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的经济原因 三国鼎立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三国鼎立示意图
三国鼎立(220年-280年)是中国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东汉末年,政局混乱,灾害严重,民不聊生,终于导致了黄巾起义的爆发。为了镇压起义,朝廷让地方各州自行招募士兵,起义镇压下去了,一些官吏和势力趁机扩充实力,形成了许多军阀集团。他们彼此长期混战,造就了纷乱的局势,曹操、孙权和刘备皆乱世之中脱颖而出。三人在智能人士的协助之下都建立起自己的割据势力,并且进行了各自的政治、经济改革。改革不仅壮大了各自的实力,也为三方鼎立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构成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三国鼎立形势
三国鼎立的经济原因
1。先理强,后理弱
先是以威之以法、限之以爵,这不仅是针对巴蜀豪强,而且也包括跟随刘备和诸葛亮入川的外地将领权贵。如:鼓羕有功劳,但也因为有过失而被诸葛亮流放;杨洪忠清宽亮,忧公如家,被擢升为蜀郡太守。这个政策后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基本上形成了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的社会局面。理强的另一项政策是恢复盐铁官营。盐铁早在秦汉时期就是巴蜀地区的主要生产部门,后逐渐为当地的豪强所垄断,这严重地影响了蜀汉 *** 的财政收入。有鉴于此,刘备和诸葛亮入川后,便恢复盐铁官营,设司金中郎将专管盐铁生产,严禁私家开采煮铸,后来利入甚多,有裨国用。
其次是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薄赋者,无尽民财如:诸葛亮注意发展农田水利事业,对于国之所资的都江堰工程,征发一千两百名壮丁进行维护,以保证当地的农田灌溉。
诸葛亮
2。实行屯田制
针对地域狭小的蜀汉来说,更大限度的发挥劳动力的作用,非常重要。诸葛亮因地制宜,除在巴蜀以北的汉中地区实行兵农合一的屯田外,还在关中的部分地区屯田,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蜀汉的经济问题。
以上两项经济措施的实行,使巴蜀、汉中出现了一派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畜积饶的繁荣景象。因此,蜀汉便具备了与东吴、曹魏相抗衡的经济实力。
东吴方面:孙权采取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相比曹魏来说,东吴遭受的战乱破环较轻,经济也没有受到较大破坏,且因躲避战祸北方大量的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如:孙权推广的两牛一犁的耦耕法改变了东吴不少地区采用的原始火耕水耨法,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产量。有的地方亩产水稻有三斛之多。
东吴也广行屯田,有民屯、军屯两种形式,孙权在政策上也明确规定屯田士卒不服他役,春惟知。他的这些政策不仅增加了劳动力,而且发展了生产。
东吴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也扩大了海外交往和域外贸易。如:赤乌二年(公元230年),孙权派大将卫温和诸葛直率兵1万,经过台湾海峡到达夷州(今台湾省),开始了古代大陆与台湾进行经贸交流的先河。东吴的使臣还远至林邑(今越南)、扶南(今柬埔寨)等东南亚诸国。其海外交往范围辽阔,近者三五千里,远者两三万里。由此可见,东吴针对自己的经济特点和地理环境,实行的经济措施不仅发展了自身的经济实力,而且具备了与曹魏、蜀汉三足鼎立的经济实力。
综上所述,无论曹魏和蜀汉,还是东吴,三方都立足于各自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经济改革,这些改革措施不仅恢复和发展了当地的经济,而且形成了经济均衡发展的三大区域,成为三方形成鼎立的经济基础。这是三国鼎立的经济原因。
曹操
3。三国鼎立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存在,是由各方面条件造成的。政治上,曹操团结了中原的地主豪强,孙权以长江南北的世族豪强为支柱,刘备则依靠荆、益两州地主的支持。从地理条件说,蜀有剑阁、三峡之险,进可攻,退可守。吴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在经济上,蜀汉占有的益州沃野千里,素有天府之称。吴国占据的长江中下游,东汉以来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再加吴蜀联合,攻虽不足,守则有余。曹操虽占有廣大的北方,但因战争破坏严重,一时还缺乏统一的物力和人力。这些就是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原因。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而这只是暂时的分裂,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据势力混战的局面,这种局部的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况且三个国家谁也不敢懈怠,竞争成为更好的动力催化剂,有了竞争,进步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所以三国鼎立局面出现,是历史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