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杜甫所作,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仕途艰难却依旧心怀国事。杜甫被誉为“诗圣”,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十分深远。下面跟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杜甫所作的《春望》吧。
一个人的心路历程,会在他的文字之间显露出来,就算再隐曲的表达,也会折射出内心的真实。杜甫,一个现实主义色彩特别浓郁的诗人。我们从他的诗篇中,窥见时代的投影和他自己的生活轨迹,是并不太费力的一件事,也正因为如此,他的诗,具有了“诗史”的性质:不唯是国家的诗史,也是他自己的诗史。
安史之乱爆发后一年(756年),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即唐肃宗。尊还蒙在鼓里的唐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昭告天下。永王李璘觉得大哥既然可以随意登基,便去庐山请了李白出山,准备造反。江陵长史高适则看穿了这一切,迅速报告了唐肃宗,并完成了反制永王的部署。
而这同一时期,当年三人(李白,杜甫,高适)同游梁宋,留下千古诗话的大唐诗歌兄弟天团里的杜甫,选择了去投奔新君唐肃宗。结果走到半路,被叛军抓了,押送到长安,后调查发现他没有关押价值,便把他放了。于是,杜甫只能够孤身一人在被叛军占领的都城里流浪,因为城外是郭子仪的大军。
巍巍的终南山,还是耸立云霄;清清的渭水,还是奔流不息。杜甫不禁沉痛地说:“祖国的河山还是那样美好,但是已经换了主人。”春日里,花儿还是开得那样鲜艳,鸟儿还是唱得那样婉转。他又无限感慨地说:“花儿呀,你不要开得那样鲜艳;鸟儿呀,你不要唱得那样婉转,因为这只能使离乱中的人们更加伤心。”这个时候已经是757年三月了,春色满都城,杜甫却饿得不成形,感慨之余,他写下了著名的一首诗《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说,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营造了气氛。同时此联对仗工整,圆熟自然,诗意跌宕。“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一个“溅字,运用了拟人的巧妙手法,把作者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借用花的溅泪表现出来。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两句,用连续的长时间战乱来衬托家信的珍贵,侧面描写了战乱中亲人失散、难有音信的现实状况。“烽火连三月”扣前面“感时”,“家书抵万金”扣前面“恨别”。这两句又比前面两句的描写更深了——战火不断,家人失联。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深切感情,引人共鸣。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用诗人自己的状态,来表达对国家现实状况的忧虑、焦急、无奈,通过白发、掉发,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艺术地呈现出来。诗人由前面的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最后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深沉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因而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清代陈衍在《石遗室诗话》说:老杜五律,高调似初唐者,以“国破山河在”一首为最,近代在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引吴汝伦的观点评价《春望》:字字沉著,意境直似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