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魏晋时期官僚阶层的日益腐朽没落,其原因都有哪些?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5-11)110

按理说,老子英雄,儿子孙子未必是好汉。但萌生于两汉、兴盛于魏晋的门阀士族制度,却实实在在演绎出一幕老子英雄,子子孙孙一定都是好汉的传承大戏。

门阀士族,通俗点解释就是祖祖辈辈、子子孙孙都是当官的,传承久远,在朝廷中享有特权、有较大影响力的豪门大户。比如琅琊王氏,东晋时期被称为之一望族,朝中官员一度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仅宰相就出了九十余名,实乃古今中外所仅有。还有陇西李氏、弘农杨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都是不同时期的世家大族,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可谓皇朝可以更替,世家之位常在。

魏晋时期官僚阶层的日益腐朽没落,其原因都有哪些?

陈郡谢氏之谢安

门阀世家的形成,跟官吏选拔制度有密切关系。汉代官吏选拔采用的是察举制,各个郡县的地方长官在自己的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通过推选孝廉、茂才、察廉、光禄四行等不同层级,把有关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后,再任命相应官职。这一做法相对于先秦时期的世袭制,肯定是大有进步的。因为各级推举的科目比较多,选拔的范围也比较广,还是为国家选到了不少各具特长的优秀人才。

汉朝这种察举之权集中在皇帝、中央和地方高官的手里,但皇帝毕竟离得远,接触的人也少,所以各地的人才举荐还是主要掌握在地方官员的手中。所以一旦官官相护起来,举荐的结果大受影响,当时被推举的人四分之三都是现任官吏或官员子弟,平民中的优秀人才大多被拒之门外。特别到了东汉后期,任人唯亲、唯财、唯势,豪门世家几乎把持了察举的结果,选出的官吏都是自己人,代代传承的官僚体系开始形成。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针对察举制的弊端,魏文帝曹丕采纳谋士陈群的建议,施行了九品官人之法,也叫九品中正制。核心就是朝廷选派中正去各地选拔官员,按人才优劣评定品第高低,把选拔人才之权收归中央,打破原来地方官吏操纵选举的局面。

所谓中正,就是某个州郡掌管人才品评的负责人,也叫中正官。州设大中正官,郡里设小中正官。从晋朝开始,中正官无论大小都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举荐任命,一般由现任的中央官员兼任。有时,司徒或吏部尚书还直接兼任州的大中正官。这是为了保证中央对选举的直接控制,避免他人对中正事务的干扰。

中正官的主要职责,就是品评人物,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品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看看此人父祖辈的任职资历情况和爵位高低等;二是品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三是定品,即确定品级。品级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层级。曹魏刚施行时依据的还主要是个人品行才能,但晋朝以后就完全按照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的人即使品行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的子弟即使品行评价不高也能位列上品,于是就行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老子英雄儿好汉这一现象在魏晋时期达到了顶峰,也造成了当时官僚阶层的日益腐朽没落。

魏晋时期官僚阶层的日益腐朽没落,其原因都有哪些?

开创科举制的隋文帝杨坚

所以说,古代的寒门子弟真应该感谢隋文帝杨坚,是他开启了科举制选拔人才的先河,使庶族平民凭借品行才学能够入仕为官,将老子不英雄,儿子也能成为好汉变为了一种可能,不能不说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905/251401.html

“魏晋时期官僚阶层的日益腐朽没落,其原因都有哪些?” 的相关文章

王湛:西晋初年官员,性格冲素简淡,沉静和顺

王湛:西晋初年官员,性格冲素简淡,沉静和顺

王湛(249年-295年),字处冲,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曹魏司空王昶之子,王浑、王深、王沦之弟,西晋初年官员。曾历任秦王文学、太子洗马、尚书郎、太子中庶子、汝南内史。元康五年(295年)去世,时为四十七岁。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早年生活王湛少有识度,身长七尺...

虞翻的才能怎么样?他都有哪些作为?

虞翻的才能怎么样?他都有哪些作为?

虞翻是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虞翻在三国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当你读完《虞翻传》,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神奇的人:他出身会稽虞氏,是当地的高门大族,家族五世治易,是两汉象数易学之集大成者。他曾在奏疏中点评了当世几乎所有的易学大师:颍川荀爽(荀彧从父),大名士马融,北海...

李斯在被腰斩的时候 朝中上下为何无人求情

李斯在被腰斩的时候 朝中上下为何无人求情

还不知道:李斯被腰斩,满朝文武大臣为什么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史记·李斯列传》。秦始皇能够顺利...

雍正上位后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雍正对兄弟真的如此吗

雍正上位后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雍正对兄弟真的如此吗

还不知道:雍正帝对兄弟们刻薄寡恩吗?看看他19个兄弟的待遇和结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帝在位后期的九王夺嫡可谓十分激烈,这场政潮的余波直至乾隆初年都还存在,而九王夺嫡的胜利者雍正帝在历史上名声并不太好,有传说他弑父、逼母、杀兄、屠弟,甚至还有害子,这就让雍正帝...

于谦在死之前发生了什么?隐藏了什么真相?

于谦在死之前发生了什么?隐藏了什么真相?

说起明朝的于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有一句话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于谦之死,乃是明朝政治潜规则使然,更是于谦作为官场边缘化、信奉儒家文化而导致的孤立和格格不入,最终,明朝第一国士冤死于刀下。一、从“土木堡之变”说起公元1449年,在土木...

刘备和刘邦都占据着四川地区 两人成果为何完全不同

刘备和刘邦都占据着四川地区 两人成果为何完全不同

对刘备和刘邦都占据了四川,为何刘邦能统一天下,刘备只能败走夷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和刘备虽然都占据了汉中地区,地盘是差不多的。但除了地盘之外,其他所有的条件,刘邦基本上都优于刘备。而且,最关键的是,刘邦面对的是一场混战,就算是最强的项羽,整体国力也远比不上后来...

刘备晚年为什么想除掉诸葛亮是真的吗 刘备为何没有付诸行动

刘备晚年为什么想除掉诸葛亮是真的吗 刘备为何没有付诸行动

对刘备临死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临终前,到底有没想过除掉诸葛亮呢?刘备,一个草根阶层出生的汉室宗亲,坚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卖草鞋的一步步成长为蜀汉的开国之君。他为践行桃园结义同生共死的诺言,不顾蜀汉上下群臣的反对,率倾国之兵伐吴,为二弟关羽报仇雪恨。时运...

汉武帝打匈奴最后以失败告终 匈奴最后为何活不下去

汉武帝打匈奴最后以失败告终 匈奴最后为何活不下去

对汉武帝和匈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抗击匈奴费尽心血,却以失败告终,为何匈奴反而无法生存了?公元前90年3月,汉武帝人生中最后一次对匈奴发动了进攻,李广利奉命率领7万大军从五原郡向浚稽山行军,商丘成率军3万从西河郡向涿邪山进军,马通率军4万从酒泉郡向天山进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