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一般的男子 秦兵马俑留下了四大未解之谜!
其一,为何没有统帅俑?这些陶俑无论是步兵、弩兵、骑兵、车兵,都属武士俑, 并不见统帅俑。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认为,可能是按秦制,每 次出征前由秦王指令,一名将帅任统帅。而修建作为指挥部的 3号坑时,将帅还未任命,工匠们不敢随意塑一位作统帅。虎 符正掌握在秦陵地宫中的秦始皇手中呢。还有人认为,也可能 是因为秦始皇是秦军更高统帅,为维护皇帝的绝对权威和神圣 尊严,不能把秦始皇的形象塑在兵马俑坑之中。这两种说法, 都是猜测而已,并无定论。
*** 配图
其二,兵马俑为何被焚毁”发掘兵马俑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一、二号俑坑的木结构 几乎全部被烧成炭迹或灰烬。陶俑和陶马耳上的彩绘颜色经火 烤大都脱落,有的青灰色陶俑被烧成了红色。俑坑经火焚后全 部塌陷。陶俑和陶马被砸,有的东倒西歪,有的身首异处,有 的头破腹裂,有的臂断腿折,有的断成数段,有的成为碎片, 完整的很少。
俑坑的火是谁放的呢?后人推测有三种可能,一是秦人自 己点的火,以烧毁祭墓物品及墓周的某些建筑,使死者灵魂将 此带去阴间享用,即所谓“燎祭”。但是,如果真的是出于占代的丧葬制度和民间风俗习惯而焚毁掉,为什么只烧一、二号 坑而不烧三号坑呢?假如真的是秦人自己烧的,那么肯定从建 成到焚毁的间隔时间不会太久。可是据考古发掘来看,俑坑底 下浸地砖上普遍都有十几层的淤泥层,这种淤泥层绝不是四、 五年能够形成的。
二是秦兵马俑可能是被项羽率领的军队焚毁的。据《汉 锄、《史记》、《水经注》等史籍记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 灭。但上述史书中并没有一个字明确记述项羽军队焚毁秦兵马俑之事,甚至连秦兵马俑的字样都没提到。因而,把烧兵马俑 的罪过加在项羽的头上,只能是后人的猜测罢了。
三是兵马俑坑中的火是因为坑内的陪葬物等有机物腐败产 生沼气,自燃而造成的。但是,同样的俑坑,同样的环境条件 为什么只烧了一、二号坑而三号坑却没有起火呢?这也没有科 学的根据。
*** 配图
其三。陶俑 *** 之谧。兵马俑坑中的陶俑和陶马均是泥制灰陶。火候高、质地 硬。经观察,没有发现模制迹象,肯定是一个个地雕塑而成。 陶俑、陶马身上原来都绘有鲜艳的颜色,因俑坑被毁,加上长期埋于地下,颜色几乎全部脱落。但从局部留的颜色仍可窥见 颜色的种类繁多,有绿、粉绿、朱红、粉红、紫蓝中黄、桔 黄、纯白、灰白、赫石等。各种色调和请、艳丽,更增添了整 个军阵的威武雄壮。
这些陶人陶马在暗无天日的地下掩埋了20多个世纪,出 土后,仍然保持了色泽纯、密度大、硬度高特点,以手敲击, 金声玉韵,真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当代的制陶工艺大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至今仅能仿造一些简单的陶人。他们 想要复制陶马,反复试验竟无一成功。秦代这种杰出的泥塑工 艺和制陶工艺,使后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但它的技术、配方, 都失了传,成了谜
其四,青铜剑铸造之谜。从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剑,长86厘米剑身上有8个棱面, 极为对称均衡。19把青铜剑,误差都不到10丝。它们历经 2000年,从地下出土,都无蚀无锈,光洁如新。用现代科学 *** 检测分析,这些青铜剑表面竟涂有一层厚约1/100-的 氧化膜,其中含铬2%。这一发现立即震动了世界。因为这种 铭盐氧化处理是一种近代才掌握的先进工艺。据说德国在 1937年,美国在1950年才先后发明之,并申请专利,而且, 它只有在一整套比较复杂的设备和工艺流程下才得以实现。秦 人的铸造水平之高,真是不可思议。
*** 配图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这些青铜剑的韧性也是异常惊人的 有一口剑,被一具150公斤重的陶俑压弯了,弯曲度超过450 当陶俑被移开的一瞬间,奇迹发生了,青铜剑反弹平直,自然还原。这精湛的铸剑技艺,令人膛目结舌,这也是一个难解之谜。围绕兵马俑的谜团不胜枚举,将来,随着科学的进步,考古的深人,将会逐渐找到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