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年羹尧明知自己大祸临头命不久矣,为什么不造反?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3-23)150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年羹尧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很多人通过各种门类的电视剧对清代名将年羹尧的名字非常熟悉,知道他曾经立下赫赫战功,也知道他曾经功高盖主,飞扬跋扈不可一世,这些都是符合史实的。不过在许多电视剧中,为了突出清朝皇帝的英明,把年羹尧发迹也归功于雍正皇帝,最后把这位名将描述成为一个忘记知遇之恩的小人,则并不符合事实。

年羹尧在康熙时期,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虽然其父在清朝曾位列工部侍郎,但是年羹尧却是靠读书自己考中了进士,并且一步步升任内阁学士。康熙四十八年,年羹尧刚满30周岁,康熙皇帝亲自提拔他作四川巡抚。这个时候,他已经与自己父亲平级。如果说此前他的官场生涯还有一点点家族作背景的原因,那么此后年羹尧的成就就完全依靠自己的才华了。

年羹尧明知自己大祸临头命不久矣,为什么不造反?

早期的云贵川藏很多地方承袭了元代以来的土司制度,地方上有很多强悍的生番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常有不臣之心。但是年羹尧在当地施政开明,强力镇压了生番造反,这为后来巩固对川藏地区的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算是年羹尧对历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之一,为雍正皇帝后期实施改土归流打下了基础。

康熙晚年,四川和 *** 地区不断叛乱,年羹尧迎来了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多次击退实力强劲的准格尔汗国的入侵,这个时候年羹尧被授四川总督和四川巡抚。清朝实施行省制,地方上军政财务大权分离,自从元明清地方实施行省制度之后,非皇亲国戚能够统揽地方军政大权的人少之又少,而年羹尧完全凭借自己的功劳和实力一步步实现了大权独揽。

康熙六十年,风烛残年的皇帝升年羹尧为川陕总督,年羹尧从此对整个西部地区开始形成全面的影响力,在治理青海期间,年羹尧利用当地土司之间的矛盾对这些相对独立的势力进行分化,很好的化解了边境危机。康熙临死前十四皇子允禵担任大将军,统领兵马三十万。康熙死后,年羹尧对雍正的支持很好的防备了手握兵权的大将军王允禵争夺帝位。

雍正元年,发出上谕:“若有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著边防办饷大臣及川陕、云南督抚提镇等,俱照年羹尧办理。”这样我们可以看到,蒙古以南直到云南,山西以西的地方,半片国土,都已经在年羹尧的治下,而且兵粮政务一手抓,不再被分权,而这种权力,自从北宋之后,在异姓地方大员中是绝无仅有的。

一年后雍正指挥大军在青海击溃了由准格尔部、 *** 土司共同支持的罗卜藏丹津,威震西北。我们看到,年羹尧的崛起固然有康熙和雍正赏识的因素在其中,但是他能够从一个科举进士一举成为手握半个国家军政大权的大将军,个人的才华和能力是最基本的保证。

此时的年羹尧权势通天到了什么程度呢?当雍正二年他进北京见皇帝时,下令直隶总督在路边跪迎自己,而且年羹尧根本不下马,蒙古王公本来是清皇室都要礼让的,年羹尧却要他们对自己下跪。最要命的是,雍正的叔叔辈和其他亲王贝勒见了年羹尧之后要向年羹尧下马问候,而年羹尧则在马上理都不理。

这个时候,雍正皇帝开始对年羹尧产生了戒备心理,雍正三年更换了年羹尧的大批亲信职务,并且把年羹尧调为杭州将军,并在当年将他赐死。

然而年羹尧手握整个西部的军政大权,统帅的军队也都是能征善战的,战斗力远远胜于皇帝的军队,当身败名裂的结局靠近时,为什么没有选择造反呢?

事实上从后来雍正对年羹尧的处理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些端倪,本来朝臣们在看到年羹尧倒台之后,罗列了九十二条大罪,足够年羹尧满门抄斩了,可是最后皇帝却只杀了他的儿子年富,而年羹尧的父兄只是被剥夺了官位,年羹尧其余的家属最严重的也只是发配,并没有被杀。

年羹尧常年在外统兵,整个家族却并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如果年羹尧起兵造反,能否成功且不论,全家被杀是毫无疑问的。即便是年羹尧能够凶狠果断一些,不顾自己的家人毅然造反,可是他手下的将领们家属却依然控制在皇帝手中,兵卒主力更是以八旗为主,家属都居住在北京和直隶,虽然年羹尧权势滔天的时候他们跟着胡作非为,但是一旦交战,多数人还是会想到自己的家人,不会真心跟随年羹尧造反。

年羹尧明知自己大祸临头命不久矣,为什么不造反?

另一方面,从顺治到雍正,清廷治理国家已经七十多年,虽然入关早期有诸多杀戮,但是此时天下已经太平,普通老百姓厌恶战争,并不存在造反的条件。从这两个方面去看,年羹尧虽看似拥有了西北王的权力,可是却不存在任何造反的条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3/179794.html

“年羹尧明知自己大祸临头命不久矣,为什么不造反?” 的相关文章

魏相的官仕之路如何?最后是什么结局?

魏相的官仕之路如何?最后是什么结局?

麒麟阁十一功臣是十一位西汉汉宣帝时名臣的总称,后世简称麟阁。魏相,字弱翁,济阴郡定陶县人,西汉政治家。早年期间魏相熟读《易经》,顺利出位成为郡中的一名卒史,之后靠着丰富的知识成功得到晋位的机会,被汉昭帝任为茂陵县令。茂陵是西汉五陵之一,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规模最大的西汉帝王陵。在这里居住的不是豪强...

胡善祥作为明朝第一个被废的皇后 太后为何还要同情她

胡善祥作为明朝第一个被废的皇后 太后为何还要同情她

明朝第一废后胡善祥,太后为何同情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402年,济宁锦衣卫百户胡荣家中有一个女娃降生,这个女娃便是胡善祥。公元1417年,朱棣降旨将胡善祥指给孙子朱瞻基做王妃。从朱棣择储来看,早就有意将皇位传给朱瞻基。换言之,胡善祥是朱...

李绅的早年生活怎么样?坐上高位的他有何变化?

李绅的早年生活怎么样?坐上高位的他有何变化?

李绅,出生于官宦之家,中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一、出身单亲家庭,李绅年轻时期在温饱边缘挣扎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唐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者的名字叫李绅。这首诗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要节约粮食,体谅...

康熙和乾隆在位时间都长达60年 两人寿命为何那么长

康熙和乾隆在位时间都长达60年 两人寿命为何那么长

康熙和乾隆为何长寿?他俩从不碰一样“嗜好”,其他皇帝却做不到,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康乾盛世”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在这个盛世中也出现了两个非常长寿的皇帝——康熙和乾隆。康熙帝是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享年68岁...

荀彧之死曹操难辞其咎 侄子荀攸为什么还要给曹操效力

荀彧之死曹操难辞其咎 侄子荀攸为什么还要给曹操效力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荀彧死后,侄子荀攸为何继续为曹操效力?他怎么想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等,这是对大臣的最高礼遇)。荀彧认为:“(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

康熙有多疼爱孙子弘历?曾偷偷给他算命

康熙有多疼爱孙子弘历?曾偷偷给他算命

很多人都说康熙是因为过于疼爱孙子弘历,才最终决定传位给皇四子胤禛,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这还要从当年雍亲王府的首次见面说起,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721年,康熙六十年,整个清廷都笼罩在“九子夺嫡”的肃杀氛围中。希望渺茫的皇四子胤禛决定走亲情路线,借着赏花的名义,把老...

诸葛恪: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他为何变得越发独断专权?

诸葛恪: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他为何变得越发独断专权?

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大将军诸葛瑾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恪在陆逊病逝后任大将军代领其兵,之后被孙权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执政初期革新政治,率军抗击魏国取得东兴大捷颇孚民...

李治如果决定废除武则天 最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李治如果决定废除武则天 最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对唐高宗李治如果决心废黜武则天,能做到吗?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麟德元年(664年)的一天下午,唐高宗李治偷偷地将上官仪召进内宫,一起商量一件惊天大事。上官仪当时的官职是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也就是中书省的二把手,宰相班子成员,相当于副宰相。...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