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将军为什么都是大肚子 这个大肚子真的很重要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将军大肚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陷入内乱,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以说,战争是封建王朝的主题之一,没有大的战役也有小仗要打,所以在国家治理中才分为文官和武官,文官一般是一些文弱书生,面容白净;武官则是膀大腰圆,面如黑炭,这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的刻板映像。
随着近些年一些热播剧的开拍,一些武将也被演绎成赵子龙一般,面容姣好,身轻如燕,却力大无穷,还能挥舞兵器,身着重甲,上阵杀敌,时不时还能阵斩敌将,大杀四方。这种刻画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过去的武将往往都有一个大肚子,并不是各个都有八块腹肌,迷倒一片,而将军肚也不只是一种称呼,而是真的存在。
在秦皇陵的兵马俑中,可以看见一种现象,职位越高,肚子越大,甚至肚大如猪,将军肚的说法就是从这衍生出来的。虽然其中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但也是来源于真实情况,也就是说,如果有人不小心穿越回古代,可能看见两方将领都挺个大肚子在那里斗将。其实这种情况并不难理解,只是在今天看来不是很健康,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大肚子很重要。
首先,武将们都喜欢爱喝酒,战前需要喝酒提升士气,为自己壮胆,战后,打了胜仗自然要喝酒庆祝。所以,几乎个个武将都是酒疯子,《三国演义》中刻画的张飞,就是这种形象,动辄就希望弄一些好酒,还经常喝醉打人。
而且,秦人喜欢饮酒,随着礼崩乐坏的西周一去不复返的,除了井田制,还有对酒的限制,酒走入百姓生活,让他们欲罢不能,秦朝也禁酒,但是没什么用。
其次,大肚子对于打仗很有用的。武将需要身披重甲,拉弓射箭,舞刀弄枪,不仅如此,还要长期骑马,这些都对腰腹力量有很大的要求,如果是杨柳细腰,恐怕很难撑住这些活动,这些运动量放在全民素质普遍提升的今天,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对于古代人来说就更难了。
大肚子一般也代表着人的体格壮实,体重大,相较而言,体重越高,肌肉含量可能就越高,力量也就更强,在排除技巧的因素下,更大的体量,更容易带来胜利。所以,大肚子可能意味着战斗力越高。很多影视剧都演绎过安禄山的片段,剧中一般都是肚子很大,身材很宽,一脸胡子,脸上长满了肥肉,其实按照史书来看,确实如此,甚至程度还不够,而其他的武将,可能都是小一号的安禄山。
除了打仗,将军们要骑马穿过很多地方,甚至要连夜行军,昼夜不停,同时还要防止敌人的偷袭。昼夜不卸甲,对于他们来说同样是一种考验,如果没有厚重的脂肪层,他们估计很难撑下去。而这个大肚子还可以在受伤时保护身体的脏器不受伤害,如果只是划破脂肪层,那还是很容易救下来的。
最后,从一些古代文学作品中,还有审美倾向来看,大肚子也是应该的。古代人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可能并不只是形容人的宽宏大量,从一些京剧和绘画上能够看出,早期的文官也是挺着大肚子,戴着宽且长的腰带,像汉武帝、唐太宗的画像,也是肚子很大,好像这样才有威严一样。
文官尚且如此,何况武官,而文弱书生的文官形象,更多是出现在唐朝之后,因为唐朝的宰相一般都是去前线打过仗的,到了宋朝,都是士大夫治天下,才成了这样,而且在宋朝的抗金名将岳飞,就是大肚子,无论是画像还是演绎,都是如此,因为这代表着古代人崇尚的一种武力。
总而言之,古代的武将和影视剧中表现得有些不同,他们的大肚子也不是当了将领,能够整日山珍海味的吃,才形成的。对于他们来说,好看可能是放在最后一位,只有活下来才最重要,想要活下来,就要有强大的武力和耐力,想要获得这些,一个不好看但实用的大肚子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三国演义》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