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三国曹魏将领破虏将军都亭侯:李典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中国历史3年前 (2022-01-13)200

李典自幼好学,不乐兵事,起初治民,后来从军。并从征河北、荆州、西凉等地,屡立战功。曾在博望坡之战识破刘备的伪遁之计,救下了夏侯惇、于禁。又参与了逍遥津之战。李典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尊敬儒雅,尊重博学之士,有长者之风,官至破虏将军,三十六岁时去世。曹魏建立后,追谥李典为愍侯。李典既非被杀,也非君王,其谥号的含义应当与耿弇、寇准相同,即在国连忧曰愍。

人物生平

至亲早卒

李典的从父李乾,有英雄气概,在乘氏(地名) *** 了好几千食客。初平中,带领众人跟随曹操,在寿张打败黄巾军,又跟随曹操攻打袁术,征讨徐州。

兴平元年(194年),乘曹操攻打徐州之计,留守兖州的张邈、陈宫等反叛,迎接吕布入主兖州,兖州各郡县纷纷归附吕布。吕布军到达乘氏,李氏宗族在李进的领导下,保住了乘氏。于是,曹操派李乾回到乘氏,安抚各县百姓。

兴平二年(195年)夏季,吕布的别驾薛兰、治中李封率军到了钜野县,欲招降李乾,劝其反叛曹操。李乾不听从,于是他们把李乾杀害。

曹操派李乾的儿子李整带领李乾的部队,和其他将领一起攻打薛兰、李封。薛兰、李封被打败后,李整又跟随曹操平定兖州的各县,有战功,逐渐升迁。建安五年(200年)正月,发生了衣带诏事件,袁绍、曹操正式宣战。曹操不再认可袁谭的青州刺史之职,于是任命李整为青州刺史。

建安五年(200年),李典的从兄李整也去世了,当时正值袁曹双方相距于官渡的时期。

少年成名

李典年少时好学,不爱好征战,于是拜师读《春秋左氏传》,熟读各种书籍。

建安五年(200年),李整死后,李典任颍阴县县令,担任中郎将,统领李整的部队。曹操认为李典是个可造之材,让他试着管理百姓。升迁为离狐太守。时值官渡之战,李典带领家族的人以及所辖部队运输粮食布匹供应军需。

建安五年(200年)十月,袁绍败逃之后,李典被任命为裨将军,在安民屯兵驻扎。

建安七年(202年),曹操在黎阳攻打袁谭、袁尚,于是派遣李典与程昱等将领用船将军粮运输过去。正赶上袁尚派魏郡太守高蕃带领部队驻扎在河上,断绝了水道,曹操下令李典、程昱说:如果船过不去,就走陆路。[3]李典与各将领商议说:高蕃的部队缺少兵甲只是依仗水势,士兵有轻敌的心思,攻打他们一定能够取胜。在军队可以不听圣旨;只要是有利于国家的事,自己做主也可以,应该立即攻打。程昱也这样认为。于是向北渡过黄河,攻打高蕃,取得胜利,水路终于畅通。

识破伪遁

建安七年(202年),刘表派刘备向北进攻叶县,曹操调动大将夏侯惇、于禁、李典抵抗刘备。刘备将阵线移至博望与曹军对峙,爆发了博望坡之战。一天早晨,刘备率军烧掉营地撤退了,夏侯惇率领部队追击刘备。李典劝阻道:敌人无故撤退,怀疑肯定有埋伏。南边的道路狭窄,草木又浓密,不能追击。夏侯惇不采纳他的意见,和于禁一同带兵去追击,李典留守。夏侯惇、于禁果然中了刘备军的埋伏,于是被击溃了。李典带兵去救援,刘备望见救兵已到,于是撤退。夏侯惇、于禁因此获救。

从征四方

建安九年(204年),李典跟随曹操围攻邺城,邺城平定。建安十年(205年),李典、乐进在壶关围攻高干。建安十一年(206年),李典、乐进在长广攻打管承,都取得胜利。李典升迁为捕虏将军,封为都亭侯。

李典的族人部下三千多户,居住在乘氏,李典自愿请求迁徙封地到魏郡。曹操笑着说:你想效仿耿纯吗?李典谢罪说:我性格懦弱功劳微薄,但是封赏的爵位太大,确实应该全家族的人都一起效力;另外天下还没有平定,应该迁徙到魏郡之郊,来防御四方变乱,并不是效仿耿纯。于是迁徙部下族人一万三千多口到邺县。曹操赞扬他,加封为破虏将军。

建安十三年(208年),李典从征荆州。赤壁之战时,曹操徙赵俨为都督护军,督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

建安十六年(211年)秋,李典跟随曹操征讨韩遂、马超,进军至际河的西岸,并在道东原上扎营。

合肥破敌

建安十九年(214年)十月,曹操自合肥还,李典与张辽、乐进率领七千人在合肥驻扎。

三国曹魏将领破虏将军都亭侯:李典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而孙权指挥十万大军围攻合肥。在东吴大军围城之时,合肥诸将便打开曹操之函,写到:若孙权军来到,张、李两位将军出城迎战,乐将军守城;护军薛悌不得与敌人交战。因为双方兵力悬殊,李典、乐进诸将都对此指示感到疑惑。张辽说道:曹公正率军在外作战,等他率领的援军到达时,孙权军必定已攻破我们。所以这是在告诉我们在敌军 *** 完毕前去攻击他们。我们先挫折敌人的气势,以安定军心,然后可以顺利守城。成败之机,就在此一战,各位还有什么疑惑?张辽打算按照教谕与李典一同出城交战。乐进、李典、张辽平常都互不和睦。特别是,李典的至亲(李乾、李整)、宗族与吕布集团有着血海深仇,故而,李典、张辽之间有旧日的仇怨。张辽担心李典不从,李典慷慨的说:这是国家大事,要看你的计策是否好,(如果可行)我怎么能够因为私怨而不顾大局呢!于是,率领部众与张辽一起打败赶走了孙权。李典加封赏地住户一百户,加上以前的封赏共三百户。

英年早逝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的合肥之战时期,当地曾经有一场瘟疫,即疫疾,以致于在几个月后,吴将甘宁病逝。

建安二十年(217年)三月,夏侯惇、曹仁、张辽、臧霸等二十六军屯居巢。居巢当地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即大疫,曹军大规模染病。

李典去世时,年份未知,时年三十六岁。他的儿子李祯继承他的爵位。

魏文帝曹丕代汉称帝后,追念李典在合肥之战的功绩,追加李祯食邑百户,另外又以百户封了李典的另外一个儿子为关内侯,对李典追谥为愍侯。然而,李典既不是祸乱始兴的一国之君,也不是捐躯赴死的殉节之士,故而,追谥李典之法当为在国连忧曰愍,东汉名将耿弇、臧宫等人、北宋名臣寇准,皆是按在国连忧之意而获得愍的谥号,表达了世人对李典人生经历的怜忧。而李典在世时,爱好学问,注重儒雅,从来不和别的将领争抢功劳,又尊敬贤士大夫,生怕自己有礼节不周的地方。军营的官兵都认为李典是长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01/420437.html

“三国曹魏将领破虏将军都亭侯:李典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的相关文章

有哪些与贺若敦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有哪些与贺若敦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贺若敦(517~565年),河南洛阳人。鲜卑族,西魏北周时期将领,隋朝名将贺若弼之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以勇武刚猛著称。西魏大统二年(536),抓捕东魏颖州刺史,归降宇文泰。北魏废帝二年(553),率兵平定谯淹叛乱。武成元年(559),入为行军司马,领金州刺...

韩通是什么人?他最终为何没能保住柴氏江山?

韩通是什么人?他最终为何没能保住柴氏江山?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显德七年(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率军攻入都城汴梁。韩通听闻赵匡胤造反,急忙从皇宫往家赶,准备誓死对抗乱军,保卫柴氏江山。但韩通出宫没多久就遇到乱军军官王彦升,被其杀害。那韩通为何无法阻止赵匡...

于谦作为明朝的功臣 夺门之变时于谦为何没有阻止

于谦作为明朝的功臣 夺门之变时于谦为何没有阻止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于谦不是忠臣吗?他为什么不去阻止“夺门之变”?,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夺门之变时,朱祁镇被囚禁在南宫。不管筹划政变的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是从哪里出发,政变这个事件,是从打开南宫之门、迎出朱祁镇开始的。南宫位于现在北京东城区普渡寺位于南池子大街,原址是南...

马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是兄弟五人中最为出色的

马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是兄弟五人中最为出色的

马良(187年~222年),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马谡之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而马良是五人中最为出色。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因此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赞誉。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担任荆州牧,征辟为州从事。马良...

平阳公主的谥号是什么?唐朝的建立她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平阳公主的谥号是什么?唐朝的建立她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俗话说的好,巾帼不让须眉。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历史上有个说法,唐朝的江山是儿子打天下,老子坐天下。说的是李世民打天下,李渊当皇帝坐天下。李渊在起兵到当皇帝的过程中,确实没有打过什么仗。他当这个皇帝,确实有些捡便宜的味道。不过,若认为李渊的江山,是全部由李世民打下来的,这话未免有些夸张...

要是没有多尔衮 清朝能攻破山海关统一中原吗

要是没有多尔衮 清朝能攻破山海关统一中原吗

对如果没有多尔衮,清朝是否还能攻破山海关,继而统一中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对于清朝的建立来说,多尔衮绝对功不可没。而如果没有多尔衮的话,满清照样有机会入关,只不过过程会坎坷很多。多尔衮绝对算得上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十四岁就被封为贝勒,跟随父亲努尔哈赤南征...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留下十万蒙古女人 朱元璋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留下十万蒙古女人 朱元璋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对消灭元朝后,朱元璋是怎样处理十万蒙古女人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元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朝代之一,种族等级制度让汉人面临无法生存的情况,皇室内部为了争夺权利,杀伐之事不在少数,朝堂官员更是贪淫腐败,最终受苦的,乃是辛辛苦苦的老百姓。由于各地民愤四起,多处地...

程秉:三国时期东吴官员、儒学家,孙权对其极为礼待

程秉:三国时期东吴官员、儒学家,孙权对其极为礼待

程秉(生卒年不详),字德枢,汝南南顿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员、儒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起初跟随郑玄,后来北方荒乱而到交州避难,期间与刘熙考究五经大义,因此通绕五经。后来交趾太守士燮任命程秉为长史。吴大帝孙权听闻程秉的名声,于是以礼征召他,程秉到后,被任命为太子太傅。黄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