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同样都是夺取他人的江山 曹丕和司马氏风评为何完全不同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2-12)230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丕篡汉和司马篡魏,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经历过太多的王朝更替,其中不乏有不少以谋朝篡位得于一统天下的。在乱世三国的短短数十年间,就出现过曹魏篡汉和司马氏篡魏。

二者形同势同,最终的目的一致,但留给后人的风评各异。

同样都是夺取他人的江山 曹丕和司马氏风评为何完全不同

究其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曹丕篡汉自立,终归是走了汉献帝禅让这道程序,相比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形势上要缓和得多,所以也容易被世人所接受。

曹丕的权力是建立在他父亲苦心经营多年的基础之上的,东汉王朝对他无恩,所以做起事来无需顾虑重重。

而曹操却不同,从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他实际上就已经承认了汉献帝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并借此得到了诸多豪门士族势力的支持和北方九州百姓的追随。

东汉王朝于他,不仅有恩,而且让他师从有名,从此号令天下。他花了整整30年的时间,彻底动摇了东汉赖于生存的国本,使得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可临到了头,他才发现,当初挟天子以令诸侯″带给他的便利,却成了他无法篡汉以自立的一道枷锁。

就如刘备孙权谤议自己的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一样,在曹操的身上,已经深深地烙上了东汉王朝所赋予的印记,纵是做贼,也是汉之贼子,无论是采用汤武革命的方式,还是逼迫汉献帝以尧舜禅让的方式,一旦篡汉自立,这辜恩背主的恶名必将让他背负千年,臭名青史,这显然是孤傲自负的曹操所不愿意看到的。

同样都是夺取他人的江山 曹丕和司马氏风评为何完全不同

而曹丕就没有了他父亲这么多的顾忌,正如我们前面说到,他的权力是来自于他的父亲,篡汉自立或要遭受道义上的兴师问罪,却绝不至于让自己的良心受到半点谴责。

他要做的,只是一个选择,是用汤武革命的暴力,还是尧舜禅让的平和?

不管汉献帝愿不愿意,他最终还是以和平的方式将帝位禅让给了曹丕。

后人评价曹丕篡汉稍显温和,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曹丕在势在必得的情况下,并没有采用最简单的暴力,而是愿意花费心思去导演一出汉魏禅代的假戏,让自己的篡位变成了禅让,从而达到自己改朝换代的目的。

同时,在处理汉献帝的问题上,曹丕也表现得非常高明,不仅给予汉献帝以国宾的礼遇,还封其为山阳公,封邑万户,可以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可谓是给足了汉献帝面子。

即使有人质疑汉献帝禅让是曹丕所逼,但从名义上来看,它至少符合当时传统意义上的仁政精神和礼治原则,因此无可厚非。

但司马懿篡魏之所以为人诟病,在于曹操当年不忍心去做,也不屑去做的事情,司马懿不仅做了,还做得亳无品格。

可以这样说,司马懿所有的地位和权力全部都来自于曹魏,四代老臣,两朝顾命,深受曹魏大恩。你不思图报也就算了,却还兵变谋反,逼宫篡位,将曹氏一族的核心人物一网打尽,这吃相未免也太难看了吧!

如此忘恩负义之徒,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自然为天下人所不齿。便连司马氏建立晋朝之后,也觉得自己阴谋篡国,弑杀君主,实在是无颜要求自己的臣子尽忠,因此只敢言孝。

同样都是夺取他人的江山 曹丕和司马氏风评为何完全不同

其二,从民族大义来讲,曹魏统治北方数十年,在抗击北方异族势力的侵略上作出过非常巨大的贡献。

而司马氏所建晋朝不到半个世纪,却使中华民族经历了长达二、三百年的分裂局面,凡我族人,谁不痛心疾首,司马一族,必定难辞其咎。

提到战火纷飞,军阀割据的三国,很多人都会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那就是在那国家四分五裂的时代,怎么不见外域异族入侵中原的事件发生。

当时曹魏雄居北方,所面对的是最为强悍的南匈奴、乌桓、鲜卑等族。早在官渡大战取得胜利之时,曹操就以一支数千人马的轻骑奇袭辽东,以兵贵神速之机,将乌桓的蹋顿单于斩杀,致使二十万乌恒大军群龙无首,只能接受曹操的收编安抚,再也没翻过什么大浪。

而在对待北方另一支强大的异族势力匈奴时,曹魏历来的政策就是打,一直打到它服了为止。结果匈奴在遭受了无数次失败之后,只能老老实实地俯首称臣,被曹魏分而治之,管辖约束。

而在这些异族之中,鲜卑王轲比能不仅有雄才大略,且还野心勃勃,数度入侵中原,都遇上了曹操这个乱世枭雄。这一下被虐的那个惨呀,曹操在世一天,他未敢踏入中原半步。

等到曹操一死,轲比能以为机会了,却没有想到曹丕更狠,还没等到轲比能有所行动,就先派刺客把他杀了,鲜卑族也由此没落。

由此可见,曹魏虽处乱世之中,但在民族大义面前从不含糊,视之我中华民族之脊梁,亳不为过,世人又怎能忍心因为他过往的一些得失而对他求全责备呢?

同样都是夺取他人的江山 曹丕和司马氏风评为何完全不同

但司马氏所建之晋朝,不敢言忠,致使有八王之乱。八王之乱自相残杀,中原元气为之大伤。而外域异族正是看到了这可乘之机,纷纷入主中原,从而引发了中华民族最为耻辱的一幕——五胡乱华。

老百姓其实很简单,你只要让他挺起胸膛做人,踏踏实实过上好日子,纵然你有错,他们也会选择淡忘你的错,记得你的好。这大概就是世人大多对曹魏篡汉并不反感的原因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2/236147.html

“同样都是夺取他人的江山 曹丕和司马氏风评为何完全不同” 的相关文章

凿壁借光讲的是什么故事?最后的结局如何?

凿壁借光讲的是什么故事?最后的结局如何?

匡衡,西汉大臣、丞相,也是故事凿壁借光的主人公。凿壁借光这个故事讲的是匡衡爱好读书,但出身贫穷,家境贫寒。为了获取读书资用给地主家帮工,买不起蜡烛的他偶然间发现邻家有烛光,并且透过墙壁上的小孔照射到他家,他便偷偷凿穿了两家的隔墙,靠着那微弱的亮光读尽诗书。后来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匡衡拜...

邓绥是什么出身?她对汉朝都有哪些作为?

邓绥是什么出身?她对汉朝都有哪些作为?

邓绥绝对是值得我们后人铭记的杰出女政治家, 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元兴元年(105年),汉和帝去世,年仅24岁的皇后邓绥成为太后,开始了临朝称制16年的生涯。那邓绥是如何治理汉朝的呢,为何她死后邓家惨遭打压呢。一,出身名门邓绥出身南阳邓氏,是东汉开国第一功臣邓禹...

陈登当初是支持刘备的 陈登为什么转头曹操

陈登当初是支持刘备的 陈登为什么转头曹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陈登拥戴刘备,为什么会投奔曹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对陈登有印象,他就是拥戴刘备为徐州牧的人。陈登本是陶谦的手下,但是在陶谦去世后,却投奔了曹操。那么陈登之前是支持刘备的,为什么会突然去投奔了曹操呢?其原因有两点。1、刘备刚起...

诸葛亮北伐时如果魏延代替马谡 魏延能守住街亭吗

诸葛亮北伐时如果魏延代替马谡 魏延能守住街亭吗

对北伐时,如果魏延替代马谡镇守街亭,能守住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中,一直都是战事不断,曹操,刘备,孙权斗智斗勇,非常的精彩。在后期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了继承刘备的遗愿,担任起了匡扶汉室的重任,但是由于后期蜀国人才的缺乏,五虎将都不在了,所以诸葛亮北伐六次并未成...

有哪些与王夫之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王夫之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广衡阳县人,明遗民,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学者王朝聘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五年(1632年),考中秀才,组织“行社”、“匡...

都是五子良将之一,于禁有假节钺而张辽没有,是为何?

都是五子良将之一,于禁有假节钺而张辽没有,是为何?

假节钺代表皇帝的出行,凡持节的使臣,就代表着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相应的权力。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子良将个个能征善战,统兵打仗都不含糊,曹操都非常重用他们。这里面,于禁是五人中,唯一的一个假节钺,其余四位都是假节...

历史上赵禹的品性如何?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上赵禹的品性如何?最后是什么结局?

一意孤行自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的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某件事,是个贬义词。赵禹,西汉司法官。斄县人。早年间赵禹有些才华,以佐史的身份出任京都官府吏员,之后成为周亚夫的属官,不久之后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相继担任了御史、太中大夫等职。在那之后他与...

朱买臣是如何发迹的?最后被汉武帝所杀是因为什么?

朱买臣是如何发迹的?最后被汉武帝所杀是因为什么?

马前泼水,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夫妻离异,无法挽回。也是京剧经典曲目之一。朱买臣,字翁子,会稽郡吴县人。西汉大臣。七国之乱爆发之后,朱买臣与妻子为了躲避战乱逃亡会稽郡,但他不会经营生产,只喜欢读书,所以生活并不富裕。但为了维持生计的他只能靠上山砍柴换取吃食,在这样贫困的条件下,朱买臣也没有放弃读书,他...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