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皇帝身边跟着一群御前带刀侍卫 他们为何没有刺杀皇帝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1-14)200

对御前侍卫和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看过清宫剧的人都知道皇帝身边总跟着一群穿着黄马褂的御前带刀侍卫,那么就会有疑问了,这些穿着黄马褂的御前带刀侍卫如果万一想谋害皇帝,那皇帝岂不是很轻易就被刺杀了?

皇帝身边跟着一群御前带刀侍卫 他们为何没有刺杀皇帝

但是想一想清朝历史上有哪位皇帝是被御前带刀侍卫刺杀的?答案是没有,这就是因为能当到御前带刀侍卫的人都是对皇帝极为忠诚,个人家族利益都是和皇帝绑定在一起的人,所以这样的人是绝不可能刺杀皇帝的。

清初时期侍卫曾经对皇帝有过威胁,因此后来选拔侍卫时要“根红苗正”

清朝皇帝的侍卫制度在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就已经具备,但是制度并不完善,努尔哈赤最初只是在皇室贵族中选拔了四十名年轻子弟作为随身侍卫,并由亲信的重臣或皇室宗亲领导这些侍卫。

但是在努尔哈赤时期皇宫中并没有专职的侍卫机构,到了他儿子清太宗皇太极时期才设立了内大臣来统管皇宫侍卫,清朝的侍卫制度才逐渐形成。

在皇太极时期,还是大汗的时候,也就是皇帝身边的安保人员和亲王、郡王、贝勒身边的安保人员都叫做侍卫,清朝入关之后,则明确了称呼,皇帝身边的都叫侍卫,而王公贝勒身边的则都叫做护卫,总得来说护卫品级比侍卫要低一等级,这也是为了彰显皇权的至高无上。

在顺治时期还发生了侍卫企图废立皇帝的事情,当时礼亲王代善的儿子硕讬和孙子阿达礼曾图谋勾结管理侍卫的内大臣和皇宫侍卫废除顺治,拥立多尔衮继位,这件事被代善知道后,他选择了支持顺治而大义灭亲,杀了儿子和孙子,虽然一众侍卫图谋拥立多尔衮的事没有成功,但从此之后皇帝身边的侍卫也引起了重视。

皇帝身边跟着一群御前带刀侍卫 他们为何没有刺杀皇帝

因此在顺治时期历经了侍卫们图谋废立皇帝的事,清宫侍卫制度再次得到完善,清朝设立了领侍卫内大臣来总管皇宫侍卫,领侍卫内大臣通常都在两人以上,就是为了让他们互相制衡。但凡出任领侍卫内大臣的人基本都是王公贵族或者皇帝的心腹重臣兼任。

顺治在亲政后也十分重视侍卫制度的建设,他将领侍卫内大臣人数扩充,而且全部由顺治认可的心腹重臣兼任,顺治认可的索尼、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四人同时出任领侍卫内大臣,顺治此举就是为了加强对侍卫的管理,防止再出现侍卫受皇室宗亲拉拢图谋废立皇帝。

顺治临终时更是以索尼、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四人为托孤重臣,并命四人辅佐年幼继位的康熙处理朝政,当时称之为辅政四大臣,而与此同时四人也都兼任着领侍卫内大臣职位,顺治也是希望四人互相制衡。

但到了康熙初期,辅政四大臣中鳌拜势力独大,已经威胁到康熙皇权,鳌拜兼任着领侍卫内大臣之职,宫中侍卫大多与其亲近,后来康熙擒鳌拜,公布鳌拜大罪,鳌拜也就彻底失势,康熙先是任命老丈人即索尼长子噶布喇出任领侍卫内大臣,随后又吸取了鳌拜专权的教训,设立了御前大臣和御前侍卫以及乾清宫侍卫之职。

在此之前不管是皇帝身边的近身侍卫还是外围侍卫都由领侍卫内大臣统一管理,康熙吸取鳌拜专权教训之后,在领侍卫内大臣的职位中平级出来了御前大臣的职位,实际就是分散了领侍卫内大臣的权力。

御前大臣负责总管御前带刀侍卫和护卫皇帝寝宫的乾清宫侍卫,而御前侍卫和乾清宫侍卫也脱离领侍卫内大臣管理,直接由御前大臣负责管理。而领侍卫内大臣则主要负责保卫紫禁城外城,拱卫皇宫,因此御前大臣负责管理皇宫内宫安全,领侍卫内大臣负责管理皇宫外围安全,这两个职位也是平级职位,都是直接由皇帝统一调度管理。二者一内一外,领侍卫内大臣的权力就被分散了,这样一来对皇帝的威胁就变小了。

皇帝身边跟着一群御前带刀侍卫 他们为何没有刺杀皇帝

除了分散领侍卫内大臣的权力,减少侍卫首领对皇帝的威胁,同时在选择侍卫方面清朝也是十分重视其家族出身。

其实清朝的侍卫入选条件非常高,清朝的侍卫从努尔哈赤开始就一直是选择皇室子弟或者朝廷重臣子弟入职,也就是所谓的“根红苗正”。

能入选侍卫的大多是王公贵族,在乾隆时期曾经规定凡承袭公爵者都需要先出任一等侍卫。清朝的侍卫分为一等侍卫、二等侍卫、三等侍卫和蓝翎侍卫,不过地位更高的还是御前侍卫和乾清宫侍卫。

御前侍卫和乾清宫侍卫在清朝中期之后大多都是由闲散宗室出任,比如康熙的不少孙子在乾隆时期都是以宗室身份出任御前侍卫或乾清宫侍卫。

这些人以关系论也都算是乾隆的堂兄弟,所以想一想他们如果刺杀乾隆有什么好处,乾隆名位已定,而且清朝侍卫的管理制度也很严密,他们即使想勾结其他皇亲篡位也实现不了,自己如果刺杀了乾隆基本就是连自己都搭里面,没有人愿意牺牲自己便宜其他人当皇帝的,所以像这种关系的御前侍卫根本不可能刺杀皇帝。

侍卫中除了皇室宗亲,还有就是清朝开国功臣世袭公爵的子弟,他们家族本身就是清朝开国功臣,家族本身就已经享受到了极高的待遇,他们刺杀皇帝没有意义,如果换了其他人当皇帝,他们反而会失去现在的利益。

皇帝身边跟着一群御前带刀侍卫 他们为何没有刺杀皇帝

所以说清朝的侍卫选拔门槛都很高,基本都是皇室宗亲和王公贵族,这些人的利益本身就都是和皇帝绑定在一起的,因此他们没有理由去刺杀皇帝。

清朝侍卫的各方面待遇都很丰厚,晋升空间还很大

一说起侍卫很多人都会认为不就是皇帝的保镖,但其实在清朝侍卫待遇非常高,在清朝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都是正一品官;领侍卫内大臣的副手内大臣是从一品;散秩大臣是从二品;一等侍卫是正三品;二等侍卫是正四品;三等侍卫是正五品;蓝翎侍卫是正六品。

看看这些级别待遇是不是非常高了,而作为侍卫中地位更高的御前侍卫和乾清宫侍卫享受到的待遇比同级别的侍卫还要丰厚得多。

皇帝身边跟着一群御前带刀侍卫 他们为何没有刺杀皇帝

御前侍卫和乾清宫侍卫也是众侍卫中最能接近皇帝和被皇帝关注到的岗位,他们在侍卫中地位更高,待遇也是最为丰厚的。

御前侍卫都是赏穿黄马褂的侍卫,不要小看穿黄马褂,在清朝被赏穿黄马褂是政坛上十分荣耀的事情。

由于在清朝明黄色被限定为皇帝专属颜色,因此赏穿黄马褂就成为了皇帝对朝臣的无上恩宠,一般朝臣不得皇帝赏赐是根本没资格穿黄马褂。

当初康熙时期福建水师提督施琅 *** ,立下汗马功劳,康熙赐封施琅家族世袭为靖海侯,施琅后来上表拒绝接受侯爵封位,愿意用世袭靖海侯爵位换取黄马褂一件,这件事最初先传到兵部,但是兵部拒绝了施琅用侯爵换黄马褂的想法。

皇帝身边跟着一群御前带刀侍卫 他们为何没有刺杀皇帝

后来康熙得知此事大为感动,他念在施琅立下汗马功劳和对清朝如此忠心的份上,格外开恩在晋封施琅为靖海侯时特赐黄马褂一件。从施琅拿侯爵换黄马褂这件事上就能看出在清朝穿黄马褂是何等特殊待遇,而御前侍卫直接就是戴花翎穿黄马褂,这在清朝属于特殊待遇了。

除了赏穿黄马褂赏戴花翎的待遇,御前侍卫由于经常伴随在皇帝身边,还经常会受到皇帝各种赏赐,比如皇帝寿诞,你把皇帝伺候好了,一开心是不是得赏赐一些礼物,皇帝赏赐的东西那肯定都价值不菲。

赏赐比较多这只是经济方面的作用,在仕途方面御前侍卫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清朝规定凡是侍卫出宫外放到绿营当武官大多是提一级任用,比如正三品的一等侍卫外放到军队中,那就是从二品的副将,级别提一级,还有利于仕途升迁,这也是收买人心的好手段。

还有就是御前侍卫由于经常在皇帝眼前晃悠,很容易得到皇帝赏识,清朝历史上由侍卫出身封侯拜相的名臣也很多。

比如乾隆时期的大贪官和珅,他最初就是一名侍卫,机缘巧合之下他得到了乾隆赏识,此后一路获得乾隆大力提拔,被封为领班军机大臣、大学士等各种要职,和珅在不设宰相的清朝比宰相权力还大,当时人甚至在背后称其为“二皇帝”。

除了和珅,乾隆的小舅子傅恒也是从蓝翎侍卫出身,一直做到御前侍卫,后来获得姐夫乾隆赏识,被封为军机大臣兼大学士,是乾隆时期的名将,帮助乾隆平定大小金川之乱和平定准噶尔部,可以说是出将入相了。

皇帝身边跟着一群御前带刀侍卫 他们为何没有刺杀皇帝

因此来说清朝侍卫待遇丰厚还能享受殊荣,而且晋升空间还很大,这样情况下怎能换不来他们的忠心。

清朝侍卫制度完善之后,侍卫们也处于皇帝监视之下

如果说清初时期侍卫们还对皇帝有威胁,由于靠近皇帝,可以被皇室宗亲收买参与废立皇帝的事,但康熙完善了侍卫制度,到了雍正时期之后,这种制度更是又被进一步完善了。

雍正是通过康熙晚年“九子夺嫡”而获取了皇位,但他继位之后人心不稳,当时康熙中后期领侍卫内大臣是由遏必隆之子阿灵阿出任,他就曾经党附雍正的政敌弟弟老八胤禩,阿灵阿在康熙晚年去世,他死后他的儿子阿尔松阿接替了阿灵阿的职位,成为了新一任领侍卫内大臣。

阿尔松阿也党附胤禩,雍正继位后担心阿尔松阿把控侍卫勾结胤禩,对自己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雍正立刻找罪名将阿尔松阿处决。

之后雍正让他的铁杆支持者,他最信任和器重的十三弟怡亲王胤祥出任领侍卫内大臣兼御前大臣。这可以算是雍正对胤祥的绝对信任,雍正把内外侍卫全交由胤祥负责管理。

后来雍正发现王公贵族很多都不服从自己,他信不过让王公贵族当侍卫,于是他又下旨以后武科举状元直接授一等侍卫,榜眼和探花授二等侍卫,其余二甲进士都授为三等侍卫。自此,非旗籍的 *** 也可以通过考武举而成为侍卫,雍正就是希望借助重用厚待这些 *** 武举人来制衡王公贵戚。

胤祥在管理侍卫时就借助了雍正这个办法,他制定了满汉侍卫互相监视的办法,并且一旦侍卫有何图谋不轨的想法,他的同事都必须举报,如果没有举报,将来事发是要受连坐责任,并且连家族都受到连坐。

皇帝身边跟着一群御前带刀侍卫 他们为何没有刺杀皇帝

胤祥的这一办法也一直被后来的皇帝应用下来。所以说在清朝这种满汉侍卫互相监视,一人事发同事们及其家族都要受到连坐的制度下,谁敢去刺杀皇帝,就算他敢,他的同事们也绝不会允许他去刺杀皇帝。

写在最后

所以说在清朝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侍卫刺杀皇帝,其实不管是清朝也好还是其他朝代也好,基本没出现过侍卫刺杀皇帝的事情,皆因皇帝身边的侍卫大多都是与皇帝绑定利益共同体的人,他们与皇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清朝的侍卫也是如此,福利待遇高,晋升空间大,再加上连坐和互相监视的制度,那些侍卫如果还想着去刺杀皇帝,那除非脑袋被门挤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11/220743.html

“皇帝身边跟着一群御前带刀侍卫 他们为何没有刺杀皇帝” 的相关文章

五虎上将中关羽荆州张飞阆中 其他三人又在镇守什么地方

五虎上将中关羽荆州张飞阆中 其他三人又在镇守什么地方

还不知道:关羽守荆州,张飞守阆中,那么五虎上将其余三人镇守何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五虎上将,出自于《三国演义》,是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分别为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虽然是文学作品的说法,不过,这实际上是因为陈寿最早作《三国志》...

常林: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常林: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常林(生卒年不详),字伯槐,河内郡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常林少时家贫,好学有才智。初为曹操部下,任南和县令,有政绩显著而升任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曹丕当政时历任五官中郎将、功曹、平原太守、魏郡都尉、丞相府东曹掾、少府、大司农,晋封乐阳亭侯...

孙权差不多熬死了所有劲敌 孙权为何没能统一天下

孙权差不多熬死了所有劲敌 孙权为何没能统一天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几乎耗死了所有劲敌,为何没有一统天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绝对有道理。有些历史人物,因为寿命较短而“出师未捷身先死”;有的历史人物,因为寿命较长最终完成了功名大业。三国时期,古人的寿命普遍较短。有些历史名人,根本没有...

刘备跳槽比吕布还要多 刘备名声为何比吕布还要好

刘备跳槽比吕布还要多 刘备名声为何比吕布还要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跳槽比吕布还勤快,名声为何一直却很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跳槽,对于时下的职业人来说,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了。不论是自身原因,还是环境因素,或者就是心情不好,换个东家,没准就能逆袭上天了。而在两千多年前的三国时期,也在频频上演跳槽的戏码,而跳槽特...

王弼的一生对朱元璋都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王弼的一生对朱元璋都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有句话叫:猛将常在阵上死,善泳终会江中亡。元末明初,猛将如云,诸如花云、丁普郎、徐达、朱文正等辈,个个都武艺超群,武勇过人,有万夫不挡之勇。可惜的是,这些“战神”级的人物,有的英勇就义,有的被开国皇帝诛杀,得到善终者寥寥无几。...

甘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甘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甘罗出场的时候,是秦王嬴政三年,当时的丞相是吕不韦,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甘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甘罗12岁当宰相(上卿)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成为年少有为最经典的典故。也成为很多家长用来教育自己孩子,激励自己孩子要努力学习,出名要趁早,少年有为的一个鲜活的教材。不过,可能很...

乐进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曹魏有何作为?

乐进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曹魏有何作为?

乐进,曹操麾下第一先锋:“五子良将”之一,三国中最不该被人忽略的十大将领。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乐进为人骁勇善战,经常充当大军先锋,无坚不摧,深受曹操重用与信任。那乐进是如何“奋强突固,无坚不陷”的呢,又为何不出名呢一,投靠曹操乐进早年从军,在曹操帐下效力,虽然身材矮小,但为人骁勇善战,因此很得...

历史上王安石的才能怎么样?为何被称为奇才?

历史上王安石的才能怎么样?为何被称为奇才?

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王安石则是北宋167年历史中,那颗最耀眼的明星。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提起北宋诗人,你第一时间是不是想起了苏轼、欧阳修,或者是黄庭坚、司马光,如欧阳修的“新旧女婿”,苏轼的“拊掌唤鱼”,司马光砸缸等等,通过他们的一些诗和发生的一些趣事,更让我们对...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