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李贺唐诗《美人梳头歌》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诗词文献2年前 (2023-03-08)520

【作品介绍】

《美人梳头歌》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七古。此诗描绘一个美人晓起梳妆的情景,以表现她的气质、情绪和心性。诗中所写美人的情态美丽而不浮艳,有韵致而不妖媚,细腻而不雕琢,虽用的是铺叙手法,而兴寄遥深。

【原文】

美人梳头歌

西施晓梦绡帐寒⑴,香鬟堕髻半沉檀⑵。

辘轳咿哑转鸣玉⑶,惊起芙蓉睡新足⑷。

双鸾开镜秋水光⑸,解鬟临镜立象床⑹。

一编香丝云撒地⑺,玉钗落处无声腻⑻。

纡手却盘老鸦色⑼,翠滑宝钗簪不得⑽。

春风烂漫恼娇慵⑾,十八鬟多无气力⑿。

妆成婑鬌欹不斜⒀,云裾数步踏雁沙⒁。

背人不语向何处⒂?下阶自折樱桃花⒃。

【注释】

⑴西施:春秋时越过美女,这里代指所写美女。绡帐:丝织的床帐。晋王嘉《拾遗记蜀》: 先主甘后至十八,玉质柔肌,态媚容冶。先主召入绡帐中,于户外望者如月下聚雪。

⑵香鬟(huá;n):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髻。堕髻:堕马髻的省称,为一种发式。《后汉书梁冀传》记冀妻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李贤注引《风俗通》:堕马髻者,侧在一步始自冀家所为,京师翕然皆放佼之。沉檀:指用沉檀木做的枕头。

⑶辘轳:井上汲水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咿哑:形容物体转动或摇动声,这里指是辘轳转动的声音,其声如玉之鸣。

⑷芙蓉:借指美人。《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后因以芙蓉喻指美女。

⑸双鸾:指镜盖上所绣的鸾鸟。秋水光:形容明镜的光芒像秋水一样明净。

⑹临镜:对镜。唐元稹《三兄遗白角巾》诗:暗梳蓬发羞临镜,私戴莲花耻见人。

⑺香丝:指发丝。丝、云:都指美女的头发。

⑻玉钗:玉制的钗。由两股合成,燕形。汉司马相如《美人赋》:玉钗挂臣冠,罗袖拂臣衣。或作玉梳。

⑼老鸦色:形容头发乌黑。

⑽翠滑:色黑而润泽。多用以形容女人头发。簪(zān):插定发髻。

⑾烂漫:形容光彩四射。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丹彩之饰,徒何为乎,浩浩汗汗,流离烂漫。娇慵:柔弱倦怠貌。宋柳永《临江仙引》词之三:鲛丝雾吐渐收,细腰无力转娇慵。

⑿鬟多无气力:发长髻高好像力不能胜。

⒀婑(此字应为髟下加委,音wǒ)鬌(duǒ):形容发髻美好。欹(qī):倾斜之意。欹不斜,指发髻似斜非斜。

⒁云裾(jū):轻柔飘动如云的衣襟。宋陈著《柳梢青寿吴竹溪内》词:缥缈瑶城。客情春小,本分寒轻。霞佩云裾,步联西母,笑倚飞琼。

⒂背(bè;i)人:避开别人。

⒃樱桃:果木名。落叶乔木。花白色而略带红晕,春日先叶开放。核果多为红色,味甜或带酸。核可入药。木材坚硬致密,可制器具。亦指其果实或花。

【白话译文】

西施般的美女拂晓还做着梦在清冷的纱帐中,芳香的环形发髻半覆着沉檀枕,蓬蓬松松。

室外响起了咿咿呀呀像玉鸣一样的辘轳胜,把芙蓉般的美人从酣睡中惊醒。

打开双鸾镜套,镜子像秋水般光洁,站在象牙床上,解开发髻面对明镜。

一头长长的香丝乌云般一直撒落在地上,玉篦梳理这那细润柔美的头发滑利无声。

细嫩的双手推弄着乌黑的发盘,青翠滑润,连宝钗都不能插定。

烂漫的春风吹得她娇柔倦懒,十八岁的美人发髻高高,好像力不能胜。

梳理成的发髻美好而又齐正,穿着华美的服装把脚步轻缓地移动。

背着人脉脉不语,她将去向何处?走下台阶折枝樱桃戴在头顶。

【创作背景】

这是李贺创作的一首艳体诗,当作于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早期,具体作年不详。

【赏析】

这首诗写美人晓妆之状。

西施二句写美人春睡未醒。虽说春意阑珊,但晓晨绡帐犹寒。第二句描写美人睡态。发沐香膏,故曰香鬟。堕髻这种发式大致是似堕非堕之状。沉檀指美人所用枕头,半沉檀是写美人长发半堆于枕间之状。

辘轳二句写美人梦醒。唐明皇曾喻杨贵妃醉状说:直是海棠睡未足耳。惊起一句写如玉之鸣的辘轳声,惊醒了沉睡中的美人。

以上四句是铺叙,下面始写美人梳头。双鸾一句写开镜。美人解开了发鬟,长发委地,所以立于象床上照镜梳头。接下一编数句细写美人梳头过程。古代诗人常以浓云、绿云喻女子秀发,云撒地即美人长发委地。玉钗落处无声腻句写美人秀发之浓。有人解落处无声谓钗坠无声。王琦说:落处谓梳头,凡梳头原无声,无声是衬帖字,下着一腻字,方见其发之美。美人秀发丰腻,玉钗落处,自然是无声无息。纤手二句接上,写梳理完后的盘髻。老鸦色,言发色之黑。南朝乐府《西洲曲》:双鬓鸦雏色。纤手一句显从《西洲曲》变化而来。翠滑句写美人发浓,以至宝钗时或不能扣住发髻。以上双鸾六句,详细描述美人梳头过程。

春风句描绘美人娇慵之态。春风烂漫,暖意薰人,美人精心梳妆完后,已是懒漫不可收拾了。无气力三字,刻画出了美人的娇懒神态。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写美人晨妆云: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李贺此诗中的春风句,可与温庭筠词对照来读。

妆成二句写美人梳头完后走路的姿态。鬌是式样美好的发髻。欹不斜,美人的发髻,似堕非堕,似斜非斜,别有一番风情。下句中的云裙指美人衣衫飘逸如云。踏雁沙三字则形容美人步履缓慢轻盈,如雁足踏沙。此时,梳妆已毕的美人,开始缓步走向春光明媚的庭园。

最后二句,通过美人自折樱桃花的动作描写,刻画美人的内在情思,成为这首诗最有价值的部分。从背人不语四字可见这位美人性格内向。她有一腔幽怨,但不肯公诸世人。她只是将全身心投向春光、投向自然。白雪般盛开的樱桃花,触发起美人自怜的情感。樱桃花洁白,一尘不染,多像美人的素净高雅。可叹春色易逝,花落有日,美人折花、怜花,也就是自怜。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美人梳头歌》说:写幽闺春怨也,结尾、樱桃花三字才点睛。花至樱桃,好春己尽矣;深闺寂寂,亦复何聊!这段话,基本上指明了此诗写幽闺春怨的主题。结尾一句确实是点睛之笔,不过,这一幽闺春怨的旨意无一字明白道及,它是隐然见之于言外的。美人闲寂无聊的情思,仅仅是通过自折樱桃花的优雅动作传达出来。这是诗人的高明之处。比较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宫女的幽怨也仅从望秋月中见出。在通过人物的神情动作,含而不露地刻画人物内在情思这点上,李贺与李白是相通的。

李贺诗语言总的特色是奇险、秾艳。《美人梳头歌》属秾艳一类。整首诗色泽娇艳,与南朝乐府民歌有明显的继承关系。这首诗的题材是平凡的,色泽是鲜艳的。其中层出不穷的比喻,如以鸣玉喻辘轳声,芙蓉喻美人,秋水光喻明镜,云撒地喻长发委地,老鸦色喻黑发,踏雁沙喻缓步,在相当程度上给人以新鲜的感觉。

【作者介绍】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仕途偃蹇。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试。早岁即工诗,见知于韩愈、皇甫湜,并和沈亚之友善,死时仅二十七岁。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有些作品情调阴郁低沉,语言过于雕琢。有《昌谷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3/492943.html

“李贺唐诗《美人梳头歌》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的相关文章

司马彪留下了哪些作品?《续汉书志》有何特点?

司马彪留下了哪些作品?《续汉书志》有何特点?

司马彪(?―306年),字绍统,河内郡温县人。西晋宗室、史学家,高阳王司马睦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继叔祖父司马敏为孙,起家骑都尉。晋武帝时,历任秘书郎、秘书丞、通直散骑侍郎等职。光熙元年(306年),去世,享年六十余岁。曾作《九州春秋》《续汉书》80卷、...

北宋史学家范镇简介:著述甚丰,曾参与修编《新唐书》

北宋史学家范镇简介:著述甚丰,曾参与修编《新唐书》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范镇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范镇(1007年—1088年),字景仁,华阳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翰林学士。范镇著述甚丰,曾参与...

《赠汪伦》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译文及注释译文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注释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随风一作:随君)译文及注释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注释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古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译文及注释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

探索唐代诗人綦毋潜的生平,他留下了哪些诗作?

探索唐代诗人綦毋潜的生平,他留下了哪些诗作?

唐代有不少才华横溢的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等人千古留名、妇孺皆知,也有不少璀璨一时,后人不缺不甚了解的诗人,綦毋潜就是其中一位。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綦毋潜大约在公元692年出生在江西赣州的南康,字孝通,少年早慧,十五岁就离开家乡来到京都长安,成了游学的“京漂”,渐渐有...

张九龄的一首《望月怀远》,开头便是千古佳句

张九龄的一首《望月怀远》,开头便是千古佳句

张九龄的诗歌高雅超逸,清丽情深,《望月怀远》便是最好的例子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歌的首联,便是千古流传的佳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诗人在此描绘了一幅中秋月景。...

王缙:大诗人王维的弟弟,也是唐朝宰相

王缙:大诗人王维的弟弟,也是唐朝宰相

“唐诗”作为唐代文化的代表、盛世风华的象征,被公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巅峰,与之前的“汉赋”、之后的“宋词”、“元曲”一样,都是所谓“一代之文学”,后来各代虽然也有不逊于唐诗的佳作,但那只不过是某些天才灵感的迸发、而非诗歌精神的突破和重塑。唐诗能有这样让人惊艳的表现,与此时集中出现的众多诗坛名家有关...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