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是威震天下的名将,为何面对陷害却不反抗呢?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秦朝末年期间枉死于赵高之手的,被誉为“中华之一勇士”的蒙恬将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蒙氏家族三世皆为秦将,为秦一统九州立下赫赫战功,蒙恬更是将兵三十万,北逐匈奴七百里,打得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惶惶北遁而去。就是这样一位威震匈奴的名将,为何在赵高陷害他时,毫无反抗之意,最后服毒自尽而死?
就在始皇帝于沙丘弥留之际,他终于明白自己时日无多,一切长生不老,东海仙岛皆是幻想。于是把遗诏托给他最信任的两个人——李斯与赵高。谁知就在他驾崩不久后,赵高因与本该继位的扶苏不和,于是密谋李斯,私自更改诏书,立胡亥为帝。
胡亥继位以后,赵高担心夜长梦多,于是怂恿昏庸的胡亥赐死自己的长兄扶苏,扶苏也误以为这的确是自己父亲的意思,于是没有多加思考便自尽而死。支持扶苏的蒙氏家族——蒙恬,蒙毅便顺理成章地成为赵高的眼中钉。
一代名将终落幕
此时的蒙恬,即便被赵高绑缚于阳周,但其手中握有30万精锐士兵,若是振臂一呼,其麾下士卒感念将军之恩,立时以死效劳也不一定。但是,可惜的是,这位曾经战功显赫,能够逐匈奴七百里,威振匈奴的勇士,死于毒药之手。
往事越千年,时至今日,笔者也不由得为这位枉死于小人之手的蒙恬感到可惜,但是,纵然心中有一万个假如,也换不回昔日“中华之一勇士”的生命。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将军宁可枉死也不反抗?思索良久,笔者忽然想起伴随秦国百年之久的秦律
秦法之严,出于连坐
秦法之严,笔者认为首当其冲的应是连坐制度。我们知道,秦国以耕战立国,商鞅当年入秦以后,不仅仅对军事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也包括一种古老的制度——连坐制度。这种制度,使得家家如履薄冰,不敢轻易犯法。
连坐制度出现的时期很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而以法家立国的秦国,则将这一项制度发挥到了极致。建立于“什伍”制度之上的连坐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秦人的犯罪率,但同时,这的确是一项不人道的制度。
蒙恬或是顾忌连坐制度连累家人
连坐制度的范围很广,其核心思想是一人犯罪,和他有关联的人一同株连惩罚。秦时的连坐制度主要适用于三种人,之一种当然是犯罪之人的亲属,第二种则是邻里之间,而第三种,存在于职务连坐,举荐犯罪之人担任官职的人也要受到惩罚。
知道了连坐制度,我们或许可以想到,在那个前路无望的日日夜夜,身陷扬州的蒙恬将军,究竟受着怎样的煎熬。明明手握重兵,明明知道赵高乃是小人,但是一想到身在咸阳的妻子,家小,族人,哪怕就是驰骋疆场的猛将,也不得不自欺欺人般将命运归咎于“绝地脉矣”。
那时的蒙恬将军,在弥留之际,是否如后世词中描述,梦回那决胜疆场的吹角连营,斯人已逝,不复矣。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各位读者可以留言讨论,你认为蒙恬为什么手握雄兵却不反抗,感谢你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