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叉唐诗《偶书》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介绍】
《偶书》是唐代诗人刘叉的作品,载于《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五。此诗以磨损的刀比喻胸中受到压抑的正义感,表现诗人心中的复杂情绪和侠义、刚烈的个性。全诗构思新奇,比喻警辟,气魄宏大,音节响亮,以高昂的调子慷慨悲歌,唱出了野夫不平则鸣的心声。
【原文】
偶书
日出扶桑一丈高⑴,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⑵,磨损胸中万古刀⑶。
【注释】
⑴扶桑:神话传说中的大树,生长在日出的东方。《山海经海外东经》:(黑齿国)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
⑵野夫:草野之人,指诗人自己。处:一作事。
⑶磨损:一作磨尽。
【白话译文】
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人世间纷繁复杂多如牛毛的事便开始一件件发生。很多不平之事发生在周围,心里充满了愤怒,于是不断对它们进行抨击,但不平之事太多,多得把胸中那把与不平之事相抗争的刀都渐渐地磨损了。
【赏析】
此诗是一首诗风粗犷,立意奇警的抒怀诗。奇就奇在最后一句:磨损胸中万古刀。
诗中说,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人世间纷繁复杂的事情便一一发生。韩愈也有事随日生的诗句,意思相同。当时正是唐代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外族侵扰的混乱时期。诗人经常看到许多不合理的事情:善良的人受到欺压,贫穷的人受到勒索,正直的人受到排斥,多才的人受到冷遇。每当这种时候,诗人便愤懑不平,怒火中烧,而结果却不得不磨损胸中万古刀。
作者是个富有正义感的诗人。《唐才子传》说他在少年时期尚义行侠,旁观切齿,因被酒杀人亡命,会赦乃出,更改志从学。这位年少时因爱打抱不平而闹过人命案的人物,虽然改志从学,却未应举参加进士考试,继续过着浪迹江湖的生活。他自幼形成的尚义行侠的秉性,也没有因从学而有所改变,而依然保持着傲岸刚直的性格。只是鉴于当年杀人亡命的教训,手中那把尚义行侠的有形刀早已弃而不用,而自古以来迭代相传的正义感、是非感,却仍然珍藏在作者胸怀深处,犹如一把万古留传的宝刀,刀光熠烁,气冲斗牛。然而因为社会的压抑,路见不平却不能拔刀相助,满腔正义怒火郁结在心,匡世济民的热忱只能埋藏心底而无法倾泻,这是十分苦痛的事情。他胸中那把无形的刀,那把除奸佞、斩邪恶的正义宝刀,只能任其销蚀,听其磨损,他的情绪十分激愤。诗人正是以高昂响亮的调子,慷慨悲歌,唱出了他自己的心声。
这首诗用磨损的刀这一最普通、最常见的事物,比喻胸中受到压抑的正义感,把诗人心中的复杂情绪和侠义、刚烈的个性鲜明地表现出来,艺术手法十分高妙。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还没有看到用刀来比喻人的思想感情的。这种新奇的构思和警辟的比喻,显示了刘叉诗歌的独特风格。
【作者介绍】
刘叉,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自称彭城子,河朔(今河北一带)人。主要活动在806年820年期间(唐宪宗元和时期)。家境贫寒,常穿破衣木屐。他以任气著称,喜好评论时人。曾因酒后杀人,四处逃亡。等到朝廷大赦,就改为发愤读书,后来写得一手好诗。他听说韩愈接纳天下的读书人,就去投奔,作《冰柱》、《雪车》二诗献给韩愈。但刘叉也不是那种习惯于低三下四地寄人篱下的人,因此与其他门客不和,拿着韩愈作墓志所得的酬金离去。后来回到齐鲁一带,不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