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世民去世4年,三位驸马为何相继被斩?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4-02)150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唐朝,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隋朝末年,李渊父子建立唐朝,唐朝是一个繁盛的朝代,但是,在长达289年的唐朝历史上,发生过多达20多次宫廷政变,几乎每一位唐朝帝王都遭遇过宫廷喋血。唐朝初年的三次政变为例:

(一)武德年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唐高祖李渊大权旁落,从此李世民成为唐帝国的主宰者。

(二)贞观年间,太子李承乾联合侯君集等人密谋造反,东窗事发,李世民痛心不已,贬嫡太子李承乾为庶人,“李承乾谋反案”最终使嫡三子李治获利,李治被立为太子,成为后来的唐高宗。

李世民去世4年,三位驸马为何相继被斩?

(三)永徽四年,发生了著名的“房遗爱谋反案”,可谓震惊朝野。这件谋逆大案直接导致一位皇叔、一位皇兄、两位公主自尽,为了彻底肃清此案,唐高宗甚至一口气杀掉了3位驸马。

对比这三次政变,可以看出“房遗爱谋反案”是唯一一次既不涉及太子,又对唐帝国未来帝位传承影响较小的一次政变,然而,仔细看来,唐高宗对这次政变的处理结果却十分不同。

房遗爱是唐朝名相房玄龄的次子,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婿。隋朝末年,房玄龄身为李世民的智囊和秘书,助李世民平定天下,李世民登基后,封房玄龄为梁国公。

李世民去世4年,三位驸马为何相继被斩?

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制,房玄龄立长子房遗直为世子,将来继承梁国公爵位。李世民为了彰显他和房玄龄“君臣一体”,把高阳公主(李世民第17女)许配给了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这样一来,房玄龄就有两个儿子同时屹立于朝堂之上,光耀房家门楣。

其实,在封建社会,皇帝为了稳固和大臣的关系,双方结成儿女亲家是非常常见的。只是,大部分功臣都由长子袭爵,因此,多选择次子和皇室联姻。李世民深谙此道,例如,杜如晦的次子、柴绍的次子、王珪的次子、程咬金的次子都娶了李世民的女儿。所以说,李世民把高阳公主嫁给房遗爱,这桩婚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高阳公主却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公主。她的不安分表现为以下三点:

其一,高阳公主为人跋扈,房玄龄在世时,她尚且有所顾忌,等房玄龄去世,梁国公爵位传给长子房遗直后,高阳公主开始怂恿丈夫房遗爱夺取大哥的爵位。高阳公主虽然是房遗直的弟媳妇,但毕竟是李世民的亲生女儿,房遗直不敢和高阳公主正面对抗,只得向李世民告状,李世民几次斥责高阳公主。

其二,高阳公主生性风流,她和一个叫辩机的僧人私通,后来事发,李世民将辩机和尚腰斩。

其三,高阳公主嫁给房遗爱后,多次派人到皇宫打探情报。

李世民也知道高阳公主不是善茬,多次斥责这个女儿,这让高阳公主对李世民心生恨意,史载“太宗崩,无戚容”,作为女儿,李世民驾崩时,高阳公主一点都不伤心。

唐高宗即位后,高阳公主一直在伺机而动。永徽四年,唐朝名将、驸马薛万彻(娶李渊第十五女丹阳公主)因罪被贬,对唐高宗心生怨恨。另一位驸马柴令武(柴绍之子、娶李世民第七女巴陵公主)也借着给妻子治病的理由长期留在京城。于是,高阳公主和房遗爱说服薛万彻、柴令武等人意图发动政变。按照计划,他们打算先控制京城,废掉唐高宗李治,然后拥立李渊的第六子荆王李元景为帝。不过,政变的消息遭到泄漏,唐高宗得知后勃然大怒,迅速逮捕高阳公主等人,然后派长孙无忌来审理此案。

众所周知,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托孤大臣,也是唐高宗的亲舅舅,此人位高权重,老谋深算,唐高宗派长孙无忌亲自审理此案,可见对此案的重视。

长孙无忌不仅严格审理了此案,并且还陷害李世民的三儿子吴王李恪。孙无忌各方搜集“证据”,打算从重判决,经过唐高宗李治的批准,三位驸马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被斩首示众。《资治通鉴》云:

诏遗爱、万彻、令武皆斩,元景、恪、高陽、巴陵公主并赐自尽。

另外,李元景、李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四位皇家子女被赐自尽。另外,三位驸马的家人悉数收到连累,例如,房遗爱的哥哥房遗直因此案被流放岭表,柴令武的兄长也被流放岭南,其余沾亲带故者皆被株连。

其实,“房遗爱谋逆案”的主谋仍然是房遗爱、高阳公主,其他人仅仅是参与,吴王李恪甚至根本不知情,这个判决还是过重。

例如,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在魏征等人的劝谏下,李世民下令赦免了其余从犯。贞观十七年,“李承乾谋逆案”爆发后,李世民贬李承乾为庶人,杀掉了侯君集,其余众人并没有被诛杀。既然前两桩谋逆案都没有大肆株连,面对“房遗爱谋逆案”,唐高宗和长孙无忌为何要大开杀戒呢?而且还诬陷了吴王李恪?唐高宗为何如此决绝呢?

实际上,唐高宗之所以指定长孙无忌来审理此案,就已经注定了这个结局。

唐高宗刚登基的几年内,之一在皇室中威望不足,第二总给人以宽厚仁慈的感觉。长孙无忌身为李世民的托孤大臣,他代表着唐高宗的利益,他能帮唐高宗做的就是:杀一儆百和清除异己。于是,在长孙无忌的劝说下,唐高宗一口气杀掉了房遗爱、柴令武、薛万彻三位驸马!

要知道,自古以来,皇室宗亲若是犯罪,也要讲究“皇家颜面”,所以,高阳公主等四人被赐死,而不是让他们死在众人之下。但是,三位驸马也是皇亲,其中,柴令武更是平阳公主(李世民的姐姐,唐初名将)和柴绍的儿子,身份尊贵。唐高宗把三位驸马斩首示众,让他们死于街市之中,这样做虽然有些反常,但目的已非常明显,就是为了震慑群臣。唐高宗通过让三位驸马暴尸街头向大家传递一个信号:唐朝第三位皇帝的权威不容侵犯,否则,不管身份再尊贵,也不过是如此下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4/244645.html

“李世民去世4年,三位驸马为何相继被斩?” 的相关文章

陶谷是什么人?赵匡胤登基之后他是什么结局?

陶谷是什么人?赵匡胤登基之后他是什么结局?

陶谷,北宋大臣,本姓唐,避后晋高祖石敬瑭名讳改姓陶。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赵匡胤在距离开封仅二十公里处的陈桥驿被黄袍加身,叛周称帝。随即,赵匡胤在跟将士们约法三章之后,率部回师开封,后周灭亡,宋朝建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也有如韩通、魏仁浦...

汉哀帝在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有哪些作为?

汉哀帝在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有哪些作为?

汉哀帝自古就饱受非议, 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汉哀帝刘欣,是汉元帝刘奭的孙子,汉成帝刘骜只知道宠幸赵飞燕姐妹,却没有一个子嗣,所以只好立自己的侄子刘欣为太子,他是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就是在他死后,王莽彻底把持了朝政,之后王莽毒死了汉平帝,然后通过禅让的方式取代了西汉王朝的统治。由于刘欣在...

关羽败走麦城时路过马超封地 马超为何没有出手救人

关羽败走麦城时路过马超封地 马超为何没有出手救人

对当年关羽败走麦城,恰好路过马超的封地,为啥马超不救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英雄好汉,便要提到一本名著了,没错,那就是《三国演义》。书中虽说在描述战争的情节占比很大,但也侧面描绘和突出了三国各路好汉的英雄形象,比如刘备、张飞、周瑜、诸葛亮、司马懿等这些人物,他...

秦始皇如果立扶苏作为太子 秦朝还会不会灭亡

秦始皇如果立扶苏作为太子 秦朝还会不会灭亡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秦始皇在盛年时就立扶苏为太子,秦朝还会灭亡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始皇因为生前迟迟没有册立太子,为此给了赵高可乘之机,在秦始皇巡游途中去世后,赵高发动沙丘之变,拥立秦始皇幼子胡亥称帝,之后赵高独揽大权,实行苛政,激起民变,导致秦朝迅速灭亡。...

顾徽:三国时期东吴官吏,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顾徽:三国时期东吴官吏,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顾徽,字子叹,吴郡吴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孙吴官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年轻的时候游历四方,有口才。孙权刚统事的时候,听说顾徽很有才,召进幕府为主簿。顾徽常常跟着孙权出行。一次见军营拖着一男子到市场欲处死,就问他有什么罪。别人说:“他偷了一百块”。顾徽叫他们暂停一...

历史上李建成死后为何还会被李世民砍头?

历史上李建成死后为何还会被李世民砍头?

玄武门之变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玄武门政变发生时,李世民一箭就射死了太子李建成。后来,又同意了他的大将尉迟敬德的建议,割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明明李世民已经亲手射死了李建成,所谓“死者为大”,更何况是兄长,是太子,为什么李世民还要割下李建成以及弟弟李元吉的头呢?为了说明这...

荀彧和曹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两人关系很好吗

荀彧和曹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两人关系很好吗

对三国时期的荀彧,跟曹操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比认为,科学认识曹操和荀彧的关系,必是基于“荀彧从最初就认识到曹操是窃国篡汉之贼”的观点基础之上。否则,在摆脱此观点下,荀彧忠汉和荀彧助曹并不矛盾。人生在世,随着环境变化,世界观和目标信念都会产生...

刘禅并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不愿意交权

刘禅并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不愿意交权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禅并非昏庸帝王,诸葛亮为何就是不交权?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扶不起的阿斗”,千百年间这句话让蜀汉后主刘禅成为了最大笑话。然而,这不是真实的历史,刘禅从223年登基,到263年投降曹魏,在位长达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众所周知,三国鼎足中蜀国势衰微,刘禅能在执政...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