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唐诗《念昔游三首(其一)》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介绍】
《念昔游三首》是唐代诗人杜牧的组诗作品。之一首诗先描写作者十年浪迹江南,不受拘束的生活,再勾勒江南的景色,又突出江南的寺院,烘托出游历的地域之广。第二首诗记叙作者游越州云门寺的一次经历。第三首诗写李白在水西寺题诗一事,描写了水西寺的佳境,表达了作者对在江南忘忧的游历生活的留恋。
【原文】
念昔游三首
其一
十载飘然绳检外⑴,樽前自献自为酬。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注释】
⑴绳检:约束,规矩,法度。
【创作背景】
杜牧曾因仕途失意,长期飘泊南方,倚遍江南寺寺楼。其中云门寺在唐代高僧荟萃,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在曹溪说法,云门寺高僧善现住持曾事之。水西寺即天宫水西寺,是宣州泾县水西山中很有名的一座寺院,寺中凡十四院,其最胜者曰华岩院,横跨两山,廊庑皆阁道,泉流其下(《江南通志》)。李白曾到此游览,并题有《游水西简郑明府》一诗。《念昔游三首》是杜牧在若干年后追忆那次游踪而写的组诗。
【赏析】
之一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作者十年浪迹江南,不受拘束的生活。漫长的生涯中,诗人只突出了一个自献自为酬的场面。两个自字,把他那种自斟自饮,自得其乐,独往独来,不受拘束,飘然于绳检之外的神态勾画出来了。这神态貌似潇洒自得,实际上隐约地透露出一肚皮不合时宜的愤世之感。
诗的后两句正面写到念昔游的游字上,但是并没有具体描写江南的景色。秋山春雨只是对江南景色一般的概括性的勾勒,然而爽朗的秋山和连绵的春雨也颇富于江南景致的特征。春、秋二字连用,同前面的十载相呼应,暗示出飘泊江南时日之久。诗人寄情山水,徜徉在旖旎风光之中,兴会所致,不免吟诗遣兴。写游踪又突出江南的寺院,正如作者在《江南春绝句》中所说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风光尤胜之故。倚楼关切吟诗。倚遍江南寺寺楼,并烘托出游历的地域之广,也即是时间之长,又回应开头十载。
诗人到处游山玩水,看来似乎悠然自在,内心却十分苦闷。这首忆昔诗,重点不在追述游历之地的景致,而是借此抒发内心的情绪。愈是把自己写得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而且是年复一年,无处不去,就愈显示出他的百无聊赖和无可奈何。诗中没有一处正面发泄牢骚,而又处处让读者感到有一股怨气,妙就妙在这言外之意或弦外之音上面。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学者。大和二年(828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以七言绝句著称,境界特别宽广,寓有深沉的历史感。如《赤壁》、《题乌江亭》、《过华清宫》、《泊秦淮》、《清明》、《江南春绝句》、《山行》等都是流传至今的名篇。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全唐诗》收其诗八卷。