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描写女子画眉的诗作?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历史上有不少描写女子画眉的诗作,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唐·江采萍《谢赐珍珠》
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唐·李商隐《蝶三首》
学画宫眉细细长。芙蓉出水斗新妆。——宋·欧阳修《鹧鸪天》
三联诗句列举了三种眉毛样本:桂叶眉、八字眉、柳叶眉。
上古之人就很中意美女那两道细长弯弯的眉,《诗经·硕人》里的一个女子貌美如仙: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硕人》
这个“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女子“螓首蛾眉”,因蚕蛾触角一样细长而弯曲的那一双眉毛,三千多年来还难以让人忘怀她的倩丽俊美。
最有趣的是闺阁画眉的张敞那老头。据《汉书·张敞传》记载:汉宣帝时的京兆尹张敞,因为替妻子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抚”。因而招致同僚非议,皇帝面前状告他有辱身份。汉宣帝责问他为妻画眉是否属实。张敞应答特别“段子手”:“臣闻闺房之内,夫妻之私,有甚于画眉者”。宣帝闻此一笑了之。
另据野史记载:张敞与妻子青梅竹马,儿时的他很调皮,一次扔石块误伤妻子的眉间。做官后,听说妻子因眉间伤痕一直未能出嫁,便上门提亲。结婚后便每日为妻画眉。
才多雅望张京兆,天上人间白玉堂。
——清·朱耷《题画眉》
张敞夫妻情感笃厚,在画眉中把油盐酱醋的日子过成了卿卿我我、相知相依、一往情深,羡煞多少女子。后人还把“张敞画眉”与“韩寿偷香”、“相如窃玉”、“沈约瘦腰”合称古代四大风流韵事。
要说描写女子画眉,颇为动人的有唐代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诗: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诗人张籍以擅长文学、乐于提拔后进名世。朱庆馀平日向他“行卷”得到赏识。临近考试,便写了这首诗,想听听张籍对他作品的意见。“舅姑”即公婆,比喻主考,“夫婿”比张籍,借新婚的生活来细表自己的曲衷。虽说这是一首行卷诗,只凭诗中新娘早起化妆毕,满面娇情、眉目含羞、紧张、忐忑、很不自信地的一句问话,“我画的眉毛合不合潮流,好不好”?这位温柔俏丽、娇憨活泼、纯洁可爱的新娘形象,便久远地沉淀在我们的记忆里。
沉沉午后闲无事,且向张生学画眉。
——南北朝·梁·刘缓《左右新婚诗》
闺阁之内,娇羞温柔的女子依偎着夫君;知道为妻子作应时打扮,懂得“画眉深浅入时无”的如意郎君,轻拈一管狼毫,爱怜地端详那美丽的脸庞,精心地描画那“韶光染色如蛾翠”(唐·温庭筠《春洲曲》)的含情之眉。可惜,这亲昵的儿女私情、闺阁之乐,现代的时髦女子再也体会不到了。
古人有“眉为君,眼为臣”的说法,眉为山川之秀气,眼为日月之精华。
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
——唐·徐贤妃《赋得北方有佳人》
女子的眉毛就像新发的柳叶,脸庞好像盛开的桃花。没有柳眉传情,女子还能称得上“桃花佳人”吗?故而古人又有“眉为七情之虹”一说。难怪曹雪芹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及“两弯柳叶吊梢眉”的经典描写;就让人牢牢地记住弱不禁风的林妹妹和“粉面含春威不露”的“凤辣子”。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
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先秦·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魏·曹植《洛神赋》
眉毛可以用来审美,也能用来表达情感。眉目传情,顾盼生姿,眼睛的魅力自然少不了眉毛的衬托。
湖上女儿柳叶眉,春来能唱黄莺儿。
——元杨维桢《冶春口号七首》
眉眼含笑。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清·纳兰性德《临江仙》
眉梢藏忧伤。
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唐·韦庄《女冠子》
细眉难掩离别愁……
明代杨慎在《丹铅续录·十眉图》里云:
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
一曰鸳鸯眉,又名八字眉;
二曰小山眉,又名远山眉;
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
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稜眉,又名却月眉;
七曰分梢眉;八曰逐烟眉;
九曰拂云眉,又名横烟眉;
十曰倒晕眉。
画柳眉,淡淡青山蝶黛静。——《白雪遗音·马头调妆饰姣容》
娥眉分翠羽,明目发清扬。——晋·傅玄《艳歌行》
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宋·晏几道《南乡子》
螓首蛾眉、眉黛青颦、春黛双蛾、柳叶弯眉 、水眼山眉……你千万别以为一顾倾城、再顾倾国的女子眉毛只有这些美称。宋代陶谷在《清异录·胶眉变相》中说:“莹姐,平康妓也。玉净花明,尤善梳掠,画眉日作一样。唐斯立戏之曰:‘西蜀有《十眉图》,汝眉癖若是,可作百眉图’”。谁想得到女子的弯弯细眉,竟然有柔媚曼妙的万千风姿,居然有这样的审美极致,会如此大放浓彩。
正如王立群点评这道有关眉毛的判断题时所言:眉毛是一个女性的颜值担当,它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一个文化的代码。它是用铅黛来写感情,用妆容来记录心灵。
李商隐诗云:“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唐·李商隐《柳》)
其实,不论是“莫画长眉画短眉”(唐·元稹《有所教》),还是“双眉画作八字低”(唐·白居易《时世妆》),也或“青镜扫长蛾”(元·李德《忆南园》);我们记住了“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唐·韦庄《女冠子》)的美眉们。
这正是:“怀金黛,想玉鬟,旧时风味尚依然”(明· 陈汝元《金莲记》);往事如烟,眉似新月;“青黛点眉眉细长”(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