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为何没有存在感 主要的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7-22)130

还不知道: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为何没有存在感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实际上,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皇帝比安史之乱前还多,如果把唐朝以安史之乱分为两段,前后的时间都差不多130-150年,但盛世大唐的后半段,却没有什么存在感,这是为什么呢?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为何没有存在感 主要的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一、奇怪的结局

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战争,还有李唐皇帝们的猜忌的心。

安禄山叛乱之初,在潼关这个地方,唐玄宗赵杀大将封常清高仙芝,后强令哥舒翰出战以至战败投降。此时,郭子仪和李光弼已经在北部开展战斗,直逼范阳。因为安禄山的叛乱和王忠嗣的事,加上身边人的挑拨,唐玄宗已经展现出对大将的不信任。这样,唐玄宗葬送了之一次平叛胜利的希望!

其实安禄山叛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长安已经是安氏兵锋的极限。安禄山占领长安之后,派兵进攻南边的江淮财富之地,并没有追击向蜀中逃窜的唐玄宗。

从这时开始,安史之乱看着越来越不像一场战争,而像一场政治斗争。

756年,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为帝,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李亨的身边已经聚集了当时大唐帝国最能战的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人,还有西北强悍的边军。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为何没有存在感 主要的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第二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郭子仪等在洛阳击败安庆绪,安庆绪退守邺城。然而,一年之后,唐军才追到邺城,给了安庆绪补充防卫的机会。即使这样,唐军9节度使60万大军还是将安庆绪包围在邺城。

安史之乱平定日可待。然而,这场战斗让安庆绪打成了以少胜多。为什么呢?因为唐军9节度使相互不统属,而李亨也不信任他们,派了一个鱼朝恩为观军容使,实际上作为监军。这样也就罢了,好歹有个领导总比没有强,可惜,鱼公公不懂军事。因此,60万大军被安庆绪击破,安军重新占领洛阳。

这里暴露了一个唐朝后期极严重的问题:因为安禄山的叛乱,皇帝对于武将们已经十分不信任,总害怕给了军权又要造反。这是导致唐朝后期宦官专权的重要原因之一。

经过反复的战斗和休息,准确的说,不如是皇帝、大将、安史两家的博弈。安史之乱的当家人从安禄山变成了安庆绪,又从安庆绪变成了史思明,再从史思明变成了史朝义。唐朝这边,皇帝已经换成了唐肃宗李亨之子,唐玄宗李隆基之孙,唐代宗李豫;统兵大将郭子仪、李光弼都已经垂垂老矣,剥夺了兵权。

公元762年,唐军统帅仆固怀恩再次击败洛阳的史朝义。次年,史朝义部下田承嗣、李怀仙、李宝臣据州投降。唐代宗看起来很大度,好像唐军也有些打不动了一样,三人分别被授予魏博、卢龙、成德节度使,几乎连窝都没挪。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为何没有存在感 主要的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实际上,唐廷此时那么衰弱吗?不然,而是皇帝们的老毛病又犯了:对仆固怀恩不信任,担心军功太大,自立了。

于是,唐朝中后期形成了一个怪圈。对于忠于唐帝国中央 *** 的大将,皇帝们总是不怎么信任,所以往往大将们有那么一两场闪光的战役,却在也没有像中前期那样,涌现大批的优秀将军和元帅。而另一方面,对于投降的河北诸镇,对中央有戒心,总是不能全力效忠,唐帝国中央却对他们很纵容,即使有少部分能控制局面的,但是藩镇割据始终没能从根本上解决。

二、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央 ***

中后期的唐朝中央闹得是不可开交,没有一刻调停的。

公元783年,著名的泾原兵变发生,唐德宗李适再次逃离长安。这件事并不能完全怪朱泚等人,但是后果不容改变。从此,皇帝与武将们的信任降低到了冰点。

在唐德宗的布置下,另一类人彻底崛起了,唐德宗以神策军为中央禁军,任命宦官为监神策军左右兵马使。从此,宦官们凭借这支军队的控制权,屡屡干政,甚至废立生杀皇帝。唐德宗以为找到了可以信任的好帮手,没想到给自己找了个太上皇。

于是,皇帝们又找来朝臣,想要从宦官手上夺回军政大权,甘露之变惨遭失败。后来的牛李党争更是让皇帝看到朝臣们也不是善茬。本来权力就十分有限,还要争权夺利,相互倾轧。对于皇帝们来说,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为何没有存在感 主要的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同时,安史之乱的河北诸镇越来越乱,藩镇之乱不仅没有逐渐消弭,还越演越烈,逐步扩展到了唐帝国的经济中心江淮。到了晚唐,几乎全天下都是藩镇的地盘。

因此,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中央 *** 在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朝臣党争的夹缝中想要求得生存,本想左右逢源,却不想扶持起来的都不是善茬。

这样的情况下,唐帝国的中央 *** 确实没什么存在感,除了宪宗、宣宗等少数皇帝又说作为,平衡了三方的势力以外,其他皇帝如走马灯,鲜有作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907/263812.html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为何没有存在感 主要的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的相关文章

康熙留下的四个辅政大臣分别是谁?分别是什么下场

康熙留下的四个辅政大臣分别是谁?分别是什么下场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苏克萨哈是顺治给康熙选定的四个辅政大臣中的一员。这四个辅政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其中,苏克萨哈排位第二。不过,后来苏克萨哈被鳌拜整理出二十四大罪状,要求康熙把苏克萨哈满门超产。鳌拜这样做,明显是想罗织罪名,扳倒苏克萨哈。康熙...

历史上董卓进京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有多残暴

历史上董卓进京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有多残暴

从董卓进京夺权开始,中国历史便开始进入到战乱不休的汉末三国时期。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这是蔡文姬《悲愤诗》对于董卓之乱的描述,说的就是西凉兵把社祭(古代聚会)中所有男人杀掉,头挂在抢来的车子上,女人则用车拉着回军营的场景。这只是董卓之乱其中一个很小的场...

裴松之:东晋至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裴松之:东晋至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人,东晋、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为《三国志注》的作者,与其子裴骃、曾孙裴子野“史学三裴”之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松之出身世代公卿的士族河东裴氏,八岁熟知《论语》《毛诗》,初仕东晋,历任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故鄣县...

范文程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范文程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范文程,清朝开国重臣,帮助清朝统一了全国。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作为范仲淹的十七世孙,范文程是最早投奔满清的汉人之一。他为了帮助满清打败明朝,一生鞠躬尽瘁。有人认为他为国家统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有人则认为他是汉奸。那么,范文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算不算汉奸呢?范...

桑弘羊的一生对汉朝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桑弘羊的一生对汉朝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可以说汉武帝在位 54 年,无论是在政治谋略上,还是在军事、文化、经济建设上,亦或是在对外外交上,武帝都有十分卓越的作为。他铸造了兴盛于鼎盛时期的西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极大地扩张和开拓了汉朝领土。随着边境多事和灾荒的发生,财政日渐困难,他为了保持国库收支平衡,或者实现收入大...

康熙和乾隆在位时间都长达60年 雍正为何只有13年

康熙和乾隆在位时间都长达60年 雍正为何只有13年

还不知道:康熙当61年皇帝,乾隆60年,为何雍正只当13年?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许多人眼里,中国人是公认的“工作狂”。但是有一个人要说自己工作勤奋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这个人就是“雍正皇帝”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当年火遍大江南北且现在热度依旧不减的《甄嬛传》。其中,...

尹默: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精通各种经书、史书

尹默: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精通各种经书、史书

尹黙(生卒年不详),字思潜,益州梓潼郡涪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远游荆州,跟从司马徽、宋忠学习古文经学,尤其精于《左传》。历任劝学从事、太子仆,教授刘禅《左传》,累任谏议大夫、军师祭酒、太中大夫,是蜀汉当朝的一代学士。人物生平研习...

忽必烈和皇太极作为马背上的皇帝 两人最后是怎么死的

忽必烈和皇太极作为马背上的皇帝 两人最后是怎么死的

对忽必烈戎马一生,晚年为何会饱受肥胖和痛风之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知道皇太极是怎么死的吗?有人说是被多尔衮害死的。其实,皇太极很可能是死于肥胖而成的心脑血管疾病。皇太极晚年非常肥胖,据史家考证,皇太极中年就开始发福,身体笨重,加之出征时披上沉重的铠甲,连胯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