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中国历史上两次航海的比较 郑和下西洋为何不开辟殖民地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5-08)120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两次著名大航海事件,它们都发生在十五世纪,一个在世纪初,一个在世纪末;一个发生在中国,一个发生在欧洲;一个是郑和下西洋,一个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并发现美洲大陆。两次大航海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对比起来很耐人寻味。今天来作一下中国历史上两次航海的比较。

首先,两次大航海都有官方背景。郑和下西洋是遵照明朝皇帝的旨意。哥伦布航海则是自己要求的,最终说服西班牙女王,得到国家和王室的资助。

中国历史上两次航海的比较 郑和下西洋为何不开辟殖民地

其次,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打击海盗,保护海上贸易,促进明帝国与西洋各国友好往来,化解国际矛盾,稳定国际关系,提升大国威信。也有野史说,是永乐皇帝暗使郑和寻找可能流亡海外的侄子建文帝,防止他在海外组织武装力量反攻大陆。而哥伦布航海是为了寻找通往东方(主要是中国和印度)的新航线,摆脱由葡萄牙人控制的经由非洲好望角的旧航线,更好地获得丝绸、茶叶、瓷器、香料和黄金等资源。

第三,郑和与哥伦布两人虽出身不同,但爱好相同,都从小就熟悉和喜欢航海。郑和本来姓马,名和,字三保,色目人(即 *** ),信 *** 教。祖上是元朝云南王麾下的贵族,祖父和父亲都曾跋涉千里,朝觐麦加。这个富于冒险精神的家庭,对郑和影响很大。一三八一年,明军为扫清元朝残余势力进军云南,战乱中,十一岁的郑和被俘,被 *** 后成了秀童,后被送到燕王府,成为朱棣的亲信,最终被成为皇帝的朱棣指派组织西洋大航海。

中国历史上两次航海的比较 郑和下西洋为何不开辟殖民地

哥伦布出身于工人家庭,是信基督教的犹太人后裔,自幼酷爱冒险,相信地圆说,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十分向往东方世界,立志要成为航海家。后游说西班牙国王,在国王资助下完成了穿越大西洋的航行,最终发现了美洲大陆。

第四,郑和下西洋通常沿着亚非大陆海岸线航行,哥伦布航海是横穿大西洋,很显然,总的风险指数要高于前者。

中国历史上两次航海的比较 郑和下西洋为何不开辟殖民地

第五,郑和和哥伦布船队使用的都是木帆船,依靠人力、风力和洋流做动力,并利用星空、磁针导航。但哥伦布船队无论船只数量还是吨位,其规模都远不及郑和船队。前者通常只有三五艘,最多一百五十人;后者动辄上百艘,由指挥船、军事武装船和商船混合组成。单船更大载重量达八百吨,可容纳上千人,船队最多达两万七千人,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完全按照海上航行和军事组织编成,在当时堪称一支实力雄厚的海上机动编队。很多外国学者称郑和船队是特混舰队,郑和是海军司令或统帅。英国著名国际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后,得出这样结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郑和船队人数众多,组织严密,是根据海上航行和担负的任务,采用军事组织形式组建的。

第六,两次大航海的历史影响不同。郑和下西洋开辟了中国与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明朝与其它国家的政治、贸易和文化往来,展示了帝国国威,但主要是为了提升大国威信,没有侵略和掠夺的目的和行为。通过交流,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传播海外,客观上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社会进步。哥伦布航海开启了西方大航海时代,为欧洲开创了新纪元。新航线开辟改变了历史进程,新大陆的发现,殖民的开始,使欧洲人 *** 涨问题得到解决。大量资源的获得,为欧洲经济迅速崛起创造了物质条件。殖民导致西半球新兴国家诞生,反过来也影响了旧大陆各个国家。自那以后,欧洲终于走出中世纪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之林,并在之后几个世纪中成就海上霸业。一种全新的工业文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中国历史上两次航海的比较 郑和下西洋为何不开辟殖民地

欧洲大航海和大殖民,对之后的欧洲乃至世界发展起到了划时代作用,但对美洲原著民毫无疑问却是一场噩梦。这些原著民自祖先从东北亚经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后,已经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上万年,创造了自己灿烂的古代文明。欧洲人的到来毁灭了一切。因资源争夺引起的屠杀,以及由欧洲人带到美洲的天花等传染病,彻底改变这些民族的命运,造成原著民大量减员,个别部族甚至灭绝。这是人类史上的一个灾难。

当然,侵略者也把美洲的梅毒带回了欧洲。

写到这儿,有的同学可能会疑问:同样是大航海,为什么欧洲人知道开拓殖民地,攫取新的物质资源,而我们祖先曾远到非洲好望角,却在大海上兜了一圈又回来了?

这个问题问得好。

欧洲面积小,随着十四、十五世纪人 *** 涨,土地和资源问题日益严重。恰在这时候,哥伦布意外发现了美洲大陆,开拓殖民地是必然结果。而我们祖先生活的东亚大陆腹地,地大物博,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在没有极端自然灾害下,粮食产量供养这个民族绰绰有余,其它资源也满足当时生产力需求。既然什么都不缺,就没必要再出去冒风险。这片土地非常适合农业生产,所以,很早就已进入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乐乎悠哉的田园生活,反过来又进一步消磨了一个民族的开拓性。所以,我们祖先没像欧洲人那样大规模侵略和殖民,是情理之中的。

这种意识不仅存在于普通民众脑子里,统治阶级也这样。所以,纵观中国历史,大部分时间是在抵御外族侵略,而不是主动出击开疆拓土。国土面积更大的时期是元朝和清朝,但统治阶级不是汉族,而是没受到农耕文化浸染的少数民族。由此可见,地理条件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生产和生活方式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文化理念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民族性决定了这个民族的行为方式,行为决定结果。

郑和下西洋档案《郑和出使水程》原存兵部。明宪宗成化年间,皇上下诏命兵部查旧档案,兵部尚书项忠派员查三天查不到,一问才知被车驾郎中刘大夏藏起来。刘认为航海劳民伤财,藏匿档案是担心皇帝再下令组织航海。该档案应包括大量珍贵的原始资料,究竟是否被刘销毁,至今仍是谜。档案失踪,侧面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大航海的态度,也给后世的研究带来很大困难。大概亦即从那时起,就已经有了闭关锁国苗头。

有因必有果,到今天我们也不难理解清朝后期的为什么会受到压榨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05/314110.html

“中国历史上两次航海的比较 郑和下西洋为何不开辟殖民地” 的相关文章

自古虎父无犬子 雍正和乾隆之间的关系为何如此复杂

自古虎父无犬子 雍正和乾隆之间的关系为何如此复杂

还不知道:雍正与乾隆既是最大的冤家又是最默契的皇家父子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人自古就有虎父无犬子;知子莫如父;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等名言,这表明着父亲和自己的儿子,天生有种默契在里面,这可能得益于孩子身体里有一半的基因来自父亲。但是貌似父亲与孩子之间天生...

历史上丁夫人与曹操的关系为何会破裂?发生了什么

历史上丁夫人与曹操的关系为何会破裂?发生了什么

丁夫人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曹操的结发妻子,是曹操心中的挚爱。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曹操的原配夫人是丁夫人。由于她的养子曹昂的死,丁夫人和曹操决裂,后来甚至和曹操离婚。要知道,曹操当时是汉朝的丞相,而且掌控着整个朝廷,实际上也就是掌控着整个天下。退一步说...

项羽当初没有重用韩信 项羽后面为何又主动找韩信了

项羽当初没有重用韩信 项羽后面为何又主动找韩信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一开始不重用韩信,为什么后来主动找韩信,是害怕韩信了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四年,韩信率军攻下齐地,而后被汉王刘邦立为新的齐王。楚已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羽不是西楚霸王吗?不是横扫天下的...

夷陵之战时刘备问题那么多 马良为什么没有提点刘备

夷陵之战时刘备问题那么多 马良为什么没有提点刘备

对夷陵之战中,刘备昏招频出,随军的马良为何无动于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在《三国演义》等历史小说的渲染下,当时发生的故事和历史事件都为大家所熟知。而且人们往往都是以刘备的季汉(蜀国)视角来审视这一历史时期的,每当季汉集团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家都会心痛不已。...

王弼的一生对朱元璋都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王弼的一生对朱元璋都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有句话叫:猛将常在阵上死,善泳终会江中亡。元末明初,猛将如云,诸如花云、丁普郎、徐达、朱文正等辈,个个都武艺超群,武勇过人,有万夫不挡之勇。可惜的是,这些“战神”级的人物,有的英勇就义,有的被开国皇帝诛杀,得到善终者寥寥无几。...

全琮: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为人恭顺,被孙权亲近重用

全琮: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为人恭顺,被孙权亲近重用

全琮(?~249年),字子璜,吴郡钱唐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桂阳太守全柔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仁义,赈济灾民。起家奋威校尉,参与讨伐山越。募兵守卫牛渚,迁偏将军。参加洞口之战,加号绥南将军,进封钱唐侯,授九江太守。参加石亭之战,配合辅国将军陆逊,大败曹...

唐玄宗时期后宫有四万宫女 她们是怎么进入宫廷的

唐玄宗时期后宫有四万宫女 她们是怎么进入宫廷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玄宗时期,有宫女四万人,这些宫女的来源都有哪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古代后宫制度源远流长,后宫妇女人数众多,汉魏时期已然。到了唐朝,宫女人数也不少,太宗时期,据李百药《请放宫人封事》,“窃闻大安宫及掖庭内,无用宫人动有数万”。这仅仅是长安宫...

朱然: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名震敌国,累有功勋

朱然: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名震敌国,累有功勋

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毗陵侯朱治的外甥。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然早年被朱治收为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孙权相交甚笃。孙权统事后,朱然历任、馀姚长、山阴令、临川太守,加折冲校尉,率军平定山贼。曾随吕蒙擒杀关羽,以功迁昭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