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说唐三传第五十七回:二郎神大战野熊,圣母收服二牛精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08-18)220

《说唐演义全传》是清代长篇章回体英雄传奇小说,简称《说唐》,又名《说唐前传》《说唐演传》《说唐全传》。后与《说唐演义后传》《说唐三传》合刻,改名《说唐全传》。今存最早刻本为清代乾隆癸卯(1783)刊本10卷。成书于清雍正、乾隆年间。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这三部书,虽然不是出自一人这手,内容也基本各自独立,但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上,也还是有脉络相连。一般读者读这类书,多半是为了看看故事,消遗解闷,都希望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其来龙去脉有最完整的交待。这三部书合在一起印行,总名之曰《说唐合传》。

《说唐演义全传》以瓦岗寨群雄的风云际会为中心,铺叙自秦彝托孤、隋文帝平陈统一南北起,到唐李渊削平群雄、太宗登极称帝止的一段故事。它以相当篇幅揭露了隋炀帝荒淫无道,大兴徭役,宇文氏恃宠骄横,残暴凶狠,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而统治阶级内部的倾轧矛盾,又加剧了隋王朝的分崩离析之势,致使全国各地爆发了反隋起义。书中着力塑造了一群瓦岗寨起义英雄的形象,这些人中既有来自下层的城市贫民、捕差马夫,又有身据要津的勋戚贵胄、功臣名将,也有浪迹江湖的豪杰义士、绿林好汉。这些人物聚集在反隋的旗帜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隋末起义队伍广泛的社会基础。而李世民则是作品中歌颂的“真命天子”,在他身上寄寓着“仁政”的理想,对他归顺与否是群雄成败的根本条件,也是作者评定褒贬的基本标准。这使作品中表现出浓厚的封建正统观念和宿命论色彩。

说唐三传第五十七回:二郎神大战野熊,圣母收服二牛精

说唐三传·第五十七回 二郎神大战野熊 圣母收服二牛精

前言不表,再说秦汉连忙跪下,伏在路旁,口叫:“师父救命!”王禅老祖一看,认得徒弟,说道:“我前番在金牛关,借北海水救了一虎。今日又来求救于我。你且起来,说与我知。”秦汉听得,立起身来说:“金牛关交 兵,来了野熊仙,将金桃、银杏两位公主摄去。元帅命我前往追寻。寻到一山,有一石洞,乃野熊巢穴。强逼成亲,被弟子打破筵席,洞中大战。野熊妖法多端,被他杀败,特来求师父救公主要紧。”王禅老祖说道:“徒弟,那野熊仙千年修道,变化多端,神通广大,在八卦炉中炼成双鞭,曾偷王母仙桃,我也降他不来。莫要惹他,快快回营去罢。”秦汉听了,叫声:“师父不救,两位公主性命休矣。”流泪不止。二郎神听了老祖之言,当中神目睁起,大怒道:“道友说那里话来?我和你同是道门弟子,岂可长妖精之志气,灭自己的威风。那野熊虽偷仙气,终究畜类。令徒有难,我当代汝去救。”老祖听了大喜,叫声:“道友发慈悲之心,同我顽徒去收熊精。”二郎神别了老祖,变一喜鹊,往西去了。秦汉飞身要去,老祖叫声:“徒弟,那熊仙利害,知你必来求我。我备酒请杨戬老爷到此,我将言语激他,他大怒而去,必然收伏,梨花好进金牛关。去罢!”

秦汉拜别,飞身也往西来,到了孔介山野熊洞口,喜鹊先在树上,叫声:“秦汉你来了么?”回说:“弟子驾云来迟。望神君恕罪。但是妖精紧闭洞门,怎好进去?”杨戬说:“不难。”飞下树来原变二郎神。手执金槍,立看洞门,关得密不通风。秦汉将狼牙棒来打,洞门里面惊动了野熊。那小妖报知说:“唐朝矮将又来打门。”野熊说:“不要理他,今晚要做亲。”秦汉打得手酸,洞门不动。杨戬看见,叫声:“不要打了,待我看看。”一看,只见洞门旁边有条碎缝。杨戬变作一苍蝇钻将进去,说:“妖精逃出,你就打死他,”秦汉应诺。杨戬钻进里面,洞内宽大,只见这些小妖安排筵席,野熊当中坐着,吩咐小妖说:“你去请两位美人出来成亲。他若倔强,剥了衣服,绑来见我,取他心肝下酒。”小妖听了,便往里去了。二郎神听了,仍变为人,提手中槍,照野熊劈面刺去,喝声:“妖怪,不得无礼。我杨老爷来了!”野熊吃了一惊,抬头一看,在天宫会过,认得是二郎神,唬得魂不在身,连忙走到里面,取出双鞭迎住,说:“二郎神君,我今夜成其好事,你来破亲。既到我洞,吃我一鞭。”二人大战,野熊吩咐小妖一齐上前围住,那杨神君吹口气,变有数百神君来打野熊。野熊看来难敌,拖了双鞭,逃出外面。神君里面赶出,小妖开了洞门,野熊逃出洞外。秦汉看见,将手中狼牙棒照头打下,他就化一道红光而去,秦汉吃了一惊。

说唐三传第五十七回:二郎神大战野熊,圣母收服二牛精

杨戬走将出来说:“妖精呢?”秦汉说:“弟子见妖精败出洞来,被弟子一棒打去,他化红光逃了,竟往西南。”杨戬说:“他气数未尽,造化了他。你进洞救出两位公主,放火烧洞,尽行烧死小妖,破其巢穴,他无处栖身,再不敢来阻你西进。”秦汉奉命,回身打进洞中,将小妖尽皆打死,里面救出两位公主,回身一把火,烧得洞中乱烟直喷。那二位公主外面拜谢二郎神说:“回去有万里之遥,焉能得见元帅?”神君说:“这倒容易,借阵风送你回去。”那杨戬念动真言,忽起一阵神风,将两位公主送去。又叫:“秦汉,我去见你师父,说妖精驱逐。你速往军中,叫元帅快进兵取关。”秦汉叩谢。杨戬化一阵风而去。秦汉飞身回转,此言不表。

再言元帅梨花同众将营中昏闷。丁山、金定俱遭鞭打,不时发昏。仙童此去可求得仙丹?两位公主被风摄去,秦汉追寻未有回音。正在此言,听得帐外狂风从空吹落二人。元帅同众将来看,原来是金桃、银杏。令女兵扶入帐中,众将大喜。元帅问起因由,两公主将秦师父能干,求得二郎神逐去妖精之事说了一遍。秦汉也回营缴令。元帅称赞说:“多亏将军莫大之功。但窦姐姐上仙山求药一去不回,烦秦将军走一遭,催促他早回,好救丁山、金定,然后开兵。”秦汉奉令,飞身竟往黄花山而来,此话不表。

再说窦仙童为何不回,有个缘故。那一日行到一高山,忽听得山中喊杀连天,金鼓之声 。仙童心中想道:“深山旷野,那有人厮杀?走下山头一看,只见山凹内有两支人马,东边一员将,红脸乌须,手执宣花斧;西边一员将,黑脸红须,手执大刀。各带人马,两下交 战。仙童山上喝采说:“好武艺!可惜埋没山中。”二将听了,各住了手,抬头一看,见了仙童,红脸将叫声:“贤弟不要比武了,你看山上有一位仙姑,单身独马看我们。和你赶去,夺得到手,做个压寨夫人。”黑脸听了大喜,二人拍马赶来,大叫道:“那里来女将?擅敢观我山寨,快随我去,做个压寨夫人。”仙童。听了大怒,手舞双刀敌住。一女两男,杀得天昏地暗。红脸将看来难胜,摇身一变,变一火牛,街了仙童飞走上山。进了独角殿,现了原形,放下仙童,令送房中,明日成亲。殿中摆酒,黑红二将饮酒。黑脸说:“大哥,此女决此凡人,不要逼他。待慢慢的弟与为媒,劝他顺从。”红脸将说:“多谢贤弟。”

不表二人饮酒,仙童被捉。再言秦汉奉了将令飞到九龙山,来到洞口,只见两个仙姑出来,见了秦汉,叫声:“师兄何处来的?”秦汉道:“我乃王禅老祖门下弟子秦汉,要求见圣母,望乞通报。”二姑听了,连忙进洞,禀知圣母说:“外面有王禅老祖徒弟秦汉,有事求见。”圣母说:“唤他进来。”仙姑奉命,唤进秦汉。秦汉见圣母倒身下拜。圣母说:“闻你下山相助丁山征西,今有何事见我?”秦汉听了,倒吃一惊:难道仙童还未到此?只得上前禀道:“弟子因薛世子、金定被鞭打伤,二人发昏,前日令窦仙童到来求丹药,不知何故尚未回去。元帅放心不下,令弟子再来相求,望师父速赐丹药相救,打发仙童速归。”圣母听了秦汉之言,说道:“仙童徒弟不曾到此,决定路上阻隔。你去寻了仙童同来,付你丹药,相救世子二人。”秦汉想道:“地阔天涯那里去寻,这题目难了。”

只得回身出洞,打从旧路飞腾。来到一高山,只听喊声。却是为何?谁知那黑脸将劝仙童与红脸成亲,仙童大骂,杀将起来。黑脸变一水牛,把仙童捉去,后山捆住。秦汉看见,认得是仙童,提起狼牙棒,喝声:“不得无礼。”劈头打来。黑脸将抬头一看,见了秦汉,不解其意,喝声:“那里来的矮子,吃我一刀!”大战一场,杀得黑脸招架不住。

说唐三传第五十七回:二郎神大战野熊,圣母收服二牛精

小妖报入寨中说:“大王,不好了!二大王被一矮子杀得不能招架。大王快去相救。”红脸听了,备马出寨杀来,迎着秦汉,张开大口,放出火来,直奔面门。秦汉心慌而走,红脸变了火牛赶来,要捉秦汉。秦汉飞上云端。红脸大王见矮将飞去,倒觉心惊。正要进寨,秦汉又飞下来,举棒又打,打伤左臂,跌倒在地。秦汉又要来打,黑脸大王大叫:“休伤我大哥。”将大刀架住。一场交 战,黑脸又杀不过,口喷大水。顷刻波浪滔天,摇身一变,变一水牛,来拿秦汉。秦汉还飞云端。水牛收了法,用药敷好火牛,紧守寨门。秦汉寻到后山,只见仙童捆着,几个小妖看守。秦汉说道:“窦夫人不必烦恼,我来救你。”小妖报知大王,那两个妖精大怒。赶到后面,一个吐火,一个喷水,来拿秦汉。

秦汉正要飞腾,云端来了黄花圣母,大喝道:“两上孽畜,休得无礼!”红黑二精抬头一看,见一道婆。弃了秦汉,来战圣母。圣母念动真言,云端落下一位天神,头戴金盔,凤翅分开,身穿金甲,手执降龙杵,口称:“圣母有何法旨?”圣母说:“今有火水二牛作怪,与我收去。”“领法旨。”那神将大喝一声,将杵打下,变现火牛。骑在背上,将红绳贯穿在鼻孔说:“孽畜,快随我去。”只见那只火牛扁扁服服,驾火随了那位神将飞空而去。那黑脸将见了大怒,喝声:“妖道,如何拿我哥哥去了?”手舞大刀杀来,圣母将金如意迎住。黑脸张开口喷出大水来了。圣母笑道:“孽畜,孽畜,留你在世,仍旧害人。收伏你回山去罢。”口中念咒。又见云端来了一位天神,头戴金箍,红发披耳,身穿绣龙短袄,面如锅底,脚下乌靴,双手打拱,口称:“圣母有何法旨。”圣母说:“银河水将,速将水牛收归回去。”“领法旨!”那水将跳入水中,将牛连打三下,骑在牛背上,穿了鼻孔,随水而去。

山中大小众妖见主将拿去,各自逃散。秦汉大喜,解放仙童。仙童叩见师父救命之恩。圣母说:“徒弟,你来意我尽知,该有二牛之难,亏秦汉寻得到此,救了你。我有金丹一粒,速回去救丁山、金定。后诸仙阵再会。”说罢腾云而去。仙童、秦汉望空拜谢。仙童骑上腾云驹,秦汉戴着钻天帽回营。元帅正在营中等候,秦汉先到,说起此事。元帅听了说:“亏了秦将军寻到圣母收牛,不然我姐性命难保。”望空拜谢圣母。不多时仙童到了,元帅迎接。接送营中,诉说一番,取出金丹,毫光万道,“师父命我将金丹救世子、陈妹妹。”便将金丹调好,来到后营。一看见二人只有一息之气,把药敷在伤处,不消片刻,二人醒转,床 上坐起。元帅说明,二人走下床 来,拜谢秦汉。营中排筵,与秦汉贺功。金桃、银杏两位公主也来拜谢秦汉。秦汉吃得大醉说:“明日我还要进关,访两个徒弟、罗章、窦师兄他们的下落。”知后事如何,下回便见。此一回乃秦汉救金桃、银杏、仙童小团 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08/457908.html

“说唐三传第五十七回:二郎神大战野熊,圣母收服二牛精” 的相关文章

应璩: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有养生诗《三叟歌》广为流传

应璩: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有养生诗《三叟歌》广为流传

应璩(190年-252年),三国时曹魏文学家。字休琏。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应玚之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博学好作文,善于书记。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曹芳即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当时大将军曹爽擅权,举措失当,应璩曾作《百一诗》讽劝。应璩原有集10卷...

马麟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七位

马麟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七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马麟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马麟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铁笛仙,建康府人氏,小番子闲汉出身,原为黄门山三寨主。他因钦慕宋江,而到梁山入伙...

南宋官员陆睿简介:存词三首,代表作为《瑞鹤仙梅》

南宋官员陆睿简介:存词三首,代表作为《瑞鹤仙梅》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南宋官员林之奇简介:朝廷采纳其意见,停止推行《三经义》

南宋官员林之奇简介:朝廷采纳其意见,停止推行《三经义》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明末官员黄尊素简介:著有《忠端公集》、《四书缄》

明末官员黄尊素简介:著有《忠端公集》、《四书缄》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明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高启的代表作是什么?

明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高启的代表作是什么?

高启,字季迪,号槎轩,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但他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嗜好诗歌。高...

《旅夜书怀》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译文及注释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自己到处漂泊...

《怨情》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颦一作:蹙)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怨情》译文及注释译文美人卷起珠帘,深闺独坐还皱着蛾眉。只见玉颜上泪痕斑斑,不知她心里究竟恨的是谁。注释⑴卷珠帘:意指其卷帘相望。珠帘:珠串的帷帘。⑵深坐:长久的坐。颦(pí;n):皱眉。蛾眉:蚕蛾触须弯而细长,故以称女子之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