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吴门三才子 文征明的字出名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
苏州是一个地灵人杰的地方,从古至今培育了大量优秀才子,而最著名的非“吴门四才子”莫属。如今,很多明代影视剧都是在演绎四大才子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中的主角便是本文提及的吴门四才子,即文征明与唐伯虎等四人。四才子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就是其才华,不过其洒脱性情也是很令世人赞赏的,所以他们才能从明代诸多才子当中脱颖而出。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剧照
这四位才子当中最负盛名的肯定是以风流著称的唐伯虎。不过,如果认真查阅史料的话,便会发现影视剧当中的形象是与真实人物有差异的,唐伯虎并不风流,那些风流故事也只是后人丰富想象的结果。唐伯虎虽然很有才华,而且也曾经高中榜首,可是而立之年后一直都活得很落魄,因此也不可能过那种风流生活。
文征明虽然也很有才气,可是其科举经历却非常不顺,从青年时期一直到知命之年这几十年时间内,他多次参加考试,可是却屡屡落第。后来,他虽然也被人举荐做官,可却是一种闲职,可见其官运一点也不比唐伯虎好。而且,由于他在书画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他无法融入同僚的圈子里,所以一直郁郁寡欢,几年后便告老还乡。
祝枝山的书法闻名全国,虽然他的手存在一点缺陷。这位才子也和以上二人一样,没有什么官运,经历了多次落第的遭遇。不过,他当官的时间比较长,前后有 *** 时间,虽然官职也比较低。最后一位才子是徐祯卿,虽然才华横溢,可是却早早离世,非常可惜。
文征明的字
古代文人都善于书法,所以涌现了大量书法名家,文征明就是这样一位名家,而且是成就非常高的一位名家,不仅在其生活的明代时期具有很高的地位,在随后的几百年间也很难找出能够超越他的书法名家,而在书法逐渐没落的今天更是无人能望其项背。就算是在中国几千年的书法历史之中,也找不出几个能与他相提并论的名家。
文征明的字
文征明善于书写多种字体,不过写得更好的是小楷。他的小楷书法作品有着很鲜明的特点,不仅借鉴了王羲之等著名大家的书法特色,还运用了唐人小楷笔法,所以他的书法可以说是集众家之精华,而又发展出独特的风貌。如果要用简单精炼的词语来描述文征明小楷的特色,那么用“温纯精绝”这个词语是非常恰当的,通过该词语也可想见其书法之绝世风采。
在我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所有文人都必须学习小楷,所以要把小楷写得出类拔萃是很不容易的,而文征明却做到了,而且表现得相当优秀,可见其功底是多么深厚,其书写技法是多么高超。在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诸多小楷珍品中,文征明的作品绝对是最耀眼的。
除了小楷之外,文征明的其他作品也是很出色的,比如行书就很有王羲之的风范,而大行楷也很得黄山谷的神韵。文征明能写出这么好的书法,与其天赋与勤奋是分不开的。为了把书法技艺提升到更高境界,他遍寻名家书帖,并且很用心地临摹,所以才能博采众家长处,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文征明简介
文征明,也叫文徵明,刚开始字征明后来改为征仲,祖籍在衡山,所以他又号衡山居士,是明朝的很有名的画家以及书法家。他不仅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还是江南四大才子中的一位,他在当时是一位很有名的人物,被人们称为文笔遍天下。
文征明画像
但是文征明在年轻时,一开始考取功名的仕途并不是特别一帆风顺的。在明清那样的朝代,通过了各级考试的考生被称作生员,也叫秀才。 文征明在秀才进行岁考的时候,从年少时一直考到53岁,都没有能通过。一直到文征明已经白发苍苍的54岁之时,被李充嗣,也就当时的工部尚书推荐到京城,然后通过了吏部的考核,成为了翰林院待诏,俸禄甚是低微,但这时的文征明的书画作品在民间已经是享有盛名的了,因此前来翰林院求他的书画的人很多,他也因为这件事而受到同僚的冷眼相待。
文征明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十分闷闷不乐,从第二年便开始辞职请求告老还乡,申请了三次才被批准,57岁时离开京城,乘舟南下到苏州,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活,不再追求名利,不再踏进仕途。他开始与书画为伴,以书画的创作来娱乐消遣,晚年时期他的名声大起,来购买请求他书画的人络绎不绝。
文征明是江南四大才子中寿命最长的一位,直到90岁才驾鹤西去,即使在年事已高的情况下,他还是勤劳地创作,为别人撰写墓志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人生的姿态仍然是端坐握笔,实在另人钦佩。
文征明西苑诗释文
文征明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也作“吴中四大才子”之一。其他三位分别是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四人在书法、写作、诗歌等方面各有所成就。他们四人中,徐祯卿作诗有自己浑然自成的风格,也曾创作出许多佳作;而唐寅、祝允明、文征明三人除擅诗之外还擅长书法绘画,多才多艺。
文征明西苑诗
文征明学习书法师承他的岳父李应祯,也是明代一书法家。在此之后他还广泛学习前人并在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等多方面习得成就。但他尤其擅长行书与小楷。《西苑诗》就是他行草书的代表作之一。
文征明在五十六岁时也就是甲寅即公元一五五四年写下《西苑诗》,此时他在京担任翰林院待诏的职位。诗所描述的是故宫皇城西边太液池为中心的御苑也就是现在的 *** 、北海的景色。共十首诗,而且都是七律诗。这首诗成书于他八十五岁,是他的晚年佳作之一。
用我们现代白话文翻译过来大概是这样子的:万岁山坐落在子城东北边,它上面林木成群,特别是还有许多奇珍异果,名字叫百果园。太液池坐落在子城西边门外,周边林木都环绕着,还有石梁辅助,琼华岛则“盘踞”在太液池中,岛上建有广寒殿,传说这个地方是辽太后出游休息的地方。承光殿,被紧紧包围着。
芭蕉园在太液池的东边,里面种植着各种古老的树木,有山有水,特别的绮丽。乐成殿在芭蕉园附近,里面有石头包围的水池又有三座由梁沟通起来的三个亭子。上面是昭和殿,下面则有许多的村庄,在上面可以看到人们种植的场景。太液池的西边,建筑和植物高低错落,树木郁郁葱葱,使得山下水中呈现出龙的形状。
文征明北山移文
文征明的一生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书法创作上,他的书法作品有些是书写自己创作的诗文,有些则是书写别人创作的优秀诗文,但无论是书写什么内容,其书法都是非常出色的。在选择别人的诗文作品时,文征明是很重视作者的人品的,所以很多品格高洁的文人所创作的诗文便经常出现在文征明的书法作品当中,比如北山移文。
文征明北山移文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孔稚硅。这是一位生活在南朝的著名文人,非常善于创作骈文,而且对于为了名利而伪装高洁的人非常反感,所以便撰写了“北山移文”这篇传诵千古的优美骈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是很推崇真隐士的,而与真隐士截然不同的则是文中批判的对象,也就是周颙;这个人物之前也号称隐士,不过当他走上仕途之后,便完全抛弃了过去的伪装,显露了真实的利欲熏心的面貌。
文征明本人也是一位隐士,过去他也曾在仕途中发展,可是因为不能适应那种丑恶的生活,所以短短几年后便请辞回家,并且从此再也没有产生过回到官场的心思,而是把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书画创作活动中。而且,就算是在隐居期间,文征明也一直没有放弃过去的信仰,所以对于与自己信仰与原则相符的文章是非常喜爱的,北山移文便属于此类。
在书写这篇“北山移文”时,文征明心中肯定也是涌动着那股对伪善虚假者的批判与反感,而且也产生了难觅知己的情绪,就像孔稚硅一样。这些情绪都被文征明融入到其笔端之上,因此他对于自己写的“北山移文”是比较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