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汉武帝只杀了十万匈奴人 他们为何从此一蹶不振了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3-18)18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武帝和匈奴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匈奴是一个古老的北方游牧民族,它和中原王朝打了几百年的交道。从战国七雄,到秦始皇时候的秦朝,再到两汉时期,最后西晋八王之乱,北方民族大融合后,匈奴才慢慢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匈奴最强大的时候应该是在西汉初期到汉武帝在位前期,后来随着大汉国力强盛,汉武帝数次派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匈奴慢慢的衰落下去,但是虽然衰落,依然是中原王朝最头疼的问题。

汉武帝只杀了十万匈奴人 他们为何从此一蹶不振了

先秦时期北方地区就有很多游牧部落,后来都被分布在阴山南北一带的匈奴部落联盟统一起来,从此匈奴国开始兴起。公元前3世纪匈奴统治结构分为中央王庭、东部的左贤王、和西部的右贤王,控制着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随后匈奴数次侵犯中原地区,战国时期赵国的李牧就曾大破匈奴十余万骑,从此匈奴十余年不敢南犯。

秦始皇时候,就派大将蒙恬率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收河套地区,并且把长城连起来,构筑漫长的北方防线。蒙恬镇守十余年,匈奴人不敢再犯。正所谓“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就是说的蒙恬的丰功伟绩。

汉武帝只杀了十万匈奴人 他们为何从此一蹶不振了

秦末汉初,由于中原地区战乱纷飞,匈奴在单于冒顿的统领下,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不光向西驱逐走月氏,向南吞并楼烦等部落,还收复了被秦国蒙恬夺取的匈奴领地。汉初刘邦亲征匈奴,都被围困在了白登,后来贿赂了冒顿的老婆才逃了出来。汉朝等到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而匈奴处于伊稚斜单于时期,两边的实力发生了转变,汉武帝雄才大略,派出了卫青和霍去病,数次打击匈奴,从此匈奴慢慢的衰落。虽然没有灭亡,但是对中原的威胁越来越弱。

汉武帝只杀了十万匈奴人 他们为何从此一蹶不振了

那么为什么匈奴这么强大,汉武帝就杀了他们十万人,为何匈奴就从此一蹶不振了?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汉武帝数次攻打匈奴,消灭的匈奴人并不止十万,再说不能光看消灭敌人的数量,最主要的是打击是否连续,是否能够给敌人致命的打击。我认为匈奴一蹶不振的原因有四点。

之一,歼灭匈奴数量不止十万。汉武帝在位时期一共发动了三次大战:河南之战(也称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仅仅漠北之战中,卫青和霍去病两位战神共歼灭匈奴军9万余人,使其一时无力渡漠南下。之前的河西之战,霍去病歼灭匈奴三万人,受降匈奴右部十万人。再加上漠南之战斩杀的几千人,还有非战斗减员,匈奴损失的军队肯定大于十万。

汉武帝只杀了十万匈奴人 他们为何从此一蹶不振了

第二,并且匈奴本来人数就不多,损失的军队很难补上,这也是匈奴一蹶不振的原因。

第三,那就是汉武帝雄才大略的政策。在汉武帝的打击下,匈奴向北处逃走,迁至荒芜的漠北草原。然后汉武帝不是打跑了匈奴就完了,因为打了就不管了,匈奴一样还可以卷土重来。

汉王朝利用夺得的匈奴肥美的水草地,让原来的乌桓族迁移过来,用来侦查匈奴的动静。又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月氏、大宛,以和亲的政策,拆散匈奴与乌孙的联盟。还在浑邪王故地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切断其与羌族的交通,并且为了巩固四郡,还迁移了很多汉民,把河西四郡变成了农耕区。在这样的情况下,匈奴是很惨的,栖息地被压缩,并且还是草地不好的地方,光温饱问题就解决不了,哪有力气和大汉打仗。

汉武帝只杀了十万匈奴人 他们为何从此一蹶不振了

第四,卫青和霍去病不止消灭了匈奴的精锐军队,还俘获了很多的牛羊马匹。漠南之战,获其男女1.5万余,牲畜数十万头。河西之战,俘虏牲畜无数,还俘虏了匈奴十万人。这样被敢到漠北的匈奴,生存都成了问题,在恶劣的环境下,饿死的匈奴人也不少。

虽然汉武帝打的匈奴几十年不敢入侵大汉土地,但是汉朝的国力也被大量消耗,所以等到汉宣帝刘病已时,主要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当然这时候匈奴也没有了以前的强大,大汉时不时的打击一下,可以说从汉武帝以后,大汉想打就可以打一下匈奴。没想到汉朝以后的晋朝,司马家族出了个弱智儿童晋惠帝,然后八王之乱,北方大部分地区被少数民族入侵,匈奴人刘渊都建立了汉赵。不过随着匈奴人的内迁,最终融入到各民族中去了。

汉武帝只杀了十万匈奴人 他们为何从此一蹶不振了

综上所述,汉武帝确实是个英明的君主,他不光知道武力打击匈奴,还运用了很多好的政策。比如对匈奴进行经济封锁,外交封锁,地域封锁。在大汉天子的一系列组合拳下,再强大的游牧民族也很难招架。另外卫青和霍去病这样的大将也出力不少,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3/242047.html

“汉武帝只杀了十万匈奴人 他们为何从此一蹶不振了” 的相关文章

明英宗朱祁镇除了废除殉葬制度外,还做过哪些好事?

明英宗朱祁镇除了废除殉葬制度外,还做过哪些好事?

众所周知明英宗朱祁镇不是个好皇帝,土木堡之变的污点是洗不掉的,但是他废除了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那么除了废除殉葬制度外,他还做过哪些好事?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两次在位)。第一次继位称帝,年仅九岁,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诚孝昭皇后...

陶谷是什么人?赵匡胤登基之后他是什么结局?

陶谷是什么人?赵匡胤登基之后他是什么结局?

陶谷,北宋大臣,本姓唐,避后晋高祖石敬瑭名讳改姓陶。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赵匡胤在距离开封仅二十公里处的陈桥驿被黄袍加身,叛周称帝。随即,赵匡胤在跟将士们约法三章之后,率部回师开封,后周灭亡,宋朝建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也有如韩通、魏仁浦...

王慧龙:南北朝时期北魏名将,他建立了哪些功勋?

王慧龙:南北朝时期北魏名将,他建立了哪些功勋?

王慧龙(390年~440年),字慧龙, 太原晋阳人。北魏名将,东晋尚书左仆射王愉之孙、散骑侍郎王缉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十四岁时,遭遇东晋太尉刘裕灭门,渡江投奔后秦。义熙十三年(417年),后秦灭亡后归顺北魏。泰常八年(423年),跟随明元帝拓跋嗣南征...

清朝后宫中的妃子是如何侍寝的 正史上记载是什么样的

清朝后宫中的妃子是如何侍寝的 正史上记载是什么样的

对清代正史中,是如何记载后宫妃嫔侍寝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一些清宫影视作品以及野史中,后妃侍寝基本上是这样一个程序:皇帝睡觉前要翻后妃的牌子,被翻到牌子的后妃,在去见皇帝前要沐浴,然后一丝不挂由几个太监用一条大被子裹起来,然后一直抬到龙床上,静候皇帝的到来。这...

贾诩为什么被称为毒士 贾诩都做出了哪些毒计

贾诩为什么被称为毒士 贾诩都做出了哪些毒计

你真的了解贾诩被称为毒士,是否太过分了?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倒不是说贾诩这个人真的毒,而是他所出的主意,总是能造成比较恶毒的结果。所以让他戴上一顶毒士的帽子,一点也不委屈贾诩。那么他都出了哪些导致恶毒结果的计谋呢?计谋一,怂恿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郭汜和贾诩,昔日都是董卓的部下。这个...

乾隆为何要举行千叟宴?之后都发生了什么?

乾隆为何要举行千叟宴?之后都发生了什么?

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清朝第六位皇帝,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千叟宴”,一定要说清朝康熙皇帝。为了体现仁孝天下,更为了笼络人心,巩固自己的统治,康熙皇帝干了一件事:宴请65岁以上的老人。时值康熙六十大寿,他突发奇想,为了与民同庆,他与众大...

吕不韦一生传奇,最后却被罢相革职到底发生了什么?

吕不韦一生传奇,最后却被罢相革职到底发生了什么?

吕不韦毋庸置疑是战国末年一位极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我们知道,嬴政13岁在秦国称王。虽然在此之前,吕不韦曾经在赵国有恩于嬴政,但出于诸多政治目的和私人恩怨,嬴政最后还是将吕不韦削官,到头来吕不韦不得已饮鸩自杀。试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一、吕不韦其人吕不韦是战国末...

司马光砸缸讲的是什么故事?司马光救的是谁?

司马光砸缸讲的是什么故事?司马光救的是谁?

司马光是中国北宋思想家、历史学家。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司马光砸缸》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这个故事一度还被现代人改编成了儿歌。故事里的有两个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司马光,一个是被救的孩童。没错,司马光就是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作者。不过比起他所写的这本史书而言,可能很多人更为熟悉的是发...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