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学者黄震留下了哪些著作?黄震还有哪些成就?
黄震,字东发,号文洁,慈溪(今属浙江)人。南宋学者。宝祐四年进士,历仕史馆检阅、广德军通判,有文集。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要成就
创东发学派
黄震为学宗朱熹,兼综叶适功利之学,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批判心即天和道器为二物观点,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人心之灵可以认识客观世界,但不能以心为天,批判理学家人心道心、即心即道,认为心只是灵明,不能传,也不须传。提出道不离器、物各有理观点。主张知先行后,创东发学派。
直言内政弊病
咸淳四年(1268)七月,黄震在史馆检阅任上,他以国事日非为忧而上《戊辰轮对》二札。当时,黄震因目睹度宗无视内忧外患而履危而安,因此在札中直言当时内政有四大弊病:民日以穷、兵日以弱、财日以匮、士大夫日以 *** 。接着还呈述边防危急,外患堪虑之情势:近者,重庆为西蜀一线之脉既毁于火,光州金刚台为淮西襟要之口,又毁于火。况其(指蒙古军)造舟运粮,忽又闻于诸阃(统兵在外的军职人员)之探报,则边情愈不可测矣。夫此三者,岂容并见!说至此,黄震又以重言提醒皇上:设不幸年谷果荒,饥民群扰,而外寇乘之,国将何以为国,而今则皆有其兆矣!说至激愤处,竟犯颜揭斥:(皇上)践阼(继位)五年以来,无一动容变色之虑,居则惟见湖山歌舞之已久,宫居服食之便安,而凡京、襄、淮、蜀之荒残,中原、河北之狐兔,未必关于念虑也;出则惟见仪卫法物之塞途,帘帏粉饰之夹道,而凡驱逐出巷之啼号,穷僻在野之愁叹,皆不接于见闻也。力谏皇上自畏目前之安而深为天下万世之虑。
针对宫中兴建内道场的荒唐之举,黄震在札中力陈佞迷佛道之不可取,主张住卖度牒,省去祷祠之费,节用国资民财。劝说度宗停建内道场。度宗不仅毫无省悟,居然勃然大怒,将黄震批降三秩,即出国门。黄震后虽因此连降三级,贬为广德郡通判,但敢为国为民忘我直谏之声遍于朝野。
平息盐民暴动
德祐元年(1275),三月,余姚石堰场、慈溪鸣鹤场发生所谓的盐民大暴动。当此之时,朝廷急调黄震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处理乱局。经黄震多次深入调查,察知亭丁(盐民)逃亡或相为盗挻的原因,其实是由于官员椎剥亭户,私吞盐本钱,加之春荒严重,亭户(盐户)衣食无着之际,还遭鞭挞之苦,被逼倍数交盐,于是冒死而群起反抗。他一边如实向朝廷反映情况,一边安恤亭民,如数发还原欠盐户的历年晒盐本钱61.3万余贯、宽缓盐课,同时革除盐场诸弊,终于平息了这场 *** 震惊千里的大风波。流散亭户纷纷复归,生聚之气终于渐有所现。
个人著作
南宋王朝覆灭之后,黄震隐居于泽山(在今三北镇),榜其门曰泽山行馆,其室为归来之庐,专心整理自己的著作。他的哲学思想以朱熹为宗,形成东发学派。他主张理是四时行,百物生的自然之准则;释道为日用常行之理,斥道家高谈人心、道心之玄虚。其子黄梦干、黄叔雅、黄叔英及学侣陈著,均重经史考辨,将东发学派思想传播至闽浙一带。黄震的《东发日钞》(又作《黄氏日钞》),是一部满含睿语哲理的读书笔记,对古书辨伪功力至深,为东发学派的代表作。另著有《古今纪要》《古今纪要逸编》《戊辰修史传》《读书一得》《礼记集解》《春秋集解》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