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秦可卿的葬礼上,出现铁槛寺和馒头庵的用意是什么?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10-17)200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秦可卿葬礼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宁国府里的秦可卿香消玉殒了,为她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四王八公都来参与了路祭。

人虽死了,人间的辉煌不会因为她生命的陨灭而黯淡,反而会达到权利和欲望的登峰造极。

死了的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在拼命较劲,为了更好地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掏空家底也要风光大葬,好像只有这样,才不辜负死了的人。

死了的人两眼一闭,两腿一蹬,这红尘的一切繁华与喧闹都和自己无关了……

贾宝玉作为贾府的贵公子,秦可卿的小叔子,毫无疑问也参与了这次送葬,他和王熙凤坐在同一辆车上,说说笑笑,不像送葬,倒像郊游。

死人已死,活着的还要继续活呀,难不成哭死,跟着陪葬?

对于皇亲国戚、豪门贵胄来说,婚丧嫁娶这样的大事从来不会含糊。

由于送葬的人太多,一路热闹非凡。

经过一个小村庄的时候,有贾府仆人就把一些庄稼汉撵进屋里去了。

秦可卿的葬礼上,出现铁槛寺和馒头庵的用意是什么?

由于贫穷的农庄并没有多少房舍,另有一些婆娘无可回避,便被凤姐、宝玉、秦钟等人的穿戴打扮气度所吸引住了。

过惯了贫困生活的老百姓见过这样的大场面吗?

刘姥姥一进大观园,两眼放光,嘴里直呼阿弥陀佛。

这些贫民百姓见到贾府里几个人中龙凤,便被吸引住了,如若有机会见到异常壮观、风景如画的大观园,又会作何感想?

送葬的队伍在村庄稍事休息的时候,曹公写了几处细节,写得极真实极细致极生动。

贾宝玉作为一个贵族公子哥儿,也很稀罕农庄里的物件呀,见了铁锹,镢头,锄头,犁等等,也是平生之一次见,触景生情,发出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

其中一个细节写他看见了农庄妇女纺线用的纺车,便动手玩耍起来,觉得很好玩,他一个养尊处优的贾府少爷,哪里见过这个?他更无法亲身体验老百姓的生活之忧愁,不会懂得人间疾苦。

在纺线丫头的眼里,这只是谋生的工具,在宝玉眼里,充其量就是一个能转动的玩具而已。

送殡的队伍起身了,贾宝玉轻车快马,目送着纺线丫头渐渐成为一个黑点,倏忽间早已不见……

多情公子贾宝玉竟然有点恋恋不舍的感觉……人生的际遇就是这样玄妙,在什么地方遇见什么人,莫名其妙的喜欢什么人,仿佛就是一种缘分,仿佛就是上天注定的。

秦可卿的葬礼上,出现铁槛寺和馒头庵的用意是什么?

二。铁槛寺和馒头庵的玄妙之处

一行人很快就来到名叫铁槛寺的庙里,看见许多接灵的僧人出来,法鼓金铙,幢幡宝盖,准备做法事。

书中又提到了,离铁槛寺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馒头庵,其实原名叫水月寺,为什么叫馒头庵呢?因为这个庵里的尼姑做的馒头非常好吃,所以起了诨号叫馒头庵。

在这里,脂砚斋有个非常重要的批注:“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这句古诗出自南宋诗人范成大。

而《红楼梦》中的妙玉借用了这两句古诗,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情怀。

她很清高的说,自汉晋五代唐宋一来皆无好诗,只有这两句好:“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所谓铁门槛,顾名思义,就是用铁皮包裹起来的门槛,用来比喻高门大户、豪门贵胄这样的人家的。本书里,主要就是指贾府。

妙玉自以为看破红尘,所以她常常以“槛外人”自居,但如果没有铁门槛贾府的收留,如果没有栊翠庵,她将会何去何从?她自诩为“槛外人”,但她是个“槛外人”吗?

归根结底,她也是依傍着贾府这棵大树,得以安身立命的,但是她没有自知之明,基本上属于假清高。

所以邢岫烟说她“僧不僧,俗不俗”的。

所谓“土馒头”,就是用土掩埋成馒头的形状,就是土坟、坟堆的意思。

秦可卿的葬礼上,出现铁槛寺和馒头庵的用意是什么?

所以,给秦可卿送葬时,出现了一个铁槛寺和一个馒头庵,而且两者离得很近,不是巧合,而是有很深的隐喻在里面的。

从小处讲,秦可卿生前是豪门的媳妇,生前再风光,死后,无非就是用一个“土馒头”掩埋了而已,生前的一切荣华富贵统统都将烟消云散,成为一个五光十色的泡影。

从大处讲,贾府的末世即将来临,就像秦可卿临死之前所说的那样,只是瞬间的富贵,一时的繁华,纵然是千年的铁门槛,也终将变成一个“土馒头”。

所以,这个铁槛寺和馒头庵同时在秦可卿的葬礼上出现,绝非偶然,这是一种警示,一种暗喻,一种人生玄机。

帮助人们顿悟: 要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繁华,不要等挥霍一空、消耗殆尽,才翻然悔悟,到那时,为时已晚……

一切名利都将成为过眼云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10/468391.html

“秦可卿的葬礼上,出现铁槛寺和馒头庵的用意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李忠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六位

李忠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六位

李忠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外号“打虎将”,于小说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首次被提及,本来是一名行走江湖,耍棒卖药的人,也是史进的首位武术老师。后来打败桃花山首领周通,自己成为寨主,于三山聚义时上梁山司职步军将校,坐上第八十六把交椅。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忠的详...

向宠简介: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出现在《出师表》中

向宠简介: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出现在《出师表》中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名臣及将领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向宠(?—240年),向朗胞弟之子。刘备时,历任牙门将(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诸葛亮北...

南宋官员郑伯熊简介:遗著有《郑景望集》《郑敷文书说》

南宋官员郑伯熊简介:遗著有《郑景望集》《郑敷文书说》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赵云在《三国志》中的形象有多完美?他有哪些事迹?

赵云在《三国志》中的形象有多完美?他有哪些事迹?

赵云,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跟随刘备近三十年,立下赫赫战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志》真实地再现了历史人物的许多行为,给人以性格忠勇为主、平和善良、和谐统一成为经典形象的感觉,其实质是对儒家道德的追寻。赵云勇敢、多才多艺,又忠诚、勇敢、仁义,他的精神形象继承和...

吴藻满怀着对天意的不解与不满的情绪,写下《金缕曲闷欲呼天说》

吴藻满怀着对天意的不解与不满的情绪,写下《金缕曲闷欲呼天说》

吴藻,字蘋香,号玉岑子,清代著名女曲作家、词人,她出生于一个商贾之家,自幼接受到较为全面的文学艺术教育,能识谱,会弹琴,善于吹箫和绘画,并能写得一手好词曲。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吴藻身虽为女儿身,却有着男儿的气概,诗书琴画样样精通。当她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来吴家...

裴耀卿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收录其诗二首

裴耀卿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收录其诗二首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耀卿(681年-7...

《子夜吴歌·秋歌》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秋歌》译文及注释译文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注释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

《赠孟浩然》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译文及注释译文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高山似的品格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