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马邑之战失败该归罪于为了一己之私的亭长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7-08)220

公元前133年汉朝马邑之战爆发。马邑之战又被称作马邑之围,也有人称马邑之谋。这场战役的目的是诱惑敌人进而歼灭敌军。是西汉汉武帝在位时,由王恢进言策划的准备消灭匈奴的大战。正如《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记载的那样:昔汉之王恢,欲徼一时之幸于匈奴,故为马邑之役,孝武许之,是恢欲奉诏以从事也。然后以谋出于恢,故下吏不赦,使恢自杀。

当时汉武帝采取王恢的建议,准备进攻匈奴。当匈奴单于准备进入汉朝的埋伏圈内时,当时的一个守卫却私下向匈奴单于告发了汉军打算偷袭匈奴部队的计策,匈奴单于接到告密就马上下令让还未抵达汉军包围圈的匈奴大军立刻撤退,就这样王恢的计策失败,匈奴未受到任何损失,反而变本加厉的残害大汉边境百姓。汉朝马邑之战失败的影响巨大,从此匈奴发狠,四处出兵侵扰汉朝的边境,致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匈奴用这个方式来报复汉武帝对他们采取的马邑之围。

马邑之战失败该归罪于为了一己之私的亭长

*** 配图

汉武帝因马邑之战没有成功伏击匈奴,反而使黎民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中深感痛恨与自责,将马邑之战失败的责任全部怪罪于当时提供计策的王恢,王恢不堪忍受,随即自杀谢罪。从此以后西汉才开始与匈奴进行长期大规模的战争。这次战争虽然失败,但也结束了西汉初年以来所信奉的和亲政策,而且还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文化交流,也有其积极作用。以上便是史上著名的汉朝马邑之战。

不同的人对马邑之战是谁的错这一问题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说马邑之战的始作俑者是汉朝当时的大行令王恢,是他更先建议汉武帝发兵伏击匈奴,于是汉武帝调派了三十多万重兵埋伏在边境线上。匈奴单于发现情形不对之后逃脱,王恢却按兵不动,这才导致了后来马邑之战的功亏一篑。

但是王恢的确是想为朝廷一劳永逸的解除边患,事发突然也真的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且他当时可以直接调动的兵马不足三万,匈奴单于却有十多万骑兵,一旦交战后果不堪设想,他是为了国家,为了朝廷,宁可自己负罪下狱也要保全这三万精兵的性命,以便他们在日后可以寻找战机再与匈奴开战。因此马邑之战是谁的错这一问题应客观分析,王恢虽有错,却不应该是此战失败的负责人。

蔡东藩先生在他的书中曾就马邑之战是谁的错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马邑之战更大的错在于当时被俘的汉朝亭长。当时匈奴单于看见牛羊遍地,却没有放牧的人,心生疑惑,就抓住了汉朝边境的一个亭长。那个亭长泄露了汉朝的一切计划,这才导致了这次马邑伏击的功败垂成。那个亭长为了自己的性命充当了一个大大的汉奸,使得数十万人劳而无功,空耗钱粮,严重打击了汉朝军民的士气。单于逃脱之后,开始 *** 部队对汉朝的北方边境不断地侵扰,制造了很多麻烦,这都是那个亭长为了一己之私所造成的结果。

马邑之战失败该归罪于为了一己之私的亭长

*** 配图

马邑之战又称马邑之围,是公元前113年汉武帝策划的一场针对匈奴的战争。虽然计划的天衣无缝,但马邑之战的结果还是不尽人意。匈奴首领冒顿单于杀父后自立为王,为了使匈奴的军事能力强大起来,冒顿单于长期带领自己的部队四处征战,统一边境地区的其他部落,但这些满足不了冒顿单于,他开始带领士兵侵犯汉王朝的边界,搞得边境鸡犬不宁。

由于汉王朝刚刚建立,不得不委曲求全同意匈奴提出来的“和亲”等不平等要求。这为后来马邑之战的结果埋下了伏笔。后来汉王朝经过文景之治后,汉王朝在经济和政治上有了显著变化,这对匈奴有了很强大的威胁。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登基,他决定彻底废除“和亲”这种屈辱的政策。并且对匈奴进行军事和政治上的打击,汉武帝派使者去四周部落进行有好交往,垄断了匈奴和其他部落的联系。

大将军王恢的一个商人朋友看到匈奴时常侵犯边境地带,于是就跟王恢提出了一个能够消灭匈奴的计划,王恢马上跟汉武帝说了这个计划,汉武帝同意并且派兵去讨伐匈奴,本来万无一失的计划却在要作战的时候被一个怕死的 *** 把计划全部跟冒顿单于说了,冒顿单于立即带领部队撤退。因此马邑之战的结果对大汉来说是失败的,汉武帝以王恢提出此次战争却临阵脱逃的罪名打入地牢,王恢买通太后求情却没有用,最后王恢只好以死谢罪,自杀在牢中。

马邑之战的影响

马邑之战的影响很大,它改变了自汉高祖刘邦以来所采取的与匈奴和亲的政策,开启了武帝一朝对匈奴战争的开端。事实上,与匈奴和亲是带有屈辱和无奈性的,汉武帝决心打破匈奴人野战无敌的神话才悍然发动了此次战争。马邑之战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汉朝军事力量的改变,也是一个民族性质和内涵的变化。此战树立了汉族前所未有的尊严,建立了一个国家挺立千秋的自信。虽然这一战并未成功,却使得匈奴王廷提高了警惕,也使得北疆胡人不敢轻易南侵。

马邑之战失败该归罪于为了一己之私的亭长

*** 配图

马邑之战的影响还体现在此战使得大汉的人才不断涌出,汉武帝著名的“帝国双星”卫青和霍去病正是在此战之后被武帝发掘。马邑之战的影响还体现在边疆安全方面,这一战一定程度上解除了朔北的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的复兴和文化的发展。马邑之战的影响十分深远,民众展现出极大的热情,军队展现出朝气。然而带给朝廷显贵们的却是挥之不去的阴影,此战没能剿灭匈奴主力,没能实现预期的计划,更没能活捉匈奴单于,而是在最为紧要的关头功亏一篑,功败垂成。

最为不妙的是此战使得匈奴人恼羞成怒,他们对 *** 的敌视与日俱增,对汉地的侵略也是有增无减。使得一段时间内汉武帝疲于应付,顾此失彼,这是马邑之战的影响中消极的一方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07/324642.html

“马邑之战失败该归罪于为了一己之私的亭长” 的相关文章

刘恒代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诸吕之乱后他是什么结局?

刘恒代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诸吕之乱后他是什么结局?

刘恒,西汉第五位皇帝,汉高祖第四子,母薄姬。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邦的的八个儿子中,刘恒算得上是最不受刘邦待见的儿子。为什么说刘恒不受刘邦待见呢?刘恒是在八岁的时候被刘邦封为代王的。刘恒之所以得到分封,是因为当时本来是赵国丞相的陈豨叛乱。陈豨叛乱以后,自封为代王。后来...

朱棣死后,继承皇位的为何是朱高炽?真相是什么?

朱棣死后,继承皇位的为何是朱高炽?真相是什么?

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明朝永乐二十二年 (公元1424年 ),明成祖朱棣在亲征蒙古的途中刚刚断气,就发生 了一场静悄悄的战争,即皇太子朱高炽与其弟朱高煦的皇位之争。朱棣驾崩后,他身边的近侍马云秘密召集随驾的支持皇太子朱高炽的大臣杨荣和金幼...

咸丰帝是怎么死的?早逝的原因是什么?

咸丰帝是怎么死的?早逝的原因是什么?

奕詝,清朝第九位皇帝,也是清朝和历史上最后一位手握实权的皇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皇帝贵为九五之尊,位居万人之上。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外人看来,皇帝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位,可以说随心所欲,想干啥就干啥,但不可否认,皇帝确实又是个“高危职业”。细数封建...

赵匡胤死后是弟弟赵光义上位 赵匡胤后人在北宋地位如何

赵匡胤死后是弟弟赵光义上位 赵匡胤后人在北宋地位如何

赵匡胤子孙在北宋一朝的地位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宋太祖赵匡胤共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赵德秀、次子赵德昭、三子赵德林、四子赵德芳,其中老大和老三早夭。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太祖一夜暴毙,次日太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入宫主持大事,于十...

康熙见到乾隆惊得放下了酒杯 康熙到底发现了什么

康熙见到乾隆惊得放下了酒杯 康熙到底发现了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第一次见孙子乾隆,为什么惊得放下了酒杯,他发现了什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封建时代的帝王总是承受着后人更多的讨论,他们一生的作为或好或坏都会成为后代人的谈资。这其中,有如商纣王这样的昏庸的皇帝,也有如武则天这般开天辟...

吕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最终被谁杀害?

吕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最终被谁杀害?

吕凯(?~225年),字季平,永昌郡不韦县(今云南保山金鸡)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任永昌郡五官掾功曹。章武三年(223年),建宁太守雍闿反叛,投降吴国,吴国任雍闿为永昌太守,吕凯闭境抗拒雍闿。建兴三年(225年),丞相诸葛亮南征,表奏吕凯功劳,任...

秦始皇留下六十字誓言 这件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

秦始皇留下六十字誓言 这件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始皇临终之前留下一个60字的誓言,这是真的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首先这个60字的誓言是:“ 朕以始皇帝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首先乍一看这句话,...

张廷玉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张廷玉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说起张廷玉这个人,可能大家不是太熟悉,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张廷玉深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礼遇,而且是大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文臣,可见其在天子心目中的地位。但晚年的张廷玉却因为自己的小小“瑕疵”而酿成大错。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君要...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