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抗战期间故宫文物转移之争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11-28)120

1932年,面对日本人随时可能攻战北平的危险,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等有识之士,电告南京中央 *** ,提出了尽快把文物南迁以避刀兵之灾的意见。国民 *** 紧急召开了会议。对故宫的文物何去何从展开大讨论。

尽管主张派意见非常理智而且有充足的理由,反对派的意见还是占了上风。最近出版的《故宫国宝受难记》还原了这场争论。 当时对故宫文物南迁并非万人一心,而且意见分歧很大,主要有两派意见:一派主张大转移,另一派则反对。 主张派认为,国土散失可以有日收复,如果文物被毁于战争,那将是千古罪事,不可再生,这些都是中国古文明的结晶,如果这般行事,将无颜面对后代的子子孙孙。不久前的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就是个惨痛的前车之鉴。古文物如果遭到焚毁或者被劫掠,都是不可挽回的巨大悲剧。

抗战期间故宫文物转移之争

社会上反对派的声音 反对派的意见是,北平正人心惶惶,运走这么一大批文物无疑是向老百姓宣告,国民 *** 即将弃北平以至整个华北,对稳定民心、共同御敌很不利。国土都不保了难道还要急于去力保这些文物吗?人民、领土、文物哪个重要哪个次要? 北平各阶层及至普通市民,大多反对南迁,他们怕失去 *** ,从而失去家园,于是这些人召开 *** ,上街 *** 。这股子誓死之心是好事,但国家危难又岂是喊几句口号就能挽救得了的,日本人的枪口可不惧口舌。 著名学者鲁迅先生为反对文物南迁还写了一首诗来讽刺: 阔人已乘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 北平街上 *** 队伍打出横幅坚决反对 *** 放弃北平古都!文物南迁就是逃跑。街道上报童声音四处回荡:古物仓皇辞故国,胡博士反对南迁。 胡博士是谁? 他就是著名学者胡适。也对南迁何处是净土感到茫然,忧虑古物一散难复聚,而寄希望于通过国际监督和干预来保障古物安全。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不赞成迁移之举理由有三:之一,因在国际人士监视之下,未必有人敢于破坏文化古物;第二,因故宫古物数量极巨,迁移并非易事,万一发生意外则责任谁负;第三,因余深知,在南京上海均无适当地方存储,非万不得已时,绝不应轻易迁移

胡适的言论比鲁迅先生要温和诚恳些,有理说理,有事说事,不那么激进。这可能与他的性情以及他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身份有关。 故宫博物院的马衡是极力赞成南迁的骨干之一,但是马衡之子马彦祥和父亲的观点也截然不同,他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呼吁:要抵抗吗?先从具有牺牲古物的决心做起!言辞相当激烈。 那段时间里北平人公开反对之声一浪高过一浪,有的干脆恫吓和威胁,说一旦文物起运,就要在车站、铁路上安装炸弹,让人员、车辆和文物统统完蛋!这一武力威胁的说法像流行感冒一样传遍北平的街巷,人们感觉到这种言论之下的惶然和无奈。在这种大局之下,支持文物南迁的工作人员中,难免会接到恐吓、威胁 *** 。 拍卖故宫文物的声音 除反对文物南迁之外,拍卖故宫文物的声音又起! 北平政务委员会于1932年8月21日召集专家,讨论保存故宫古物的办法。 会议通过了关于故宫的三项决议,其中之一项竟然是:各委员签字,呈请中央拍卖故宫古物,购飞机500架。参会故宫人员立刻 *** 告诉易培基,筹商对策。易培基于是向北平的张学良发出电报,请他设法阻劝。10月14日,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开会,讨论保护故宫办法,由于许多民间团体、舆论也呼吁反对变卖故宫文物,这场文物拍卖风波也就无声无息了。 故宫里反对的声音 反对南迁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那故宫内部的意见又如何呢?当时,故宫内部工作人员的意见也不是统一的,支持和反对的不相上下,他们的目的都是出于对文物更好的保护。比如,秘书吴瀛曾一度同院长易培基发生争执,他劝易院长应该观望一下,古物一出神武门的范围,将会面临各种无法预料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应的责任,或许让人不堪重负。再者,民众对此闲话众多。这种难预计后果之事更好不为。 易院长听后很生气地说他,你这话全是为私!大敌当前,国家到了这样的地步,我们都不应考虑这些问题,推卸责任!易院长的话说得相当严厉!吴瀛从来还没有碰过这样的钉子,而且是当着众同事之面。既然院长义正词严,吴瀛还说什么呢?他只觉得面上 *** 辣地在发烧,不说话了。 反对派中还有一个闹得最厉害的人物,在此特地一书,此人是周肇祥!

周肇祥曾于1926年9月30日至1928年2月任古物陈列所所长。他认为大敌当前,古物运出北京,会动摇人心,引起社会不安;呼吁 *** 应以保卫国土为重,以安定民心为重,停止古物南迁,不应对敌处处采取妥协退让态度。且古物一散不可复合,绝不能轻易他迁,以免散失。 随后周肇祥在 *** 成立了北平市民众保护古物协会,自任主席,呼吁民众反对故宫文物南迁,并公开表示会以适当的武力来阻止南迁。这就让人不得不多有顾忌了,于是,故宫院长易培基给行政院院长宋子文密电请示。 密电称:周肇祥联合工联会,煽动工人,阻止汽车、排车等为院运物出门,并到处集众演讲,发布传单,发动群众。恳请宋院长以严令拿办,并责成 *** 负责办理或可消除障碍。 接到密电后,宋子文电告北平市长周大文,周大文派法警将周肇祥进行善意的秘密逮捕,直到文物专列平安出京10天后才将周肇祥释放。 国民 *** 决定国宝转移 在各种声音下,故宫博物院抵住巨大的压力,达成基本上的一个主张,那就是故宫先有一个分院到另一区域,一则先多一个机关,二则将来万一北平沦陷,博物院仍在,院务不致落空。于是,秘书长李宗侗先行去南京安排筹备古物南迁,那时宋子文是 *** 行政院院长,他时常去接洽请示,迁移地点决定为上海。 最后的决定权不在故宫,而在国民 *** 手上。 国民 *** 在反复权衡利弊后,决定着手准备将北平国宝进行大转移。

相关阅读:

故宫多次闹鬼未被重视 直到大官亲自遇见

闹鬼无数!揭北京15大恐怖灵异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011/349452.html

“抗战期间故宫文物转移之争” 的相关文章

朱棣真的不合适做储君吗 朱元璋为何没有选择朱元璋

朱棣真的不合适做储君吗 朱元璋为何没有选择朱元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为何不选朱棣做储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元璋有26个儿子,他和马皇后所生的嫡子就要5个,所以朱元璋有很多的继承人,即使嫡长子朱标去世,朱元璋还有4个嫡子可选,尤其是嫡子中有文韬武略、战功赫赫燕王朱棣。朱元璋将皇位传给朱棣,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

王昶: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太傅司马懿掌权后,深得器重

王昶: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太傅司马懿掌权后,深得器重

王昶(2世纪-259年),字文舒,太原郡晋阳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太原王氏,少有名气,进入曹丕幕府,授太子文学。曹丕即位后,拜散骑侍郎,迁兖州刺史,撰写《治论》、《兵书》,作为朝廷提供施政参考。魏明帝曹叡即位...

巨鹿之战的过程是什么样的?项羽是如何做到以少胜多的?

巨鹿之战的过程是什么样的?项羽是如何做到以少胜多的?

项羽字羽,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巨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场战役,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率领楚军和诸侯军队先后击败了王离的长城兵团、章邯的刑徒兵团共四十万秦朝主力部队,最终王离被俘、章邯投降,加速了秦朝的灭亡,项羽也凭借巨鹿之战威服天下。但是在...

周宣:三国时期解梦师,擅长解梦,曾为曹丕解梦

周宣:三国时期解梦师,擅长解梦,曾为曹丕解梦

周宣,生卒年不详,字孔和,乐安(治今山东高苑西北)人,三国时期解梦师。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擅长解梦,在郡做官时曾为太守解过梦,后又给曹丕解梦,都灵验。官至中郎,死于魏明帝末年。人物生平预言黄巾周宣是乐安人,在郡里做官。太守杨沛作梦,有人对他说:“八月一日曹公会...

司马懿在夺权时曹魏忠臣在做什么 他们为何没有站出来反对

司马懿在夺权时曹魏忠臣在做什么 他们为何没有站出来反对

曹操打仗打了十几年,可以说江山都是自己打下来的,曹操还活着的时候,提拔了无数的忠臣,他们对曹操基本没有什么异心,在司马懿夺权的时候,受过曹魏恩惠的人,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反对呢?司马氏一族一开始也只是曹家的殿下之臣,他是如何夺取政权,又是如何避免了一场因夺权而引起的动乱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

吕后狠心手辣连刘邦儿子都下手 刘邦为什么没有对他下手

吕后狠心手辣连刘邦儿子都下手 刘邦为什么没有对他下手

对刘邦为什么不杀心狠手辣的吕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后在历史上以“狠毒”著称,似乎没有她不敢杀的人,无论是纵横捭阖的开国将领,还是皇帝宠爱的妃嫔,以及刘邦的亲生骨肉,再就是她本人的儿孙,在这里面,都有被她杀掉的案例。吕后剧照对于那些开国将领,刘邦是希望看到他们被...

年羹尧被雍正处死后 雍正又是怎么处置他的妻女的

年羹尧被雍正处死后 雍正又是怎么处置他的妻女的

年羹尧被杀后,雍正是如何处置他的妻女的?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雍正王朝时期,年羹尧无疑是第一宠臣。可以想见,向来以冷血著称的雍正,一旦动起杀机,那就不会再顾及年贵妃的身份,对年家可谓是非常残忍,甚至是斩草除根。那么,雍正为什么会对年羹尧如此痛...

汉景帝光儿子就有十四个 汉景帝为什么让十子刘彘继承皇位

汉景帝光儿子就有十四个 汉景帝为什么让十子刘彘继承皇位

对汉景帝有14个儿子,为何让十子刘彘继承皇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往今来,帝位之争向来就是残酷的代名词,从秦二世伙同赵高矫诏到清朝慈禧晚年的皇位之争,历史可谓是悠久深远。汉朝,作为中国古代第二个封建大一统王朝自然也难逃历史的车轮,储位之争也是此起彼伏,一发不可收...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