,常璩入晋,却受到东晋士族的歧视、轻藐,因此专注于修史,撰写成《华...

吕布麾下的八健将分别是那些人?他们实力怎么样

吕布麾下的八健将分别是那些人?他们实力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吕布作为汉末三国第一猛将,除了有高顺这样的大将,手下还有八位健将,分别是 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这八健将,实力到底如何呢?同样是猛将,张飞手下有十八骑燕将,吕布的八健将和张飞这十八骑燕将比起来,谁更厉害呢?濮阳...

程普: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

程普: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

程普(?~215年),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东汉末年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程普曾跟随孙坚讨伐黄巾军,继而参加讨伐董卓的战斗,斩华雄、破吕布。孙坚死后,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曾经兵败被围,程普将孙策救出重围。在孙策死后,他与张昭、周瑜等人共同...

魏延如果代替马谡镇守街亭 魏延能受得住吗

魏延如果代替马谡镇守街亭 魏延能受得住吗

对魏延替代马谡守街亭能不能守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街亭既好守有不好守,说好守是因为诸葛亮足够重视,给的兵力还算充裕,而且主要任务不是攻城也不是消灭魏军,阻挡魏军不要过境就行;说不好守是因为街亭无险可守。马谡是蜀汉阵营中青代的佼佼者。满脑子兵书,一肚子经典战例,诸...

张温: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他为何遭到孙权忌恨?

张温: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他为何遭到孙权忌恨?

张温(193年—230年),字惠恕,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少修节操,容貌奇伟。孙权召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武三年(224),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孙权原先害怕诸葛亮会有意留难张温,但张温不担心。在呈...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