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包大人真的是清官吗
包拯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清官,随着金超群主演的电视剧《包青天》大受欢迎,黑面、额上有月牙胎记的包公形象也深入人心。然而,有人不免会问:历史上的包大人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中进士,授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包拯因为父母年老,没有赴任(不是由嫂娘养大)。又得监和州税收,父母不愿他离开,包拯就解官回家侍奉父母终老。几年之后,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父母墓前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许久,他才去赴调,担任天长知县。包拯当得起一个孝字。
包拯在天长知县任上,断了一件很小的案子。这是正史记载里他唯一断过的案子,这就是牛舌案。有盗割了别人牛的舌头,牛的主人来告官。包拯对他说:你回去,把牛杀了吃。(宋朝规定,擅杀耕牛是犯法的)不久,就有人来告那个人私自杀牛,包拯说:你为什么把人家牛的舌头割了然后又来告发?盗惊服。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包拯是很有断案才能的。
庆历元年(1041年),包拯调任端州知州,又升任殿中丞。端州出砚台,端砚天下闻名。此前的知州借进贡之机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只制造进贡的砚台,包拯任满一年,不持一砚归。包拯当得起清廉二字。
包拯在朝中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大为收敛,闻者都很忌惮他。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人也知道他的声名,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包拯权知开封府。旧制,凡是诉讼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直接到面前陈说曲直,小吏因此不敢欺瞒。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自建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使得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包拯当得起铁面无私、刚直不阿这八个字。
晚年,包拯上奏说:太子之位已经空缺很久了,天下人都为此感到担忧,陛下长久地不作出决定,是为什么呢?仁宗问他:卿欲立谁?包拯说:臣下无能,还没有考虑好,臣请求早立太子,是为宗庙万世之大计着想。陛下问臣想立谁,这是怀疑臣。臣已是七十岁的人了,又没有儿子,并不是为自己和后代邀宠考虑啊!仁宗听了大为高兴,说:这件事还要慢慢商议。包拯当得起一个忠字。
包拯性峭直,却务求敦厚。虽然非常嫉恶如仇,但未尝不推之以忠恕之道。他和人交往不随意附和别人,不以巧言令色来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往来。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和老百姓一样。他曾说: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包拯死时六十四岁,谥孝肃。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悲。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他的这首诗表明了他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