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夏侯玄手握重兵,为何没有反抗司马懿呢?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1-22)150

夏侯玄是三国时期曹魏玄学家,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子。世袭其父爵位,高平陵之变后,被剥夺兵权。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时,手握重兵的夏侯玄为何不反抗,以致最终被杀?

夏侯玄是一个年少而负盛名的人,为此,也吃了很多苦。夏侯玄家世显赫,独眼将军夏侯惇,八 *** 之一夏侯渊,智取刘备孙权的夏侯尚都是他的长辈。夏侯家自曹操以来就飞黄腾达,他从小受先辈的光辉事迹的熏陶,佩戴着夏侯世家的荣耀的光环,也继承了夏侯家骨子里的轻狂。

十六岁时,他就坐在散骑侍郎与黄门侍郎等炙手可热的位子上,身处帝国的权利中心。他年少轻狂,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自认为他将是夏侯氏族中最闪亮的一颗星辰,将超越前人的功绩,冠绝这个时代。他也有着世家弟子傲慢的习气,谁都看不起,得罪了毛皇后的弟弟,也得罪了魏明帝,被下放至羽林监。轻狂的夏侯玄心生不满,却不懂的韬光养晦,仍口无遮拦,纠结一群高干弟子,三天两头地骂朝廷,发牢骚。

曹叡心头一股闷火,他不像他父亲曹丕那样隐忍,直接把他们驱逐出朝廷。夏侯玄的棱角在这一次下放中被渐次磨平,他不再张牙舞爪,变得踏实,一举一动都要三思而后行。在这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他仍决心要将国家治理好,把夏侯家的名声带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于是,他加入了曹爽的阵营,成了正始改革的实际领袖。但是,曹爽与司马氏几乎是水火不容,夏侯玄凭借着家族前辈与司马懿的交情,勉强可以在两大派别中周旋。然而,他是个理想主义者,他那复古的政治梦想太过于被动,不顾裁撤的那些利益集团的反击,最终加重了局势的恶化。他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一片赤诚之心,却总是弄巧成拙。作为一个朝廷命官,他不懂得政治的本质,但是,还未等他醒悟过来,高平陵政变就突然而至。

司马家族发动的这场政变打击得曹爽集团一蹶不振,加上曹爽与曹操、司马懿等谋略家一比就是个草包,政权很快就落到司马家手里。作为曹爽集团的红人,夏侯玄并没有被重用,被随意安放在一个虚职上,游离于政治之外。他梦寐安康治国,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奈何时运不济,绝望的他后来参与了曹芳发动的政变,想要除去司马氏的核心成员。后因事情败露而被处死。

他从容赴死,夏侯家那种军人的气魄在他的眼睛里燃烧,曹魏政权已经覆灭,与它绑在同一条船上的夏侯家也已经穷途末路。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时代,夏侯玄缺了点委曲求全的机灵,也缺了扬名立万的运气。他没有成为夏侯家最耀眼的星辰,却无愧于先祖的名号。

司马懿乘曹爽带天子离开洛阳去高平陵扫坟之际,发动高平陵之变,曹爽放弃抵抗以后,依然被司马懿诛杀。司马懿全面掌握魏国军政大权,一时间“诸曹诸夏”人心惶惶。此时,掌握魏国西线军政大权的征西将军、雍凉都督夏侯玄被司马懿视为心腹大患,夏侯玄兵权在握,司马懿不敢直接对夏侯玄下手,为了剥夺夏侯玄的兵权,司马懿下令将夏侯玄调回中央。

此时司马懿已经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夏侯玄不来中央,就代表夏侯玄图谋造反,司马懿就可以让皇帝下诏剥夺夏侯玄兵权并且出兵讨伐夏侯玄。如果夏侯玄来了中央,更是羊入虎口,司马懿可以把它软禁起来甚至诛杀,司马懿其实也没指望夏侯玄能够真的前往中央,这样做可以说是为了逼反唯一有较大兵权的夏侯玄,好师出有名的剿灭“诸曹诸夏”,为自己儿子日后篡位铺平道路。

当夏侯玄接到司马懿的调任令之时,准备奉旨前往洛阳,其叔叔夏侯霸劝谏夏侯玄说:“如今司马氏专权,视你为心腹大患,你现在去洛阳简直是自投罗网,你现在掌握雍凉二州军权,不如与蜀汉大将军姜维联系,献出雍凉二州,联合蜀汉军队,一定能够和司马懿抗衡!”夏侯玄却认为司马懿虽然狼子野心,但是让他调任洛阳名义上还是中央的命令,联络敌将,献城降蜀是背叛国家的行为,他对夏侯霸说:“我怎么能够为了苟且偷生,去投靠敌国呢?”夏侯霸又建议夏侯玄即使不献出雍凉联络姜维,也同他一起投奔蜀汉,夏侯玄依旧拒绝了夏侯霸的建议。

夏侯玄手握重兵,为何没有反抗司马懿呢?

南逃蜀汉受重用的夏侯霸

夏侯玄离开以后,雍州刺史郭淮接任了雍凉都督的职务,郭淮是司马懿的亲信,夏侯玄惊惧,认为在留下来凶多吉少决定独自投奔蜀汉,为了躲避郭淮的追踪,夏侯霸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阴平小道,可是却迷路在荒山野岭,脚都走瘸了,马都被杀了充饥,饥寒交迫的夏侯霸差点直接饿死。

幸好后主刘禅得知了夏侯霸投靠蜀汉的消息,派人去迎接找到了夏侯霸,把夏侯霸接到了成都,刘禅召见夏侯霸,安慰他说:“你的父亲是自己阵亡的,不是我的先辈杀死的。”又指着自己的儿子说:“这是夏侯氏的子侄”于是夏侯霸被任命为车骑将军,不久以后跟随大将军姜维北伐,因为熟悉雍凉地理,辅佐姜维打出了洮西大捷,为蜀汉立了大功。

东归洛阳身死的夏侯玄

选择奉诏进入洛阳的夏侯玄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一到洛阳立刻被司马懿软禁起来,又任命亲信郭淮为雍凉都督取代了夏侯玄的位置剥夺了夏侯玄的兵权,夏侯玄以为自己名声在外,又和司马师是好朋友,虽然被夺取权力但是应该没有性命之忧,谁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曹爽被诛灭以后司马氏就没打算给“诸曹诸夏”留活口。

不久以后,中书令李丰与外戚张缉密谋诛杀专权的司马师,以夏侯玄代替司马师主持魏国大局,事情泄漏,李丰与张缉全都被诛杀,夏侯玄也因与此事牵连被司马师以谋反罪下狱。虽然这件事和夏侯玄关系不大,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野心勃勃的司马氏不能容忍任何一个可能的威胁存在,在利益面前,朋友算什么?于是夏侯玄最终被司马师杀害,夷灭三族。

夏侯玄手握重兵,为何没有反抗司马懿呢?

夏侯玄手握十万大军, 为何在司马懿发动政变时甘愿束手就擒?

之一,曹爽的态度让夏侯玄不好主动作为。曹爽在高平陵政变中,不听桓范的劝告,不起兵与司马懿对抗,而是选择束手就擒,这多多少少影响了夏侯玄的判断。

其实,曹爽在高平陵事变发生后,是有足够能力与司马懿对抗的。按照桓范给他分析的,其一,他手中有天子,可以号令天下;其二,他到许昌后,许昌不但有武器库,还有足够的军队;其三,桓范作为大司农,还可以调拨天下粮草。曹爽这么好的条件,他都不选择和司马懿对抗。夏侯玄毕竟是一个无直接利益的人,他有什么必要起兵呢?

第二,夏侯玄以国家大局为重。我为什么说夏侯玄以国家大局为重呢?因为当司马懿征调夏侯玄进京的调令到达后,夏侯玄的叔叔夏侯霸曾劝夏侯玄别进京,同时又对他提建议说,干脆投降蜀国算了。当时夏侯玄说:“吾岂苟存自客於寇虏乎?”意思是说,我怎么能够为了保存自己而投降敌人呢?显然,夏侯玄是以国家大局为重的。他知道,一旦自己造反,或者投奔蜀国,都将造成魏国的动乱和分裂,这对魏国肯定是不利的。

第三,夏侯玄具有名士风度。夏侯玄是一个名士,他是玄学的代表人物,是当时的“四聪”之一。作为当时的名士,讲究的是一种风度(魏晋风度),就是大灾大难面前,临危不惧。当年,夏侯玄靠在柱子上写字,天下大雨,打雷击中了柱子,把他的衣服都烧焦了。但是,他依然谈笑自若,继续写字。这一点,充分表现了他的名士风度。具有名士风度的人,既要泰然自若,又要光明正大,绝对不能做出起兵造反之类的事情来。

夏侯玄其实把什么事都看得很明白的,但是他不想办法,不躲避。当司马懿去世的时候,有人对夏侯玄说,好了,威胁解除了。夏侯玄却摇摇头说,你说错了,司马懿在世,还可以凭着我和他多年的交情不杀我。他的两个儿子,肯定不会放过我的。果然他最终被司马师杀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11/222110.html

“夏侯玄手握重兵,为何没有反抗司马懿呢?”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雍正很忌惮岳钟琪?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雍正很忌惮岳钟琪?真相是什么?

岳钟琪是岳飞的第二十一代子孙,也继承了岳飞的武才,成为了清朝著名的将领,屡立战功。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所有人都看出来,雍正忌惮岳钟琪了。为什么说所有人都看出这一点了呢?其一,雍正三年(1725年)的时候,雍正处死功高震主,同时又飞扬跋扈的年羹尧。作为年羹尧副手的岳钟琪,这时候并没有...

荀勖:曹魏至西晋时期大臣,为人谨慎,善于逢迎

荀勖:曹魏至西晋时期大臣,为人谨慎,善于逢迎

荀勖(xù)(?~289年),字公曾,颍川颍阴人。三国至西晋时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晋开国功臣,为东汉司空荀爽曾孙。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荀勖少年时聪慧好学。初仕于魏,为大将军曹爽掾属,后迁中书通事郎。曹爽被诛后,历任安阳令、骠骑从事中郎、廷尉正等职。...

郭子仪的一生都有哪些贡献?他的晚年生活怎么样?

郭子仪的一生都有哪些贡献?他的晚年生活怎么样?

郭子仪,唐代中兴名将,为唐王朝平定了安史之乱。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后,授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封代国公。乾元二年(759年),承担相州兵败之责,失去兵...

朱高炽的弟弟敢争夺皇位 朱瞻基的弟弟们为何都很安分

朱高炽的弟弟敢争夺皇位 朱瞻基的弟弟们为何都很安分

还不知道:为什么朱高炽的弟弟敢夺位,而朱瞻基的九个弟弟皆安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很多网友看《大明风华》还以为朱高炽就朱瞻基一个儿子,张氏一个妃子,但是其实历史上,朱高炽有八个妃嫔,十个儿子。张氏是朱高炽的妻子,所生子女为嫡出,他为朱高炽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是朱...

有哪些与孙峻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孙峻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孙峻(219年-256年10月19日),字子远,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权臣,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定武中郎将孙暠之孙,散骑侍郎孙恭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峻年少时骁勇果敢精明强干,初任武卫都尉兼侍中,孙权病危时,与诸葛恪共受遗诏辅政,孙亮即位之后,升...

历史上三刘出京讲的是什么?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三刘出京讲的是什么?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东汉末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兼并。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刘出京指的是东汉末年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汉灵帝年号)至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汉献帝年号)时,三位汉室宗亲被任命为南方三个州的州牧或刺史。分别是益州牧刘焉,荆州刺史刘表(后升荆州牧),扬州刺史刘繇(后升扬州牧)。...

谢裒:东晋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谢裒:东晋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谢裒(282年~347年),本名谢魮,字幼儒,陈郡阳夏县人,东晋时期大臣,散骑常侍谢衡的儿子,太保谢安的父亲。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陈郡谢氏,才兼文武。永嘉年间,起家琅琊王(司马睿)掾、丞相参军。晋元帝即位,授丹阳郡尉。永昌元年(322年),授太常卿。永和三年(347...

王敦:东晋时期大臣,权重遭忌,后举兵反叛

王敦:东晋时期大臣,权重遭忌,后举兵反叛

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琅琊临沂人。东晋时期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治书侍御史王基的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敦出身琅琊王氏,善于清谈,迎娶襄城公主,授驸马都尉,历任太子舍人、给事黄门侍郎。支持晋惠帝复位,授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胪卿、侍中,...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