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苏轼临终前作的诗,一起来赏析吧!
李白苏轼,作为我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两个人,他们分别代表了唐诗和宋词的巅峰。李白苏轼有着许多共同点,比如都是豪放派的诗人,都有过坎坷的经历,在仕途上都不得志。但是两人在临终前作的绝世诗,却风格迥异。
据专家分析推测,李白和苏轼分别去世于762年和1101年。而他们的辞世之作分别是《临路歌》以及《观潮》。这是两种风格不同的诗歌,甚至连格律和种类都不一样。李白的明显豪气冲天,而苏轼的则看透了人生百态,那么这两首诗,谁要更胜一筹呢?
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临路歌》与李白一如既往的风格一样,张狂嚣张,豪放不羁,诗中李白将自己比作折翼的大鹏鸟,展翅奋飞却中天不济。古时的孔子尚且能够为麒麟的去世而悲悼,可在孔子去世后,又有谁会为我这只大鹏悲哀呢?
扶风激荡的大鹏鸟,就是李白本人的真实写照,而他挂桑挂袂的形象,也流露出,李白对人生的眷恋和才华不得施展的惋惜之情。这其实是与李白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的,从出蜀到游历中国,李白在旅游的同时积攒了不少名声。
最后被唐玄宗请到长安,担任御前待诏,专门给唐玄宗写诗。可李白却并不满足与此,他渴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能够出将入相。最后李白在失意之中,离开了长安城,继续自己的游山玩水之旅。
安史之乱中,李白也受到了影响,可是他同时也看到了机会,于是愤然出世找到明主辅佐。谁知道他的明主却战败了,最后连累了李白深陷牢狱。还在李白曾经有恩于郭子仪,因此郭子仪救出了李白,可当时的李白已经到了人生的晚年,再也没有实现政治抱负的机会,因此抑郁一生的李白,写下了这首绝世诗。
《观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首《观潮》是苏轼晚年临终前写给小儿子苏过的一首七言绝句,大致意思是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江潮都是人间绝景,如果没有去看过那么是会遗憾终身的。可如果去看了之后,就会发现,庐山烟雨最后只是庐山烟雨,浙江的潮水也不说是潮水而已。
这首诗理解起来有一些困难,不过结合当时苏轼的境地就很容易懂。彼时的苏轼结束了长期的流放之路,曾经那个满怀壮志的年轻人,也变成了风烛残年,参透禅理的老人。他在听说小儿子要去中山当通判,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书中两次出现“庐山烟雨浙江潮”,其实就是为了说明,庐山烟雨和浙江潮都不过是一种景色,而在不同人的眼中,才会变得不同。这种观物参禅最后禅悟并且达到心灵空寂旷达的境界属实不易。
再看苏轼的一生,十几岁便参加科举高中进士,却因为乌台诗案接连被贬谪。虽然也曾经做过一些政绩,可大多是时间都在偏远地区度过。直到晚年结束了流放,却也失去了从政治心,选择顿悟人生,从容面对自己的死亡。
由此可见,李白的晚年是不甘和惋惜,而苏轼的晚年则是看穿一切的从容,这一对比,两者孰高孰低就非常明显了。当然也不能说苏轼就一定更加优秀,只能是仁者见山智者乐水,对待人生的起伏跌宕,李白和苏轼有着自己的看法,而苏轼的看法或许更符合大多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