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一代文宗元好问是谁

中国历史4年前 (2021-03-20)210

元好问是谁

元好问是我国金末元初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是宋金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生于1190年,字裕之,太原秀容人(今天在山西),号遗山,被尊称为“一代文宗”,元好问一生的成就涉猎很广,他在诗、文、曲、词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其代表作品有《论诗》、《遗山集》等。

一代文宗元好问是谁

文学家元好问

元好问的家世背景相当强大,元好问的祖先相传是北魏太武帝的儿子,因其祖先在跟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在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下才改姓元的。元好问的高祖元谊在北宋晚期官忻州神武(虎)军使,他的曾祖元春是北宋的团练使,其祖父是元滋喜是柔服丞,但是他的父亲元德明却多次科举不中,平时就诗歌酒水相伴。

史书记载元好问从小就很聪明,七岁的时候就能作诗,被当时的人称为“神通”,十一岁的时候得到翰林侍读学士路择的赏识,路择喜爱元好问,所以经常教他读书。元好问十四岁的时候的老师是陵川的晋卿学。

元好问十六岁的时候便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因为当时实行的“识免乡试”,所以元好问直接参加了府试,但是元好问并没有上榜,十九岁的时候再次参加,还是没中,二十三岁再试依然不中,二十五、二十七岁也依然不中,直至他三十二岁才及第,但是及第后的元好问仕途之路很是坎坷,不久金朝被灭,元好问和当时不少的官员都被俘虏,被押往山东聊城。

亡国后元好问编辑了金国已经去世的君臣的诗词《中州集》。

公元1239年,元好问因为名气大而被元世祖接纳被诏今朝内做官,但是元好问并不想做官,所以五十多岁的他便回到了他的老家,隐居起来,潜心编著作品,公元1257年,元好问在获鹿寓舍去世,享年68岁。

元好问的故事

元好问在诗、画、词等很多领域都有很大的建树,在当时被称为是集诗文史学于一身的“北方文学之宗”。元好问的祖上是北魏拓跋氏,在魏文帝时期迁居到洛阳,才改姓元,元好问的父亲元德明和元好问一样都是屡试不第,后来就寄情诗酒。在元好问七岁的时候被过继给他的叔父元格。

一代文宗元好问是谁

元出文人元好问

元好问天资聪颖,四岁开始读书,七岁便能写诗,被称为“神童”。在元好问十四岁的时候,他的老师是当时的大儒学家郝天挺,在其十五岁的时候,曾写下五言诗并轰动一时。

元好问的故事很多,比如在公元1205年,元好问前往并州参加科举考试,途中作下名篇《摸鱼儿-雁丘词》。在元好问十八岁的时候,娶了妻子,名唤张氏,张氏同样是出身书香门第,很是贤惠淑良,婚后的元好问对待感情很专一,没有在外面和乱七八糟的女人再来往,所以在婚姻上的名声很好。

元好问直到公元1221年即元好问三十二岁的时候才及第,关键还被卷入科考风波,被诬陷为“元氏党人”,元好问很生气,便没有去任职,三年后,被别人举荐,加上考试分数高中了科举,元好问这才被编入国史院编修,但是元好问的生活还是相当艰苦的。后来元好问的仕途之路也是坎坷不堪,经常飘零在外。

元好问的故事中还有一个意义比较深远的就是公元1233年,蒙古大军攻破汴京,金朝灭亡。元好问等一批官员被俘虏,元好问认为国家可以灭亡但是国家的历史不能灰飞烟灭,于是他便记录汇总了金朝文人名士的诗词,并汇总于《中州集》,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断代史的新体例。

公元1257年,元好问在获鹿舍去世,享年68岁。

元好问诗词选

?元好问是元朝初年集作家、历史学家、文坛宗师等称号于一身的文人,字裕之,号遗山,祖籍是太原秀容(今天在山西)。

一代文宗元好问是谁

元好问诗词选

诗词主要是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一种中国传统诗歌,我们常说诗言志词抒情,所以诗词是中国古代文人阐述自己心灵的一种文学艺术平台。中国的诗起源于先秦,鼎盛时期在唐朝,而词起源于隋唐,鼎盛时期是宋朝。同时诗词是中国古代古典文学的代表形式之一,因为诗词不仅能充分地体现我国汉语的特色,还能我国的文学特色和音乐特色相融合,用极其简约的形式传达出深刻、悠远的韵味。

《元好问诗词选》收录的都是元好问的诗词,元好问的诗近少陵,其作品的基调有点像苏轼和辛弃疾,带有悲凉的成分,而且擅长寓情于景,意蕴深远。后人在品评元朝时期的诗词作品时,将元好问的诗词创作评为当时文学水平的巅峰,可见其在文学方面的才气和成就之深,所以元好问的作品深被后人推崇、传唱,有很强的历史感染力。《元好问诗词选》收录了元好问诗100首题149首,词曲90首,并且按照作品的创作时间进行编排,并做了详细的注解和评论,是一本帮助后人学习‘研究元好问极其作品的经典书籍。

元好问 摸鱼儿

?《摸鱼儿》是金朝末年元朝初年的文学家元好问的作品,元好问作为当时北方文学之宗,不仅是为文学家也是位词人,这首词就是元好问被大雁殉情而死所感动而写下的,词中表达了他对殉情大雁的哀思。

一代文宗元好问是谁

《雁丘词》插图

这首词创作的时候,元好问还很年轻,仅仅十六岁,当时的元好问正奔赴在赶考的路上,,途中遇到一个捕捉大雁的人,那个人告诉元好问,天空中一对大雁在飞,其中一个大雁被捕杀后,另一只大雁也直直地从空中坠落,殉情而死,元好问被大雁之间的感情真震惊了,于是出钱买下了这两个大雁,然后把它们合葬在汾水旁边,并建了个坟墓,取名“雁丘”,并写下《雁丘》一词,后来加以修改,即成了后世流传的《摸鱼儿-雁丘词》。

词的分为上下两片,上片开篇就语出惊人“问世间、情为何物”词句是千古传唱的名句,一个“问”字从空而降,替殉情的大雁发问,而且也是对殉情大雁的赞美。“直教人生死相许”是最震撼人心的回答,突出爱情的力量是如此的庞大。下面紧接着就是作者对大雁生活的描述,大雁冬天向南飞去过冬,春天再飞回来,双宿双飞,作者称之为“双飞客”,将世间人类的相爱赋予在大雁的身上,“天地南北”、“几回寒暑”用高度的艺术手法从空间、时间对大雁相濡以沫的生活进行概括。为下文大雁的殉情坐下了铺垫。而下面作者将大雁拟人化,描写大雁的心理“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揭开大雁殉情的原因。

词的下片主要是通过描写自然中的景物来烘托大雁殉情的凄苦,营造的都是悲苦的基调,“寂寞当年萧鼓”。大雁殉情惹起上天的嫉妒,这是作者对大雁的高度赞昂,词的最后作者认为这样的大雁自己会永远凭吊它,足见作者对大雁的深深的敬意。

故地重游 元好问

?《故地重游》是元朝初年的文学家元好问的一首小诗,诗歌是七言绝句。从题目可以看出,这是首作者重游旧地后写下的诗,那么,作者为什么会重游旧地,这次游玩后又和上一次有什么不同呢,所以这不单单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山水诗,其中蕴含着其他深刻的含义。

一代文宗元好问是谁

元好问雕像

诗歌的前两句是单纯地对景物的描写,杨柳青青,水声潺潺,黄莺婉转啼鸣,好一幅春意盎然的春景图,让人留恋、痴迷。并且在诗句“莺儿调舌弄娇柔”中,将黄莺拟人化,黄莺的啼叫好似是和作者早已相识,欢快的啼叫像是在欢迎作者第二次到这里游玩,不仅照应了题目《故地重游》,还给诗歌的前半段营造欢快的氛围,让读者的心情都随着黄莺的啼叫而变得欢快了,烘托作者当时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

诗歌的后两句是抒发作者的感情,“桃花记得题诗客”将桃花赋予人的特征,即有记忆。那么桃花为什么会记得题诗客呢,还倚着春风笑个不停?这里作者是以草木的无情来衬托人的有情。作者想起自己上次到这里时的美好时光,而距离现在已经很久了,感叹人生韶光易逝,抒发自己惆然若失的失落之情。

全诗的“诗眼”是“记得”二字,这两个字不仅生动传神地刻画桃花的调皮,带给全诗一股灵动之气,更是作者情感的流露的出处,从这两个字就可以感受到作者当时第二次到旧地的时候,想起了过去的美好时光,为作者抒发自己的感叹打下一个委婉的基础。

点绛唇元好问

点绛唇是词的词牌名,这个词调取自《咏美人春游》中的“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在同时,《点绛唇》是金代末年词人元好问的一首词,诗歌的全名是《点绛唇-长安中作》,是一首伤春诗,但是又不是很浓烈的感伤,而是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

一代文宗元好问是谁

点绛唇-元好问

词的开头作者并没有刻意的渲染残春的伤景,而是委婉地从侧面描写,“沙际春归”其中“沙际”二字就暗示作者的一种淡淡的忧伤,因为古代诗词的伤春词总是和流水联系起来的,春天从流水边流走了,流水是永不停息的,表示春天离去之快和春天离去的必然性。而后作者运用绿窗内少女的歌声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痴情挽留,这个表达方式显得作者的诗思很奇妙,有新意。

而后诗人问春天去哪了呢?可是没人回答他,引出下句“花落莺无语”,花都凋落了,黄莺也不啼叫了。暗示已经到晚春了,连点春天的声息。作者继续向远处眺望,看到的是沉沉雾气中树木的影子,无论是谁心中都会惆怅的。于是作者又写道“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是伤春的景色,令作者感伤不已,作者只好将美好的愿望寄托在梦中,希望在梦中能寻觅自己心中美好春意,最后一句“梦里寻春去”有很深用意,因为梦境本来就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作者自己也是知道的,可是作者还是执意要到梦中去寻找,这里不仅体现作者对春的眷恋和对春的深情,还能从侧面体现作者虽然伤春,但是还没有到绝望的地步,依然保存着一丝希望和乐观。

这首词在总体的艺术特色上,语言浅显意境却很深远,而且作者以自己的梦境结尾,提升了整首词的境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103/368762.html

“一代文宗元好问是谁” 的相关文章

宇文赟是位什么样的皇帝?有哪些作为?

宇文赟是位什么样的皇帝?有哪些作为?

宇文赟,南北朝时期北周第四位皇帝。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有道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从春秋战国到清末宣统皇帝退位,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无数次向我们证明一个道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治理国家一定要施以仁政,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为人民服务...

朱允炆削藩都失败了 朱棣削藩为什么能成功

朱允炆削藩都失败了 朱棣削藩为什么能成功

为何朱棣削藩成功,而朱允炆却失败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历时仅仅15年的时间,四十不惑的年纪打下诺大的天下,可见朱元璋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西汉有七王之乱,西晋有八王作乱,朱元璋明知藩王制度的弊端为何...

孙桓: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孙桓: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孙桓(198年-223年),字叔武,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建武将军。孙河第三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仪容端正,器怀聪明,博学强记,能论议应对,孙权常称为“宗室颜渊”。初擢为武卫都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参与由吕蒙指挥的袭击荆州行动,从讨关羽于华容,招揽...

历史上唐玄宗与李亨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上唐玄宗与李亨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李亨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和皇后杨氏生的第三个儿子, 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朝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七月,皇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为帝,改年号为至德元年,李亨就是后来的唐肃宗。李亨称帝时,他的父亲、唐玄宗李隆基并没有退位,也没有诏书许可李亨称帝,也就是说,李亨是...

郑当时是什么出身?她是如何发迹又是如何落幕的?

郑当时是什么出身?她是如何发迹又是如何落幕的?

郑当时你知道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郑当时,字庄。也被叫郑庄。西汉时期大臣。郑当时乃名流之后,郑桓公二十二世孙,他的父亲郑荣曾做项羽手下的将领,而他本人谦恭好学,乐于助人,是个谨慎小心的人。他在汉景帝时期做的是太子舍人,太子舍人,就是负责监管太子府中的士兵,履行太子的吩咐。到了休...

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做大 秦惠文王上位后为何要杀他

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做大 秦惠文王上位后为何要杀他

还不知道:嬴驷即位之后,为何要处死变法图强的商鞅,甚至将其尸体车裂?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国初期,秦国国力弱小,时常遭受他国侵扰,为了改变这种面貌,秦孝公发求贤令,后商鞅入秦,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变法,历经二十余年,方使秦国逐渐强大。然而,秦孝公去世之后,即位的...

谢鲲:晋朝时期官员、名士,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谢鲲:晋朝时期官员、名士,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谢鲲(281年~324年),字幼舆,陈郡阳夏县人。晋朝时期名士、官员,“江左八达”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他是国子祭酒谢衡的长子,太常卿谢裒的兄长,太保谢安的伯父。年少知名,生性豁达,喜读《老子》《易经》,成为名士王衍所亲善的“四友”之一。西晋末年,授太傅(司马越)参...

刘惇:三国是东吴官员,擅长占星术数

刘惇:三国是东吴官员,擅长占星术数

刘惇,字子仁,平原人。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东吴官员,擅长占星术数。与吴范、赵达、严武、曹不兴、皇象、宋寿和郑妪合称东吴“八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刘惇,字子仁,是平原人。因战乱而避难各地,客游庐陵,在孙辅手下作事。因知晓天文、懂得占卜而闻名南方。每当有水灾、旱...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