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秀兵力很少,他是如何打赢昆阳之战的?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1-22)130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在昆阳之战中,王莽军的兵力有四十二万人,而更始起义军守城和外援的总兵力加在一起也不过二万人。然而在兵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起义军竟能取得全歼敌人的辉煌胜利。刘秀是如何打赢昆阳之战的?

在各路英雄反对新朝王莽的过程中,来自南阳郡的农夫刘秀,他的地位在早期是不高的。而太学生刘秀之所以能最终脱颖而出,开创了大一统的东汉帝国,与一场著名战役有关。这场战役,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昆阳之战。

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天下已定。可王莽盲目崇古,推行的革新不切实际,触动了上至豪强、下及平民的利益。再加上天灾不断,导致国内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各地起义不断。在这种情况下,刘秀的兄长刘縯也打着要恢复汉朝江山的旗号,起兵反对王莽。

后因形势需要,刘氏兄弟的舂陵兵与绿林军主力进行联合,并先后在沘水、育阳等地大破前来征讨的新朝大军。在这种形势下,人多势大的绿林军主要将领拥立西汉宗室刘玄为帝,建元“更始”。更始王朝建立后,绿林军派王凤、王常和刘秀分兵攻打昆阳、定陵、郾三县。另外,刘缓等人率主力军围攻宛城。起义军的胜利越来越多,长安中城的王莽坐不住了。王莽决定把战略重心,从原来的赤眉 *** 到绿林军。

著名的昆阳之战就此爆发。而这场战役之所以放在昆阳,和这里特殊的地理条件有很大的关系。隶属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的叶县,以西不远是伏牛山脉,往南不远是五峰山,再往南就是河南省与湖北省交界的桐柏山,淮河发源于此。桐柏山与伏牛山之间,是肥沃的南阳盆地。而桐柏山以南有个地名叫新市,新市附近有个山头叫绿林,这里是绿林军的发源地。叶县往北是平顶山,以及嵩山等山脉。叶县往东是一望无际的豫东平原。如果绿林军占领叶县,则可进一步向北威胁到洛阳,向西北威胁到武关,这都会要了王莽的老命。

刘秀兵力很少,他是如何打赢昆阳之战的?

为了消灭绿林军这个心腹大患,王莽把原来与赤眉作战的主力军紧急抽调到南方,同时紧急调集各郡地方兵力。新朝的大司空王邑与司徒王寻被王莽选定为进攻绿林军的统帅,带着一个叫巨毋霸的“怪人”,杀气腾腾地杀向河南腹地。巨毋霸据说身高三米,腰大十围,最擅长驭兽,也就是动物兵的头儿。什么老虎、大象、豹子、犀牛都成了王莽的盟友。当然,王莽不会用熊猫、哈士奇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萌货,还不够添乱和添饭的。

新朝进攻昆阳的军队多达42万人,在洛阳集结后,向南进发。在颍川又会合了陈茂与严尤的部队,浩浩荡荡开赴昆阳。事实上,昆阳作为一个县,也隶属于颍川郡。颍川郡治所在阳翟,距离昆阳不过一百多公里。

昆阳是个小城,周边孤立无援。新朝大将严尤非常有战略眼光,他对主将王邑说:“与其重兵困于昆阳小城之下,不如直接进攻更始刘玄的驻地——宛,擒贼先擒王。拿下刘玄,绿林军就成了无根之木。不用我们打,昆阳不战自服。”可惜王寻、王邑没有听严尤的,犯了兵家大忌。

宛位于昆阳西南,如果新军拿下宛,将切断绿林军与江汉平原的联系。江汉平原位于南阳之南的今湖北省境内,物阜人丰,粮食充足,号称“湖广熟、天下足。”新朝军队在昆阳如果久攻不下,绿林军可以进行战略收缩,死守宛。加上有江汉平原的物资供应,完全可以与新朝长期对峙。

王邑和王寻的大军很快就开到了昆阳城下,一场决定历史走向的大战就此拉开了帷幕。

大战之前,和绿林军数度交手的严尤劝王邑放弃昆阳,直取宛城,但踌躇满志的王邑对严尤的劝阻不屑一顾,他誓言要血洗昆阳城,然后踏着绿林军的鲜血,欢歌前行。为了展示军威,王邑让十万大军把昆阳围了个水泄不通,还在城周围建立了上百个营房,漫山遍野插满了旌旗,锣鼓之声传到了几十里之外。

攻城战一开始,王邑就对昆阳城发动了海陆空似的全方位进攻。他下令让弓弩手对着昆阳城狂射,刹那间,昆阳城上空就乌云密布,下起了一场“箭雨”,由于箭雨的时间持续很长,城内军民不得不把门板取下来,然后顶在头上当盾牌,以此出门去打水做饭。虽然箭雨给军民生活带来了不便,但也让城内的将士得到了不少弓箭。“箭雨”之后,王邑又架起云梯,出动冲车和棚车,对昆阳城发起冲击,然后命令工兵挖掘地道,想要从地底攻进城去,一举灭城。

面对王邑发动的狂风暴雨般的攻击,九千将士顽强抵抗,他们用弓箭,檑木,滚石,一次次的击退了敌人的进攻。经过数次惨烈的交锋后,昆阳城内的将士们硬是坚守住了城池,让王邑想要快速灭城的计划落了空。

守城的将士虽然取得了短暂的胜利,但面对排山倒海般的大军,他们的信心还是动摇了。于是王常派出使者向王邑乞降。占据绝对优势的王邑武断的拒绝了他们投降的要求,他要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展示自己强大的实力。投降被拒的昆阳城将士眼见投降无望,反而激发了他们无穷的斗志,既然战与不战都是同样结局,那他们就发誓和王邑决战到底,誓于昆阳城共存亡!

就在昆阳城将士和王邑大军相持不下时,外出召集兵马的刘秀带着一万多将士赶了回来,一路上,刘秀身先士卒,一改平日里胆小怕事的懦弱形象,一连打了几场漂亮的反击战。刘秀的这一举动极大的鼓舞了士气,将士们跟在他身后,斗志高昂,充满了对顺利的信心。而与此同时,宛城被破的消息传来,王邑的部队本来就对昆阳城久攻不下感到沮丧,而这一消息,更让他们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为了鼓舞士气,王邑亲自带兵万人迎战刘秀的三千敢死队,并且下令各个军营不得擅自行动。刘秀的敢死队勇猛异常,把王邑的军队杀得七零八落,司徒王寻也在战斗中被斩杀。昆阳城内的将士见状,立刻把握战机,他们打开城门,大喊着冲杀出来。军心大乱的 *** 军见主帅被杀,早已没有了斗志,被绿林军一阵冲杀,立刻就四散而逃了。

兵败如山倒,溃逃的官兵一路上相互推挤,相互践踏,数以万计的人在逃亡的路上丧生。因为下雨而涨水的滍川都被死尸填满了。王邑带着残兵,踏着死尸渡河,然后狼狈的回到了洛阳。昆阳之战以绿林军的大胜而结束。

昆阳之战虽然结束了,但是战败后的惨象极为异常惊人:当时,昆阳城内的汉军与刘秀率领的汉军里应外合,击鼓大喊,一鼓作气,向王莽军冲杀而去,呼声震天动地,最终王莽军不敌汉军,只好丢盔弃甲,溃败而逃。逃跑的士兵相互践踏,以至于践踏而死的士兵就遍布一百多里。而当时又适逢暴风雷雨,屋瓦全部被大风揭起,到处乱飞,大雨倾盆而下,致使滍川河水暴涨。

王邑等人率领的军队驱赶随队助威的虎、豹等禽兽都吓得发抖,掉入水中淹死的士兵数以万计,滍川河水也因此不能流动了。此时,王莽军队的统领王邑、严尤、陈茂仅带少数的士兵以轻骑踏着死尸渡过滍川河逃走。紧接着,刘秀统领的汉军缴获了王莽军队的全部军用物资不可胜计,一连一个多月都没有运完,余下的全部烧掉了。

据史料《资治通鉴》记载:“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伏尸百馀里。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王邑、严尤、陈茂轻骑乘死人渡水逃去。尽获其军实辎重,不可胜算,举之连月不尽,或燔烧其余。”

由此可见,昆阳之战的惨象是何等的惊人,何等的凄凉,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用言语也是难以表达其惨状的。后来,当王莽得知昆阳惨败的消息后,异常震惊,整个朝廷上下也为之惊恐。王莽再想重拾河山,力挽狂澜,这时已经是来不及了。新朝地皇四年九月,以绿林军为主体的汉更始军及各部反新朝的统治势力,浩浩荡荡攻入新朝首都长安,王莽则在混乱之中被商人杜吴所杀,他统治新朝16年的政治生涯从此圆满结束,画上了句号,而新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短命的朝代之一。

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并和当时兴起的以农民为主起义的赤眉军联合灭掉了更始政权,刘玄出降赤眉军,献出传国玉玺。不久,刘玄被赤眉军所杀。

昆阳之战有何出彩之处?

在昆阳之战中,汉军总共加起来不过一两万人,而王莽军有则四十多万人。针对敌强我弱的特点,汉军一方面先是一路让出地盘,退缩防线至昆阳,并固守昆阳,使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另一方面,刘秀身先士卒,多次领兵血战,培养将卒士气,然后采用“擒贼先擒王”和内外夹击的策略,领兵直接攻打王莽军的主营,从而一举打败王莽军。

所以,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 *** 把昆阳之战作为中国历史上“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著名战例加以论述;而在《论持久战》中, *** 则是在论及“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时,提到了昆阳之战。通过 *** 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昆阳之战有两个最出彩的地方,即后发制人、以弱胜强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

刘秀兵力很少,他是如何打赢昆阳之战的?

除了这两个出彩之处,我以为昆阳之战还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刘秀十分善于做思想工作。

据史料记载,昆阳之战初期,汉军退入昆阳城后,多数将领惊慌不安,担忧老婆孩子,想从这里分散而到其他城邑去。从这一点来看,当时的汉军实际上还具有流寇的特点,是乌合之众,并无战斗到底的决心。此时,刘秀站出来为他们分析利弊,从而坚定了汉军固守昆阳的决心。他说:“现在城内兵、粮既少,而城外敌军又强大,合力抵抗敌军,也许可以立功;如果分散,势必不能一一保全。况且刘縯部队还没有攻下宛城,不能前来救援;假如昆阳被敌军占领,只要一天的功夫,我军各部也就都完了。现在怎么能不同心胆,共举大业,反而想要守着妻子财物呢?”

在刘秀出城到郾、定陵等地调发军队时,也有许多将领贪图财物,想要分出一部分兵士留守。于是,刘秀又给那些将领们做思想工作,说:“现在如果打垮敌人,有万倍的珍宝,大功可成;如果被敌人打败,头都被杀掉了,还有什么财物!”将领们听了这话,才把全部军队交给刘秀。此外,刘秀身先士卒,自己作先锋,带领千人队攻打王莽军,一胜再胜,从而鼓舞了将士的士气。这实际上是刘秀以行动为将士做思想工作。

王莽军主将傲慢轻敌,指挥体系僵化。

王寻、王邑纵兵包围昆阳之前,严尤曾向王邑献策说:“昆阳城小而坚固,现在假冒皇帝名号的刘玄在宛城,我们大军迅速向那里进兵,他必定奔逃;宛城方面的汉军一旦失败,昆阳城里的汉军自然向我军降服。”但王邑却说:“我以前围攻翟义,因没有活捉住他而受到责备,如今带领百万之众,遇城而不能攻下,这就不能显示军威了。应当先攻陷屠杀此城,踏着血泊前进,前歌后舞,难道不痛快吗?”

王莽军包围昆阳后,负责守卫昆阳的汉军将领王凤等乞求投降,王寻、王邑却不接受,因为在他们看来,王莽军可以轻而易举地攻克昆阳,不担心军事上会出其它事故。随后,严尤又建议说:“《兵法》上写着:‘围城要留下缺口’,应让被围之敌得以逃出,从而使围攻宛城的绿林军害怕。”而王邑又不听取这个建议。

昆阳城中的汉军既不能投降,又无退路,只好拼死守城,为刘秀引兵会战争取了时间。而这,恰恰是王莽军的主将傲慢轻敌造成的。此外,在刘秀带领三千敢死队进攻王莽军主营时,王寻、王邑仍然轻视汉军,亲自带领一万余人应战,戒令各营都按兵不动。

而在王寻、王邑与汉军交战不利时,大部队却因为王寻、王邑之前的戒令都不敢擅自相救,从而让汉军有了斩杀王寻,趁乱击溃王莽军的机会。可见其军队的指挥系统是多么的官僚僵化!

昆阳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这一役,王莽的军事力量几乎丧失殆尽,直接加速了新朝的灭亡。而更重要的是,刘秀,这个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在这场战役里一战扬名,奠定了他在绿林军中无可替代的地位,为他以后建立东汉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1/221988.html

“刘秀兵力很少,他是如何打赢昆阳之战的?” 的相关文章

李从厚是什么身份?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从厚是什么身份?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历时一十四年。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李从厚是后唐第三位皇帝,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在位仅有四个月就被推翻。那么李从厚为何会迅速被人推翻呢一,明宗爱子李从厚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幼子,幼年就熟读《春秋》,明白大概意思,再加上他长...

历史上康熙跪拜朱元璋在史书上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上康熙跪拜朱元璋在史书上是如何记载的?

康熙,清朝第四位皇帝,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看过清廷剧《康熙王朝》的都知道,里面有这样一个桥段,那就是康熙向朱元璋行三叩九拜之礼。可能你会觉得这是狗血剧情,是编剧老师随意杜撰的。其实不然,在历史上,康熙跪拜朱元璋的确...

纪晓岚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纪晓岚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说起这位纪晓岚大人能被现代人认识,那就多亏了那部曾经热播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6岁的纪晓岚,被人们称为神童,从此一路神童。从乡试,到殿试。从解元,到进士出身。从平民到走进朝堂,这一路纪晓岚31岁。文采出众的纪晓岚,在仕途的路上却变得坎坷。因为他没有得到重用...

张安世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安世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安世,西汉大臣,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张安世是汉初著名酷吏张汤之子,因擅长书法被安排到尚书台供职。他“精力于职”,经常主动放弃朝廷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点,一门心思扑在工作和学习上。天道酬勤,凭着勤勉努力和超群记忆力,张安世得以脱颖而出:汉武帝巡幸河东时,随身携带的书箱不慎遗失三个...

十四阿哥敢和雍正抢皇位 最后为什么还能活到乾隆时期

十四阿哥敢和雍正抢皇位 最后为什么还能活到乾隆时期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与雍正争皇位的十四阿哥,为何活到乾隆二十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皇位之争,血雨腥风。尧舜禹之时的禅让制度,最终因为人的自私本性而被禹的儿子破坏殆尽,从此,即便是自家父子、兄弟,都会为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挣个头破血流。这或许就是那个时代最大的赌注,...

老三胤祉年长又文武双全的 康熙为何没有传位给他

老三胤祉年长又文武双全的 康熙为何没有传位给他

对康熙为何不传位给年纪长且文武双全的老三胤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去世时第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并不算是最好的选择和唯一的选择,就像康熙第三子胤祉文武双全,且还比雍正年长。最关键的是胤祉的身体素质还比雍正要好,雍正自幼文弱,体弱多病,胤祉却身体健康且骑射能力俱...

傅友德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傅友德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傅友德是明朝开国功臣,著名将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傅友德是明朝名将,在消灭陈汉,推翻元朝,平定巴蜀,横扫漠北时屡战屡胜,可以说为明朝的统一立下盖世奇功。朱元璋屠杀功臣时,傅友德也惨遭杀害。但是有史料说傅友德是先杀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拿着二人的头颅去找朱元...

司马懿70岁才选择造反 司马懿为什么要等那么久

司马懿70岁才选择造反 司马懿为什么要等那么久

对为什么司马懿要等到70岁才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前言公元249年,已经70岁高龄的司马懿,趁着曹爽陪着曹芳离开洛阳至高平陵扫墓,发动政变,夺取曹魏军政大权,为什么司马懿要等到70岁才造反呢?因为他害怕曹操,曹丕,曹睿三人。正文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前,他的形象一...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