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昆阳之战陨石术的真相如何 昆阳之战胜利原因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7-05)200

昆阳之战是我国新朝时期著名的一场战役,主要发生在新朝末年,是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昆阳(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叶县)发生的一场战役,所以,命名为“昆阳战役”。

昆阳之战陨石术的真相如何 昆阳之战胜利原因

昆阳之战

这场战役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中参加战役的新军是四十三万,参加战役的绿林军是一万七千多。是典型的以一当十。同时,有思想家顾炎武曾评论为——“一战摧大敌,顿使何宇平”。除此之外,关于这场战役也有很多的神奇传说。

因为这是一场标准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所以,大家在注意战役意义的基础上,会更加的想要去猜测战争的过程,所以,就会有人说,这场战争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刘秀使用了“陨石术”。也就是说,在战争时期,正当两方军队准备开打的前一夜,刘秀的对立军队当晚便被陨石袭击,使得军事力量损失惨重,最后,刘秀取得成功,在三个月间便攻占了京师。

其实,这些都只是传说,就是因为刘秀胜利的台铃热震惊了,所以就会各种的赞美夸奖。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昆阳之战”是非常厉害的。在《后汉书》中,便将“刘秀敢死队”描写的出神入化,“陨石术”也是从这个地方传下来的。虽说《后汉书》说的有点夸张,但是也是记录了一部分的事实。在《汉书》中曾记载,所谓的“陨石术”的真相。其实就是新军用兵不当,将兵力分散,最后使得刘秀成功。

昆阳之战兵力

昆阳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次“昆阳之战”不仅使得“昆阳”这个地方成为名垂千古的宝地,更让战役的获胜方——刘秀成功的为接下来的登基打下基础。

昆阳之战陨石术的真相如何 昆阳之战胜利原因

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那么究竟比例是多少呢?我们知道,在民间有种说法:“三千破百万”,也就是形容的以少胜多,但是对于昆阳之战来说,这样的形容稍微有一丢丢的过分。在当时,绿林军本身兵力就不多,但是加上援军呀什么的,远远的高于“三千”,而是大约有一万七千的兵力,在另一方面,新军有将近四十三万的兵力,但是号称是“百万”,虽然没有“三千破百万”的魄力,但是,就这样的比例也是很吓人的了,相当于一比二十以上,比“赤壁之战”的一比五还要多得多。

其实,昆阳战争之所以能够成功,除却绿林军的勇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因为刘秀用兵技术好,而新军方面的王寻,王莽并不能很好的用兵,在对战的时候,将自己的四十多万的兵力分散开来,并且,最后,在面对绿林军的时候,也不敢的贸然向前,反而后退了,最终被刘秀领导的“敢死队”打的落花流水。

关于“昆阳之战”最后为什么会成功,在《汉书》上有这样的解释:“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奔殪百余里间。会大雷风……士卒争赴,溺死者以万数。”可以明显的从这一段中看出,新军方面的战士,战争素质都很低,所以,才会导致最后的失败。

昆阳之战胜利原因

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刘秀领导的一万七千多的绿林军果断勇猛的战胜了王寻、王莽领导的四十三万的新军,除却天时、地利的原因更多的还是绿林军军队本身“敢死队”的精神,并且还有刘秀的优秀的指挥。

昆阳之战陨石术的真相如何 昆阳之战胜利原因

刘秀像

首先,在民间有传言称,在刘秀和王莽大战的前夕,曾有陨石坠落在王莽的军营处,使得王莽军队损失惨重,并且精神不佳,最后大战来临,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才导致的失败。这些毕竟只是传说,是大家因为对“昆阳之战”以少胜多的赞美,才传颂的这样的神话。其实,传说中的“陨石术”,在我看来是刘秀的领导指挥才能。

对于一场战役的胜利来说,不可缺少的便是将军,领导人物,只有引领成功了,才能使自己的军队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成功,刘秀便是这样。在昆阳之战中,刘秀能够冷静的审时度势,并且及时的根据当时的军事形势,确立正确的战略战术,最后,不仅使战役获得成功,更使自己成功的走向王位。

刘秀在昆阳战役中,在取得刚开始的胜利之后,刘秀便及时的分析形势,实时的做好大战的准备,于是,刘秀及时的抓住时机,趁着王莽的军队萎靡不振的时候,果断的进行回击,再加上敌人的轻敌与不善作战,刘秀更是能够轻易的取得成功。还有一点比较重要——民心。王莽领导的新军是不得民心的,自古以来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这点就确定了昆阳之战的最后结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07/324221.html

“昆阳之战陨石术的真相如何 昆阳之战胜利原因” 的相关文章

胡太后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经历了什么?

胡太后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经历了什么?

北齐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政权之一,由东魏权臣高欢次子高洋所建。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北齐在中国历史上声名狼藉,它在短短的28年的历史中,接连换了6位君王,上演了一出出残暴、荒淫、变态的闹剧,被后世之人称作“禽兽王朝”“变态王朝”。胡太后就是其中的“杰...

梁师都:隋末割据政权领袖,他最后被谁所杀?

梁师都:隋末割据政权领袖,他最后被谁所杀?

梁师都(570~628年),本名梁玄莫,字师都,夏州朔方人,隋朝末年地方割据政权领袖,刑部尚书梁毗从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陇西豪右,拜鹰扬郎将。大业十三年(617年),杀死郡丞唐世宗,自称大丞相。联兵突厥反叛隋朝,割据雕阴(今陕西绥德县)、弘化(今甘肃庆...

朱粲是谁?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朱粲是谁?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武德二年(619年),朱粲设宴款待前来招抚的大唐使臣段确。结果席间二人发生冲突,朱粲就将段确杀害并烹食。那朱粲有多么残忍一,起兵反隋朱粲是亳州城父县人,早年在本县担任佐史,辅助城父县令处理政务。大业...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历朝历代宫廷斗争都非常激烈,九子夺嫡则是清朝皇位争夺的代表作。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毙鹰事件”是康熙彻底厌恶并放弃八阿哥胤禩的一次标志性事件。在这次事件中,康熙对胤禩极尽辱骂,用了非常多恶劣的词语,说他“心高阴险”“密行险奸”“行止卑污”。说他是“辛者库贱妇所生”,不但骂胤禩,还把胤...

孙邻: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孙邻: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孙邻(~249年),字公达,吴郡富春人,孙坚长兄孙羌之孙,豫章太守、都亭侯孙贲长子,孙策和孙权的堂侄,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贲去世,孙邻继承其爵位。孙邻九岁时,代理豫章太守,进封都乡侯。后升任夏口、沔中督,威远将...

元载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元载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元载,唐朝中期宰相,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历史上的元载也是穷出身。他有才名,获得了河东节度使王忠嗣之女——王韫秀的青睐,死活要嫁给他。于是任性白富美官二代王韫秀,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嫁入寒门,和元载过起了穷日子。但爱情终归不能当饭吃,眼看着嫁妆被吃光、用尽了...

胡综:三国时期东吴官员,文采出众,为主分忧

胡综:三国时期东吴官员,文采出众,为主分忧

胡综(183年-243年),字伟则,豫州汝南郡固始人,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擅作辞赋。少年避难江东,十四岁时在孙策属下做门下循行,在吴郡与孙权一起读书。之后陆续任职金曹从事、鄂长、书部。东吴将领晋宗弃吴降魏,胡综与贺齐生擒晋宗,加官建武中郎将。建安二十...

从一心求死到后面投降,洪承畴为何会转变这么快?

从一心求死到后面投降,洪承畴为何会转变这么快?

洪承畴是明清之际的重要历史人物,也是一个有重大争议的历史人物。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皇太极在攻打明朝时,为了能扩大势力,在招降明将这件事上颇下功夫。据说,明将洪承畴被俘后,不论皇太极如何苦劝,就是执意不降,一心求死。但是,为什么最终洪承畴却又投降了呢?洪承...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