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鲁肃与吕蒙在荆州问题为何会意见相左呢?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6-01)200

所谓荆州之争,就是指鲁肃与吕蒙在荆州问题上的政见之争。东汉末年,荆州原属刘表的辖区,但因地理位置太重要,故而曹操、孙权、刘备都想占据荆州。曹操想占据荆州,是因为他在基本统一北方后,继而想要统一南方,统一全国,荆州是他的必争之地,否则他统一全国的理想便无法实现。而孙权和刘备想要占据,则是因为占据荆州是他们的既定战略。

孙权上位之初,鲁肃就曾对孙权说“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劝孙权应该“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当时,孙权听到鲁肃这话,表面上虽然声称:“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但心底里其实是十分赞同鲁肃的主张的,否则就不会在鲁肃提出这个建议后,对鲁肃愈加信任。

而在刘备一方,正式提出占据荆州的,是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刘备听了诸葛亮的主张,没有孙权那么矫情,直接曰:“善!”然后就把诸葛亮从南阳带走,一起去夺取荆州和巴蜀。

不过,刘表却也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善茬,所以,曹操、刘备、孙权三方虽然都对荆州虎视眈眈,但谁也不敢先动手。直到建安十三年刘表病重,行将就木,曹操这才终于忍不住了,首先跳出来,率大军南下攻打荆州。

曹操原本以为,想要占据荆州,多少也得打上几场硬战。不料,大军行至半途,刘表就两脚一登去世了,荆州内部因此出现分裂,蔡瑁等排挤刘表的长子刘琦,拥立刘表的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后又裹挟着刘琮向曹操投降,让曹操捡到了一个天大的便宜,不费一兵一卒就占据了荆州。

轻松占据荆州后,曹操难免会想,大军都已经带出来了,既然在荆州用不上,要不就拉到东吴去试试?也许孙权也会像刘琮那样应声投降了呢?

鲁肃与吕蒙在荆州问题为何会意见相左呢?

在东吴,当时确实有许多人主张直接向曹操投降,但周瑜和鲁肃反对,孙权本人也不甘心就此放弃,轻易向曹操投降。鲁肃趁机建议孙权与刚刚被曹操打得狼狈不堪的刘备联合,共同对抗曹操。孙权同意了。

于是,赤壁之战终于爆发,结果周瑜一把火把曹操烧回了北方高老庄。但在曹操退回北方时,他还是留下了曹仁守南郡,文聘守江夏。在此背景下,荆州便成了曹操、孙权、刘备三方进一步争夺的角力场。

赤壁之战后,刘备立刻南下,占据荆州南部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而孙权则派周瑜等去攻打南郡,夺取江陵,自己也亲自带兵去攻打合肥。

这时候,周瑜的意见是,孙权应该软禁刘备,全面占据荆州,然后带兵去攻打益州的刘璋和汉中的张鲁。

对于周瑜的这一主张,孙权拒绝了一半,同意了一半。即拒绝软禁刘备,同意周瑜去攻打益州和汉中。然而,天不假年,周瑜在回江陵准备出征的途中病逝,鲁肃接过了周瑜的枪。

我们之前说过,鲁肃原本也是主张孙权应该首先占据荆州的,但被曹操一通搅和,鲁肃只好调整了原先的战略,主张把荆州借给刘备,以争取刘备与孙权结成联盟对抗曹操。

在建议把荆州借给刘备时,鲁肃对孙权说:之一,曹操虽在赤壁战败,但其势力依然强大,不是东吴单方面所能抗拒的,故而必须联合刘备共同抗拒曹操。第二,赤壁之战后,东吴虽占据了荆州的许多区域,但恩义尚未施行于荆州民众,未能得到荆州民众的拥戴。与其无法完全掌控荆州,不如暂时把荆州借给刘备,让刘备去管理荆州,这样一来,曹操就多了一个敌人,而东吴却多了一个盟友。

对鲁肃把荆州借给刘备的主张,吕蒙一开始就不赞同。

鲁肃在接替了周瑜的工作之后,回到陆口驻防,途径吕蒙防区,吕蒙就直截了当地问鲁肃:“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鲁肃回答临时随机应变就可以时,吕蒙又反驳说:“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然后还为鲁肃出了五条对付关羽的对策。

特别是在鲁肃死后,吕蒙更加明确主张应该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他在与孙权密谋时说:“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于操,何赖于羽?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吕蒙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之一,东吴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对抗曹操,不用与刘备联合,更不必要依靠关羽。第二,刘备君臣反覆无常,与这种人进行结盟并不可靠。

最后,吕蒙对孙权说:“今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今不于强壮时图之,一旦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邪?”(现在关羽未立即进攻我们,是因为有您和我等将领都还健在。但如果不趁着我们都还强壮解除这一后患,一旦我们死去,再想与关羽较量,施展更大的抱负,恐怕就难了)

鲁肃与吕蒙在荆州问题为何会意见相左呢?

总之,在荆州问题上,鲁肃和吕蒙虽然在意见上完全相反,但出发点都是为了东吴的长远发展,因此,他们的荆州之争,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分对错。那么,后世的历史学家们又是如何看待鲁肃与吕蒙这场荆州之争的呢?

查询各方资料,我们发现,后世的史学家们大多支持鲁肃,认为鲁肃把荆州借给刘备,是其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表现。

比如,黎东方就说:“孙权下面,懂得政治、深知非联络刘备便不能抵抗曹操,以保持江东的“独立王国”,进一步问鼎中原的,只有鲁肃一人。”白寿彝也认为,鲁肃始终不渝地坚持孙刘联盟,是因为他看到了联盟的维持与巩固,关系到江东生死存亡的长远利益,这是他目光远大的过人之处。蔡东藩更是直接指出,后世人之所以深恨吕蒙而不能忘怀鲁肃,是因为吕蒙“亲汉贼而仇汉裔”。

唯独吕思勉对鲁肃将荆州借给刘备,联合孙刘抗拒曹操提出反对意见。他说:“周瑜、鲁肃,亦皆可谓为好乱之士也。徒以二三剽轻之徒,同怀行险徼幸之计,遂肇六十年分裂之祸,岂不哀哉。”如果按照吕思勉先生的这个思路,那么,吕蒙杀关羽、夺荆州,从而破坏了孙刘联盟,加速了蜀汉与东吴的灭亡,反而是一件大好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6/191929.html

“鲁肃与吕蒙在荆州问题为何会意见相左呢?”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七擒孟获地点在哪里 诸葛亮为什么要七次放走他

诸葛亮七擒孟获地点在哪里 诸葛亮为什么要七次放走他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中,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点都在哪?为什么诸葛亮要放虎归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七次擒拿孟获,不得不佩服诸葛先生的能力,当时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点,分别如下:第1次是白崖,第2次是邓赊豪猪洞,第3次是佛光寨,第4次则为治渠山,而剩下三次分别是...

朱元璋最终能成功,岳母张氏的作用有多大?

朱元璋最终能成功,岳母张氏的作用有多大?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个草根皇帝之一,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大概齐都会遇到这四类人:高人的帮助、贵人的提携、小人的责难和个人的努力。在这些各色人物里面,高人的帮助、贵人的提携尤为重要的。小到一介布衣,大到一国之君,想要成功...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重用胡惟庸也不重用刘伯温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重用胡惟庸也不重用刘伯温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取得天下之后,为什么宁愿重用胡惟庸,也不愿意用刘伯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由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定鼎天下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就按照以前的那种惯例都打天下的那些功臣进行封赏,而徐达、李善...

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 张飞真的是吕布的克星吗

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 张飞真的是吕布的克星吗

还不知道:张飞为何是吕布克星?有两大优势,三次单挑过后,让吕布颜面扫地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吕布、张飞,何许人也?吕布何许人也?《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名将,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虎牢关下硬抗关羽、张飞和刘备,虽苦战多时,却还全身而退了。遭遇曹操手下,许褚、典...

雍正四大宠臣中只有李卫能善终 乾隆为什么还要厌恶这个臣子

雍正四大宠臣中只有李卫能善终 乾隆为什么还要厌恶这个臣子

雍正的四大宠臣中,只有李卫得以善终,为何却被乾隆厌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次新皇帝的上位都代表着一次政权的变更。我们所熟知的“康乾盛世”,三位皇帝,祖孙三代,用人制度、治国手段都大有不同。“江山代有才人出”,尽管...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获得了多大的利益?为何没有奠定天下三分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获得了多大的利益?为何没有奠定天下三分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一般来说,普遍认为这一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势力格局,造就了三国时代的到来。但实际上,我认为赤壁之战只能算是加大和奠定了南北对峙的格局,并没有奠定天下三分,...

周瑜为什么让诸葛亮造箭 要求造弓难道不行吗

周瑜为什么让诸葛亮造箭 要求造弓难道不行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草船借箭中,周瑜为何不要求诸葛亮打造十万支弓,而是十万支箭?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如果当年你给周瑜当军师的话,周瑜可能会夸你一句:“你小子还真是个狗头军师,咋和我想的一样一样的呢?”如果在《三国演义》之中,诸葛亮回答在水上作战需要的是弓箭,而周瑜这...

丁奉: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一生统兵与北方政权征战

丁奉: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一生统兵与北方政权征战

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丁奉年少从军,骁勇善战。太元二年(252年)东兴之战,丁奉大破魏军前屯,迁灭寇将军。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设计斩杀权臣孙綝,替孙休夺回了皇权,官拜大将军,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永安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