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不可一世的曹操,为何会在赤壁之战中失败?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8-11)160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与曹操大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作战,史称赤壁之战。此战以曹军大败告终。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想当年曹孟德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又奈何困于周郎也。赤壁之战,乃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后世围绕着它也撰写了很多的文学作品。

《三国演义》中描述的绘声绘色,说是诸葛亮草船借箭,帮着孙吴一举击溃了曹魏大军。然而小说并不是历史,在那场战役中,占据主要地位的还是东吴的周瑜。不可一世的曹公,怎也不会料到,自己会败在周公瑾之手。

不可一世的曹操,为何会在赤壁之战中失败?

(一)、一世之雄,险些命殒当场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的这首《赤壁怀古》,展现了他对年少有为的英雄周瑜无尽的仰慕之情。他那时是何等的春风得意,刚刚收获美人,而又立下了不世之功。可谓是既有江山,又有美人。反观豪情万丈的曹孟德,在赤壁却差点丢失了性命。

1。 旌旗蔽空,东吴大惊失色

很多人了解三国的那段历史,都是通过《三国演义》。但它一直在尊刘贬曹,贬孙,所以存在着歪曲历史人物的现象。《赤壁怀古》就是按照真实历史来的,周瑜并非小说描述的那么不堪。同样,曹孟德那是古直悲凉之人,论才华,论胆识,一时之间无能出其右者。

当时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在统一了北方之后,心想着能够将南方也归于己手。如此一来,天下再度平宁。司马光的《赤壁之战》,详尽的描述了这场战役。

不可一世的曹操,为何会在赤壁之战中失败?

当时曹操给孙权修书一封曰近著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摆明了告诉孙权,自己即将挥师入东吴,你或者迎战或者主动请降。可见,当时的曹公对这场会战信心十足。

而孙权将书信呈于朝堂之上,大家纷纷请降。在孙权左右权宜之计,鲁肃的一番话醍醐灌顶。他本人若是投降曹操,那么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曹操肯定以礼相待,待遇不会有变。而若是孙权投降了,又将何以自处?

如此一来,更加坚定了孙权联刘抗曹的决心。

2。 千里,兵败赤壁战场

当时曹操自称有八十万大军,不过这只是虚张声势而已。《周瑜传》中孙权的估计是曹军水军在十万人上下,陆军不计其数。

而联军方面,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东吴发兵三万,而刘备出兵两万。

所以,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斗争。孙吴两家加起来,还没有人家的一半多。如果不能好生利用地形优势,根本无可取胜。当时周瑜让黄盖诈降,然后带着他们早已经准备好的已经铺上黄草,淋上油的战船往曹军方向走去。

不可一世的曹操,为何会在赤壁之战中失败?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走舸。曹操并不知道,这是诈降,反倒还非常欢迎。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曹军的战船悉数被烧。

而周瑜和刘备,分别从水陆两栖率军来援。适逢大雨,道路泥泞,人马很容易陷进去。曹操命令老弱病残们打草铺席,以供骑兵通过。很多人都被马蹄踏中而死。此时粮草运输也被掐断,很多人都因此饿死。

这场战役中,曹军有的被烧死,有的得病而死,有的饿死,也有的被马践踏而死。孙刘联军,最终以少胜多,赢得了关键性的胜利。曹操统一天下,也不得已向后推迟。那么,曹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归操所有

领兵作战,并不像游戏里那样简单,谁的兵力多,谁就可以获胜。曹操统一北方以后,变得有些膨胀,他认为袁绍那么强大都被自己打败了,何况小小的东吴还有不足为惧的刘备。但他未曾想过,自己的兵士根本不熟悉水上作战。

1。 人,乃战败的关键因素

长江那是南方政权的天堑,很多自北向南统一者,都曾困在这里。只有得到当地人的帮助,才能够取得胜利,就像当时的金兀术南下,便是如此。

而曹操那个时候,人心向吴,他又能从哪里去找人帮助他。孙家父子三代,长期在此耕耘,民心坚固异常,岂是说破就破。

正如鲁肃所说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今又盛寒,马无稿草。曹军大都以骑兵和步兵为主,将士们很多都没见过水。

而水战,就是东吴方面的优势。同时正值凛冬,曹军即使带来了大量的军马,也会因为没有粮草而失去战斗能力。水上作战时,曹军的士兵大都晕船,根本没有战斗能力。

不可一世的曹操,为何会在赤壁之战中失败?

此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曹操的士兵都来自北方,他们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果不其然,鲁肃的话全都一一应中。曹军刚驻扎之时,将士们纷纷跑肚拉稀,甚至刚到就产生了瘟疫。

经历过火烧赤壁以后,死伤更多,瘟疫在曹营中传播开来。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所以,曹军不能取得胜利的之一个原因,就是人。曹军的士兵水土不服,不能得到及时救治,作战之时大家又同时晕船,不能和习惯水战的孙权军队抗衡。同时,也得不到当地人的帮助,大家普遍视其为侵略者。

2。 天公不作美,曹军乃倾颓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果当时没有那股东风,吹得周瑜准备好的战船,一路顺流而下,恐怕曹军就不会有如此大的伤亡。正是火烧赤壁这一幕的发生,让原本就士气低迷的曹军,变得更加一蹶不振。

他们原本信心十足的进驻东吴,但是被水土不服闹的士气全无。再加上战船悉数被烧,人员骤然锐减,肯定会心生畏惧。

倘若没有了士气,即使人数再多,也不过是敌人的活靶子罢了。而且当时连日阴雨,道路不通,曹操的陆军很多都身陷在泥潭之中,无法通行。

他们若是不能尽快抽身,肯定会被孙刘联军追赶上来。倘若没有那些天连绵不断的雨,曹军也不用付出那么多的伤亡。此外,人家孙权的军队属于本土作战,人家本来就是水军。熟悉周围的一草一木。

曹操的水军大都是些旱鸭子,临时赶鸭子上架拼凑起来的部队。业余的水军,怎么能够与专业水军相比。

不可一世的曹操,为何会在赤壁之战中失败?

(三)、孟德有后顾之忧,不敢倾尽全力

二龙争战决雌雄, 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这一战,令周瑜周公瑾的名望大增。其实曹操战败的原因,在《赤壁之战》中,司马光早就借鲁肃之口,说的一应俱全。那场仗,孟德是败也得败,不败也得败。

1。 关西在后,怎敢孤注一掷

马超在西北耕耘多年,他和韩遂在当时也是曹操的劲敌。曹操打东吴时,虽然已经统一了北方,但只是管辖着中原地区。而西北方向,还有很多的割据政权。所谓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曹操还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就率军南下,此举有些轻敌冒进。他倒不如先攻击西北方向的敌人,毕竟那里不如江南富庶而且人心也不如东吴稳定。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时刻都得担心着是否马超等人会自西北趁虚而入。

所以,曹操在经历了火烧赤壁以后,没有敢再调拨军队。倘若西北战事平定,那么曹操一定会不遗余力的再次发动攻击。那时候,东风与不与周郎便,又是另说着了。

所以,曹操失败的又一原因,是他不敢大规模的调兵入吴,生怕自己的巢穴,遭到敌人偷袭。到时候,偷鸡不成蚀把米就得不偿失了。

不可一世的曹操,为何会在赤壁之战中失败?

2。 大江东去浪淘尽,是非成败转头空

曹操的兵士们不熟悉南方的环境,在此水土不服,对很多疾病都没有抵抗能力,久而久之,自然发展成了瘟疫。而孙吴和刘备的士兵们,大都是自南方招募,他们对当地的很多疾病,都有先天的免疫能力。

同时,这些人长年累月的在此生活,熟悉当地的水文以及风向,这是南方士兵的专利。而曹操根本就没有想到,他们会利用风向来发动攻击。不论怎么说,曹操败了,就是败了。自此,天下归于一统,又要无限期的向后拖延。

因此,也有人认为孙,刘两家是拒绝统一的罪人。如果站在宏观的角度考虑,这种说法的确有些道理。

然而站在孙权和刘备的立场上看,率部投降,那等于自寻死路。不论如何,这都是历史的选择,不该以上帝视角去看待。这些风流人物,犹如点点星辰,坠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结语: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首先,他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没有想过士兵水土不服的问题。其次,东吴属于本土作战,而且又多水军,对抗曹军这些业余人马,不在话下;再次,曹操在南下攻吴的同时,还要时刻提防着西北来犯,因此不能调集全力。

而对于刘备和孙权而言,这是一场关乎生死的战役,赢了,则是,不赢则死。对于其士兵而言,也一样。他们都是抱着必胜的决心去参战。而曹军则不同,即使输了,大不了退回北方便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8/204193.html

“不可一世的曹操,为何会在赤壁之战中失败?” 的相关文章

华佗最后的结局是性格使然?真相是什么?

华佗最后的结局是性格使然?真相是什么?

华佗被称为一代神医,出生于东汉末年,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三国演义》的描写中,曹操头痛难忍,听说华佗医术高明,想让华佗帮自己治病,结果华佗说需要砍开头颅,结果曹操怀疑华佗想害死自己,于是先把华佗干掉了。这是笔者最早接触到的曹操杀华佗的记载,其实这只是罗贯中的小说一家之言,杜撰而...

张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勇武过人,与关羽并称万人敌

张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勇武过人,与关羽并称万人敌

张飞(?-221年),字益德(一作翼德),幽州涿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黄巾起义爆发后,张飞与关羽加入刘备的义勇军辗转各地。三人同吃同睡情同手足。刘备于长坂坡败退时,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曹操惧其勇...

许劭: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善于评价,定期举办月旦评

许劭: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善于评价,定期举办月旦评

许劭(150年~195年),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少有名节,善于评价,定期举办“月旦评”。举孝廉出身,出任汝南郡功曹。拒绝司空杨彪征召,投靠扬州牧刘繇。刘繇被孙策击败后,逃往豫章郡。东汉兴平二年,去...

年羹尧被杀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年羹尧被杀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清朝雍正三年底,年羹尧被赐死,雍正立即下令彻查年羹尧的党羽。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年羹尧,字亮工,1679年出生于安徽凤阳府怀远(今安徽省怀远县),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朝名将。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

乾隆对权力如此痴迷 乾隆为何还早早退位给嘉庆

乾隆对权力如此痴迷 乾隆为何还早早退位给嘉庆

乾隆爱权如命,却为何早早让位给嘉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乾隆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个颇具争议的皇帝。首先,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皇帝,把大清王朝带上了巅峰。同时,乾隆对于权利过度痴迷,做了那么多年的统治者,甚至不愿意离开政治舞台。后到了一定的年龄,他便...

杜琼: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学者,受到蒋琬、费祎等人器重

杜琼: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学者,受到蒋琬、费祎等人器重

杜琼(?-250年),字伯瑜,蜀郡成都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学者。 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杜琼学识渊博、沉默少言,自幼时跟随任安学习,是三国时期著名学者。初仕刘璋,为从事,刘备割据益州后,任为议曹从事。后主时期,拜谏议大夫,迁左中郎将。丞相诸葛亮去世,后主刘禅使杜琼追赠丞...

顾荣:西晋末年大臣、名士,拥立司马氏政权南渡

顾荣:西晋末年大臣、名士,拥立司马氏政权南渡

顾荣(?-312年),字彦先,吴郡吴县人,西晋末年大臣、名士,也是拥护司马氏政权南渡的江南士族领袖。孙吴丞相顾雍之孙、孙吴宜都太守顾穆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顾荣弱冠时仕于孙吴,与纪瞻、贺循、闵鸿、薛兼并称“五俊”。吴国灭亡后,与陆机、陆云一同入洛阳,号称“洛阳三俊...

历史上雍正为何会杀年羹尧?与一本书有关?

历史上雍正为何会杀年羹尧?与一本书有关?

年羹尧,中国清朝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雍正三年,对年羹尧来说,这真是悲催的一年。军权在握、荣耀无限的他先是军权被夺,接着被革职入狱。本来,雍正还在犹豫,是否杀年羹尧。不过,后来,雍正又从年羹尧家里抄出了一本书。这让雍正下定了杀年羹尧的决心。书中写了什么呢?说起来,年...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