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对于立太子一事,宋太宗为何如何纠结?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2-14)360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太宗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宋太宗是宋朝第二位皇帝,他是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三弟,在他的身上有太多传说和逸闻,烛影斧声、金匮之盟,还有他与李后主的诸般纠葛。他为政21年,也是褒贬不一,赞扬者说他结束了五代割据局面,开启了尚文治的全新时代,贬抑者说他屡战屡败,国家内部纷乱频频,总之是争议颇大。

其实,在赵光义在位时期,有一个几乎困扰他始终的难题,那就是择储,直到去世前两年他才终于下定决心立皇三子为太子,这也就让人疑惑,明明是当朝天子,又是自己的家事,怎么立个太子这么难呢?为何偏偏是皇三子,前面两个儿子跑哪去了呢?

对于立太子一事,宋太宗为何如何纠结?

真假难辨的金匮之盟

建隆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清晨,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被发现死在了万岁殿,皇帝死了,自然要儿子继承,这是古今通理,可是此时的赵匡胤没有册立太子,也没有留下遗诏,只有两位儿子,一位是次子赵德昭,一位是四子赵德芳,赵德昭是赵匡胤的原配妻子孝惠皇后贺氏所生,因为他的大哥早逝,他是事实上的嫡长子,名分最正。

但当朝皇后宋氏更亲近庶出的赵德芳,可能是因为赵德昭比她这位嫡母还要大一岁,自然不太亲近,赵德芳年纪稍幼,又是庶出,与嫡母自然更为亲近,按理说,皇帝去世,若无遗诏,当立嫡立长,要不然也要奉皇后懿旨,可偏偏登基的是赵匡胤的三弟,当朝晋王、开封府尹赵光义。

四年,从征幽州。军中尝夜惊,不知上所在,有谋立德昭者,上闻不悦。及归,以北征不利,久不行太原之赏。德昭以为言,上大怒曰:“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退而自刎。—《宋史宗室传》

赵光义初登基时朝野议论,在六年内,28岁的赵德昭和22岁的赵德芳,一个自杀一个病死,而就在赵德芳病死六个月后,也就是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九月,金匮之盟横空出世。

对于立太子一事,宋太宗为何如何纠结?

“汝与光义皆我所生,汝后当传位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上顿首泣曰:“敢不如太后教。”因谓普曰:“汝同记吾言,不可违也。”普即就榻前为誓书,于纸尾署曰‘臣普记’。上藏其书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续资治通鉴长编太祖建隆二年》

在南宋编撰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元朝修撰的《宋史》中皆记载了金匮之盟的内容,这是一份单传约,杜太后让赵匡胤死后传位弟弟光义,但没有提及光义死后是否要传回赵匡胤的子孙。这无疑是一份证明赵光义继承合法性的重要文件,令人疑惑的是,为何一份如此重要的文件直到赵光义登基六年后才发布呢?为何他当初刚即位的时候,不拿出来平息物议呢?

关于金匮之盟,宋代另有野史记载,此为三传约,即“匡胤传光义,光义传廷美,廷美传德昭”,这样看起来倒是合理得多,也符合杜太后所说“国有长君,社稷之福”的道理。

史学界对金匮之盟争议颇多,但也应该承认,赵匡胤生前在位十六年,不仅没有册立太子,两个儿子连王都没有封,占据关键岗位的开封府尹交给了弟弟赵光义,这也是很能说明问题的,而宋太宗一即位就让弟弟赵廷美当开封府尹,倒是更贴合“三传约”的说法。

故而,古今许多学者都认为“金匮之盟”应当是存在的,但不像宋代官方和正史所说那样只是“单传”,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这个所谓约定中还是要把帝位传回太祖一系的,而这才是宋太宗直到德昭和德芳去世后才拿出这份盟约的原因。

转过年来,又以魏王赵廷美“谋夺皇位”,夺了他的开封府尹之位,贬为西京留守,赵廷美被贬后,与宰相卢多逊仍多有来往,在赵普的谋算下,赵廷美被削王爵贬为涪陵县公迁往房州,卢多逊被削去官职贬往崖州,两三年后,二人相继去世,至此,宋太宗的所有潜在皇位争夺者全部离开了人世。

按说,不管金匮之盟到底是“单传”还是“三传”,如今竞争对手都已经败落,总该着手册立太子了,可立储之事再次延宕,这一拖就又是十年。

多灾多难的赵家皇子

对于立太子一事,宋太宗为何如何纠结?

宋太宗一生有过三位妻子,分别是元妻尹氏、继妻符氏、继妻李氏,尹氏和符氏都逝世于他登基前,赵光义登基后追封尹氏为淑德皇后,符氏为懿德皇后,李氏是符氏去世后,宋太祖指给赵光义的晋王妃,按理来说,赵光义一登基就应该册立李氏为皇后,可赵光义迟迟没有决断。

雍熙元年十二月,诏立为皇后。后性恭谨庄肃,抚育诸子及嫔御甚厚。尝生皇子,不育。—《宋史后妃传》

直到雍熙元年(984年)十二月,李氏才被册封为皇后,此事也颇为奇怪。不仅是她,宋太宗许多嫔妃诞育了不少子嗣,可都鲜有加封。

古代有一言,曰“子以母贵”,这也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的精髓,可偏偏宋太宗的前两位正妻都没有留下子嗣,李氏曾在封后之后数年诞育了一子,可惜夭折了,如此,宋太宗当然只能从那些庶出的皇子中遴选继承人了。

甲午,封皇长子德崇为卫王,第二子德明为广平郡王。德崇检校太傅,德明检校太保,并同平章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太宗太平兴国七年》

宋太宗的长子初名德崇,是李夫人所生,在赵廷美谋反案后数月,宋太宗就封长子为卫王,次子为广平郡王,看起来已经有了想要立储的打算。次年,卫王改名为元佐,广平王晋封陈王,改名元佑。

后来,宋太宗命赵元佐迁入了东宫,这一切的都一切都已经再明显不过了,宋太宗已经基本打算立长子元佐为皇太子了,可为何中途出现变故了呢?

初,秦王廷美迁涪陵,元佐独申救之。廷美死,元佐遂发狂,至以小过操挺刃伤侍人。雍熙二年,疾少间,帝喜,为赦天下。—《宋史宗室传》

此事仍然与赵廷美案有关,赵廷美被贬洛阳后,太宗仍然不放心,最后引发了他与卢多逊勾连案,赵廷美再次被贬,当年就忧愤逝世,赵元佐与四叔关系很好,他看不惯父皇骨肉相残,在宋太宗贬斥廷美时站出来申辩。赵廷美死讯传来后,赵元佐竟然疯了,原本仁和的他竟然会因为一些小事就拿小刀伤人。宋太宗对儿子十分关心,毕竟这是他属意的太子。转过年来,赵元佐病情稍有好转,宋太宗大喜,并且为之大赦天下。

对于立太子一事,宋太宗为何如何纠结?

谁也想不到的是,重阳节宫中大宴,因为赵元佐患病,就没有叫他,这本是好意,赵元佐竟然认为这是所有人都抛弃了他,足见此时赵元佐的精神状况的确不好,于是他就一个人喝闷酒,酒醉后纵火烧宫,宋太宗惊讶之余十分愤怒,下令捉住赵元佐贬为庶人。赵光义用自己的手段残害兄弟后,也逼疯了爱子。

雍熙二年,元佐被疾,以元僖为开封尹兼侍中,改今名,进封许王,加中书令。(淳化)三年十一月己亥,元僖早入朝,方坐殿庐中,觉体中不佳,径归府。车驾遽临视,疾已亟,上呼之犹能应,少顷遂薨。上哭之恸,废朝五日,赠皇太子,谥恭孝。—《宋史宗室传》

赵元佐出事后,自然就轮到皇次子,他被宋太宗封为开封尹,改名元僖,封许王,赵元僖长相英伟,处理政务丝毫无失,朝中宰相赵普、吕蒙正等对他都很支持,他的储君地位是有实而无名,可就在淳化三年冬,赵元僖突然发病,很快就去世了,宋太宗悲痛万分,决定追封儿子为皇太子,谥号为恭孝。

尘埃落定,赵恒的宿命

幼英睿,姿表特异,与诸王嬉戏,好作战阵之状,自称元帅。—《宋史真宗本纪》

随着皇长子和皇次子的陨落,储君之位自然就要轮到老三赵元侃了,赵元侃是皇长子赵元佐的同母弟,都是李夫人所生,史书上说他,幼年就英明睿智,长得很是奇伟。

对于立太子一事,宋太宗为何如何纠结?

淳化五年九月,进封寿王,加检校太傅、开封尹。—《宋史真宗本纪》

宋太宗此时已经五十多岁了,当年征辽国留下的箭伤时时复发,时间已经不允许他再犹豫了,可他依旧踟蹰不前,此时,一个重要人物的出现打破了僵局,他就是一代名臣寇准,寇准自青州还朝,赵光义就立储之事问他,寇准那可是个聪明人,他既希望早定皇储,又不想触及皇帝心中的忌讳,就打了一番太极。

宋太宗是何人,他怎么会看不出来寇准是怎么想的,于是,他也就下诏,改封赵元侃为寿王,授开封尹。又过了一年,封之为太子,改名赵恒,继续掌管开封府,自此,以储君为开封尹成为了北宋的某种不成文规定,大名鼎鼎的包拯其实没有做过开封府尹,他的职位名为“权知开封府事”。

京师之人见太子,喜跃曰:「真社稷之主也。」上闻之,召准谓曰:「四海心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准曰:「陛下择所以付神器者,顾得社稷之主,乃万世之福也。」上趋宫中,语后嫔以下,六宫皆前贺。上复出,延准饮,醉而罢。—《续资治通鉴长编至道元年》

至此,延宕19年的立储大事终于尘埃落定,可是有一个疑问依旧萦绕在笔者心头,那就是宋太宗当年为何不立赵元僖为太子,群臣多番劝谏他也不听,终于在赵恒成为太子后有了答案。

太子册立,京城雀跃,这可是大宋朝之一位皇太子,百姓看到太子纷纷称赞,这本是一件好事,说明民心思定,可这些称赞竟然引起了皇帝的不满和疑心,当然,这也很符合宋太宗的性格。

对于立太子一事,宋太宗为何如何纠结?

于是,他又一次召来了寇准,寇准这次不打太极了,他称赞太宗选太子选得好,是大宋万世之福,宋太宗听了自然高兴,大宴寇准。此事说明,赵光义对失去权力是多么的惧怕,他多年不立太子想来也是担心会被架空,若非是寇准这样的臣子,还真不知道会出什么事。

两年后,宋太宗病重,执掌内宫的王承恩嫉妒太子英明,联合几个朝中重臣想要改立赵元佐为太子,而且他还把李皇后拉到了自己的阵营,太宗驾崩后,幸得被赵光义称赞为“大事不糊涂”的宰相吕端挫败阴谋,拥立赵恒即位,至此,一切尘埃落定。

总结

宋太宗择储之所以如此纠结,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金匮之盟”的制约,又有皇子自身的因素,其根本原因是赵光义其人疑心深重,他生怕失去权力,故而对储位十分忌惮,干脆拖着,不立太子,那样权力就可以稳稳地掌握在手中,以一人之心夺天下之心,何其悲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12/225918.html

“对于立太子一事,宋太宗为何如何纠结?”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朱厚照到底有多会玩?

历史上的朱厚照到底有多会玩?

朱厚照,明朝第十位皇帝,年号正德。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大明正德皇帝,也就是明武宗朱厚照,是大明第十个皇帝,原本聪慧过人,却因自小被刘瑾等太监上贡的玩具诱惑,便长期沉溺于玩游戏之中不能自拔,当上皇帝后更是玩兴大发,竟在南下巡游玩乐途中,因溺水而致肺炎,为此惶恐惊悸,不久驾崩,卒年31...

梁师都是什么人?历史上他的实力怎么样?

梁师都是什么人?历史上他的实力怎么样?

隋末唐初,群雄并起,逐鹿天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梁师都是隋末实力最弱的枭雄,最盛时也只占有陕北一地,但也是最后被唐朝消灭的割据势力。梁师都地狭兵少,为何能长期与唐朝抗衡,还差点颠覆唐朝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仕隋梁师都出身夏州朔方郡大族,因此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懂得...

诸葛玄: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从父,被荆州西城百姓所杀

诸葛玄: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从父,被荆州西城百姓所杀

诸葛玄(?―197年),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东汉末年官员,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从父。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诸葛玄曾为袁术的属吏,官至豫章太守。后来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其豫章太守的职务,诸葛玄让诸葛亮等到襄阳投靠了荆州刘表,自己则...

褒姒与周幽王之间有何故事?有什么关于褒姒身世的传说?

褒姒与周幽王之间有何故事?有什么关于褒姒身世的传说?

褒姒[bāo sì],周幽王姬宫湦第二任王后,太子姬伯服的生母,周平王姬宜臼的后母。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代诗人胡曾写过关于褒姒的诗篇:“恃宠娇多得自由,骊山烽火戏诸侯。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褒姒也是大魔王灭敌国,抢来的小白兔。周幽王,姬宫湦,姬姓,名宫湦又...

三国时期许褚与颜良的实力怎么样?谁更胜一筹

三国时期许褚与颜良的实力怎么样?谁更胜一筹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颜良是袁绍手下第一号猛将,和文丑一样勇冠三军,战斗力非常强悍,颜良在白马大战徐晃,二十合让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找不到北,直接败走,而且,在这之前,颜良还连续秒杀了吕布部将宋宪和魏续,简直无人可敌。试想,当时如果许褚出战颜良,能打过颜良吗?许褚有没...

李渊的唐国公爵位是怎么来的?为何是他继承?

李渊的唐国公爵位是怎么来的?为何是他继承?

唐高祖李渊,中国唐朝开国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渊的父亲李一生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李澄、李湛、李洪,以及李渊。其中,李渊是最小的儿子。可是,最终李把唐国公的爵位传给了最小的儿子,而没有传给稍长的其他三个儿子,这是怎么回事呢?史料对李前面三个儿...

三国时期的东吴四大都督分别是谁?孙权对他们有何评价?

三国时期的东吴四大都督分别是谁?孙权对他们有何评价?

吴国,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都是一顶一的英杰之才,为孙权坐断东南与曹刘相抗贡献了很多。那么在孙权心目中,他对于周瑜、鲁肃、吕蒙是如何评价的呢,谁的地位最高?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

杜琼: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学者,受到蒋琬、费祎等人器重

杜琼: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学者,受到蒋琬、费祎等人器重

杜琼(?-250年),字伯瑜,蜀郡成都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学者。 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杜琼学识渊博、沉默少言,自幼时跟随任安学习,是三国时期著名学者。初仕刘璋,为从事,刘备割据益州后,任为议曹从事。后主时期,拜谏议大夫,迁左中郎将。丞相诸葛亮去世,后主刘禅使杜琼追赠丞...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