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开仓赈灾为什么都是施粥 直接派米不是更好吗

历史文化6年前 (2019-01-15)20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赈灾,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天灾,是历朝历代都会发生的事情,当灾难发生的时候,最受苦的还是老百姓。每当这时候,皇帝往往都会下令全国赈灾。但我们也会发现,古代每次开仓赈灾,几乎都是施粥,然后灾民排队领取。为何非要施粥,而不是做成干饭,或是做些面食之类的,甚至直接派米,不是更方便吗?

古代开仓赈灾为什么都是施粥 直接派米不是更好吗

一、朝廷为什么要开仓赈灾?很简单,是因为灾民没有粮食吃。为何灾民没有粮食吃?那是因为古代粮食产量低。而为什么粮食产量低呢?这就有很多原因了,比如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如今的农作物杂交技术,没有健全的水利工程,田地被公家占用,没有提高产量的化肥等等。

在这些综合因素下,一旦遇到天灾,那么农民的收成就更少了,如此一来,百姓自然没有足够的粮食吃。虽然国家平时有存粮,但国家人口也多,真要开仓赈灾,其实也未必足够。再说,这种情况还不知要维持多久,所以只能尽量节约粮食。

因此,熬粥就是最节省的办法,粥里面可以掺水,而人喝了水以后,也能产生饱腹感。这样就可以用少量的粮,解救更多灾民的饥饿。在那种情况下,有一碗粥喝,对灾民来说也是一件幸福事了。

古代开仓赈灾为什么都是施粥 直接派米不是更好吗

二、像国家这种开仓放粮赈灾的机会,并不是特别多,一旦到了这时候,就说明情况比较严重了。什么地方开仓放粮,灾民就会往哪里聚集,可有的人明明不困难,却也要去凑这个热闹。

灾民人数之多,粮食本身就不够分,再加上这些假冒的人,就更是不够用。所以往往只会熬粥,久而久之,就只会有真正饥饿的人,才会来领取了。

古代开仓赈灾为什么都是施粥 直接派米不是更好吗

三、我们已经解释了,为什么不直接派米,那有人或许会问,不是还可以做面食吗?比如做些馒头或是馍馍,这样不是更能饱腹吗?但要做这些东西,必定会花费更多时间。可如果换成熬粥的话,一次就可以做很多,也就能满足更多灾民的需求。

还有一点就是,如果将粥换成干粮,这样倒是方便灾民储存,他们饿的时候再拿出来吃也可以。但问题是,当时的环境下,饥饿的人有多少,这些人在极度饥饿的状态下,必定会四处抢粮食吃。

那么前面排队的灾民领到馒头,说不定还没走出去,就已经被别人抢了。而粥就不会,灾民往往领了之后,之一时间就喝下去了,别人也不容易抢,毕竟一不小心就全洒了。

最重要的是,馒头等面食虽然饱腹感强,但人在饥饿的状态下,往往是狼吞虎咽。馒头、馍馍这类食物不易消化,很容易给大家带来更多危险。所以更好的办法,还是熬粥给他们喝。

古代开仓赈灾为什么都是施粥 直接派米不是更好吗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会想,古代灾民那么可怜,可朝廷都只是给他们施粥,这样会不会太小气,太过于“表面功夫”了。但实际想想,施粥才是更好的办法。不仅可以帮助到更多的灾民,也能带给他们饱腹感。关键人在饥寒交迫的时候,喝一口粥,总比吃硬邦邦的食物要舒服。

再说,直接派米的确是方便,但除了粮食不够分,和可能被抢之外,灾民还要找地方将它煮熟。别人都是千里迢迢赶来领粮的,结果还要自己煮,那领来干什么?而且灾民必定万分珍惜粮食,就算拿到米且有地方煮,他们还是会熬成粥,如此一来不是多此一举吗?

所以,朝廷在赈灾这方面,并不是“小气”,或是只为了做“表面功夫”,而是的的确确为灾民考虑过的。只有帮助到更多灾民,才能使国家持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农政全书》《中国通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1/231451.html

“古代开仓赈灾为什么都是施粥 直接派米不是更好吗” 的相关文章

陆文圭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陆文圭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

宝安公主:宋英宗赵曙第二女,爱读古文,内外称贤

宝安公主:宋英宗赵曙第二女,爱读古文,内外称贤

宝安公主赵氏(1051年—1080年6月7日),史称魏国贤惠大长公主。宋英宗第二女,母为宣仁圣烈皇后。公主爱读古文,喜欢书札,救济驸马亲属,内外称贤。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嘉祐八年五月庚戌(1063年6月8日),封宝安公主。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进封舒国长公主,熙...

隋唐十八条好汉,都有哪些人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隋唐十八条好汉,都有哪些人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提起隋唐英雄,很多人都知道有十八条好汉,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隋唐十八条好汉,还有跟十八条好汉名单部分重合的四猛、四绝、十三杰、八大锤,除了除秦琼、单雄信 、尉迟敬德、来护儿等人,基本都是虚构。基本虚构并不等于完全虚构,比如被误认为是完全虚构的前三名和第七名,在史书中上...

魏扶:唐宣宗时期宰相,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魏扶:唐宣宗时期宰相,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魏扶(约785年-850年7月14日),字相之,唐朝官员,唐初名相魏征四世孙,同州澄城(今陕西澄城北)人,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晋州市),出身巨鹿魏氏,唐宣宗年间任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魏扶虽居高位,但作为唐朝官史的两唐书没有他的传,根据其家谱作传,其先...

宇文化及是什么来历?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他的故事

宇文化及是什么来历?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他的故事

在隋朝历史中,与文化及出身高贵,可谓是位极人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众所周知,隋末天下大乱,王廷溃腐不堪,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造成这一切的直接原因就是隋炀帝杨广的暴政。似乎隋炀帝的暴君形象已经盖棺定论,然而纵观他的功绩,只能说是不合时宜。罪在当代,...

在古代清宫妃子总是带着甲套,是因为什么?

在古代清宫妃子总是带着甲套,是因为什么?

虽然我们在各大影视剧之中,看到护甲套的场景大多数都是清宫剧,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不论是放在过去还是现在,都不会过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对于女子而言,更是如此。她们对于美的审美和追求,好像是刻在骨子里、融入血液中,即便是穷苦人家的女子...

在文学、诗词方面,刘桢有哪些成就?

在文学、诗词方面,刘桢有哪些成就?

刘桢(?―217年),字公干,东平宁阳人。东汉末年名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尚书令刘梁的孙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桢博学有才,警悟辩捷,选为丞相(曹操)掾属,交好魏文帝和曹植兄弟。参加曹丕筵席时,平视王妃甄氏,以不敬之罪罚服劳役,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

在古代皇帝外访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是如何做的?

在古代皇帝外访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是如何做的?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古装剧一直以来都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文化,以我们熟知的古装剧集来看,皇帝的微服私访在其中是常有出现的,这是以一种演绎化的手法来将故事推向高潮。而说到古代的皇帝们,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先不说他们坐拥天下吧,有的皇帝还喜欢经常的微服私访,但是...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