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黛玉为何回来贾府?真相是什么?
黛玉,《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人人都以为林黛玉是来荣国府报恩还泪,而实际上,黛玉却是来拯救荣国府的。关于黛玉的使命,初进荣国府时,就已经讲得清清楚楚。
1:贾敏的良苦用心
宝玉比黛玉大一岁,名字里已经有“玉”在先,而贾敏却偏偏给自己的女儿也取了个带“玉”的名字,这意图是不是有点明显呢?
宝玉与黛玉又不是亲兄妹,大可不必一起从“玉”,就像贾家的“三春”一样,均从了同一个“春”字,让人一看便知道是自家姐妹。而黛玉和宝玉完全没必要,更何况,还有性别差异呢。
可贾敏却还是用这种方式将他们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了,若说没有一点“不可告人”的小心思谁信啊?
更值得一提的是,贾敏早在去世之前,就曾对黛玉讲了很多关于宝玉的事。就连宝玉“不爱读书,专爱在内闱厮混”都讲到了。还透露了宝玉尊重女性、十分“怜香惜玉”、关爱姐妹。
荣国府有好几个表姐妹,黛玉都不甚了解,却唯独对宝玉的信息资料如数家珍,这还不足以体现贾敏的良苦用心么?
宝玉含玉而诞,世人均以为奇,前途一定不可 *** 。然而,却不喜读书,只喜欢与女孩子厮混打闹。如此下去,贾府的未来堪忧,毕竟,贾宝玉是荣国公唯一的嫡孙。贾敏作为荣国公的嫡出千金,不可能置身事外,不担忧不焦虑。
宝玉是块“好璞玉”,但却缺乏有人来正确的引导和辅助,此人不但要起到一个打磨雕刻的作用,还要诱导他走上正途。即便不能立身扬名,报效朝廷,至少也能端正德行守住祖业。而黛玉无疑是一个上佳人选,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黛玉许配给宝玉都是更好的选择,妥帖周全令人安心。
所以,贾敏夫妻教导黛玉时,是与宝玉“互补”的。宝玉不爱读书,而林如海却偏让黛玉饱读诗书,并且还专门为黛玉请了家庭教师,这在当时的年代是很罕见的。正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
而林如海却反其道而行之,偏让女儿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贾母把宝玉当成女孩子养,林如海就把黛玉当作“男孩子”养。宝玉那边所缺乏的,黛玉这边全给补齐了。正应了那句话“缺什么补什么”。这是多么互补的一对啊?
林黛玉读书明理,满腹才华,就是为了将来能有效辅助宝玉兴家立业、守住祖基。并且,黛玉是来荣国府扎根的,并不想成为一名“过客”。
2:黛玉的特殊使命
大家若不信,咱们就来看一段原著原文,看黛玉初进荣国府时,都说了些什么寓意深刻的话: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她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
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才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她,只怕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按说,黛玉这病,是娘胎里带来的,又无药可救。本应该隐瞒着才是,这基本上属于个人隐私了。然而,黛玉非但没有避讳,反而言无不尽,说得透彻。令人唏嘘之余,不免喟叹:“这孩子不是寻常之人,必有仙缘背景啊!”
表面上看,黛玉是童言无忌,并无深意,但细品之下,却大有玄机。
黛玉说癞头和尚想要度化她,证明她有佛缘,不是一般人。其次,和尚又说她这一生,除了父母之外,外姓亲友一概不能见。换句话说,黛玉这辈子,除了姓贾的和姓林的以外,就不能再见其它人了。
姓贾的是母亲的姓,姓林的是父亲的姓,这自然不算“外姓”,可除此之外,黛玉不能再与外姓亲友有瓜葛,这就有点难了。如果这样,长大之后怎么嫁人?谁知道夫家姓张还是姓汪啊?这不显然是在暗示:除了贾家无处可嫁了吗?
更关键的是,黛玉吃的药是“人参养荣丸”,人参属于“内补药”,这药物虽然表面上是给黛玉治病,本质却是用来“养荣的”。
也就是说,只要黛玉身体无虞,荣国府就可托她的福,安然无恙——黛玉就是荣国府的治病良药、镇宅之宝。也是能够拯救荣国府的唯一人选。如果她嫁给宝玉,就可以辅助宝玉振兴家业,兴利除弊,严肃风纪。
然而,王夫人却并没有给她这个机会,贾敏的良苦用心与黛玉的一腔痴情,统统被王夫人给毁了。黛玉一生不得志,亦不得情,最后郁郁而终,泪尽而亡。
贾宝玉为了报答黛玉的情与义,转世后成为神瑛侍者,去浇灌已经成为绛珠仙草的林黛玉。黛玉之所以甘愿化作植物,是因为唯有草木,方可“无情”,她前世已经被情伤得透透的了。所以,来世不愿再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