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的优势在哪里?他们的战斗力怎么样?
我们在看关于清朝时期电视剧或书籍的时候,往往会看到八旗这个词。那么到底八旗是什么意思呢?
1601年,努尔哈赤(清太祖)将自己统治下的臣民按黄、白、红、蓝四种颜色编成四旗。后来随着努尔哈赤势力不断扩大,四旗中的人口越来越多。为了提高组织效率,努尔哈赤又于1615年增设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自此八旗制度正式确立。
八旗制度是满洲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里面既包括了军队,也包括了普通百姓。八旗中的基本单位叫牛录,每个牛录300人,每牛录设长官一人叫“牛录额真”(汉语译为“佐领”),副长官二人叫岱子,办事员四人叫章京,噶珊(汉语译为“村庄”、“部落”)管理员四人叫拨什库。牛录是军政合一的机构,牛录额真平时负责管理本牛录的生产、生活事务,战时组织出征作战。牛录内的成年男丁都是“无事耕猎,有事征调”。
牛录的上级单位叫甲喇,五个牛录组成一个甲喇,每个甲喇1500人,长官叫“甲喇额真”(汉语译为“参领”);五个甲喇组成一个固山,每个固山7500人,长官叫“固山额真”(汉语译为“都统”)。固山是满洲户口和军事编制的更大单位,每个固山有特定颜色的旗帜,所以固山在汉语中译为“旗”的意思。1615年的时候,满洲共有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共八种旗帜,因此被称为“八旗满洲”。后来随着满清势力不断扩大,并吸纳了大量蒙古人和 *** 的加入,因此又先后于1635年和1642年建立了“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凡是在八旗中的人员,无论满人、蒙古人还是 *** ,都称旗人。
1619年,明朝出动11万大军,试图彻底铲除努尔哈赤所建立的后金(清朝的前身)政权。当时努尔哈赤手下约有6万余人的军队,双方在兵力对比上还较为悬殊。可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场被称为“萨尔浒之战”的战役却是以明朝军队完败而告终。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结果,除了至今仍存在争议的明军指挥问题外,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八旗军战斗力实在太强了。
有一种说法是“八旗军成员平时皆民,战时皆兵,因此具有很强的战斗力”。这个解释其实不仅非常马虎,而且完全不靠谱。全民皆兵确实会拥有很强的战斗力,但前提是要看对手是谁。如果对手是普通百姓,那自然可以轻松吊打。但“萨尔浒之战”中,八旗军的对手全是明朝的军人,大家都是专业人士,谁能比谁强太多呢?
因此,全民皆兵虽然确实可以提升八旗军的战斗力,但这并非是他们能打败明军的主要原因。八旗军战斗力强悍的关键一点其实就在于它基层组织方面的优势,也就是上文中提到过的牛录。
当时的牛录都是以血亲、家族、村寨为纽带组成的团体,每个牛录中的人都和周围的人存在血亲、家族关系。因此牛录作为基层战斗单位,其凝聚力之强是可想而知的。而且由于大家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因此在战场上往往就会更加拼命,不会出现那种“你行你先上”的情况。此外,在后勤方面,每个牛录都需负责自己牛录的物资。由于同个牛录中大家都是亲朋好友,自然会不遗余力给前线作战的亲人们提供更好的物资保障。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前线和后方非常紧密的联系,从而大幅提高战争效率。
反观明朝这边,虽然军队人数众多,但组织效率低下,军备废弛,士兵纪律松散。这样的部队打流寇尚且可以应付,但要遇到真正强劲的对手,则往往是一触即溃。
清朝定鼎中原后,疆域和人口都急剧扩大,八旗这种精练但又颇为原始的组织形式显然无法适应统治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再加上八旗军在入关之后开始追求安逸和物质享受,战斗力迅速下降。因此到了清朝中后期,原本被誉为“虎狼之师”的八旗军彻底堕落成国家和社会的“寄生虫”,完全不堪一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